党史中的安顺 丨千峰山下的英灵——陈曾固

顺风耳

一个有想法的公众号!

陈曾固

我陈文光不忘故乡、不忘亲属之情

陈曾固,原名文光,号俊民,1907年出生。解放以前从事地下工作时化名“曾固”,以后就以“曾固”之名从事革命工作,其真名陈文光反而知道的人很少,他在1950年写给亲属的信里谈道∶“我在报上登申明,在‘曾固’名字之前冠上‘陈'姓,表明我陈文光不忘故乡、不忘亲属之情。”

陈曾固在东北四平

陈曾固在安顺县立中学(后改省立第四中学,即今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读书时,便胸怀报国之志,学习刻苦,追求进步,宣传爱国进步思想。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学校师生十分愤慨,在校园中立一碑,上书“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使大家牢记报国雪耻。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安顺,陈曾固与同学们组织成立了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演讲,痛斥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在学校中,他与志气相投的9个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意境高远,寓以不忘报国雪耻之意,常为同学们传诵。1926年,陈曾固安顺中学毕业后,决心外出学习,步行1600多里到达重庆,以后又几经辗转到达北平,考进北平朝阳大学经济系学习。在这个“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书籍,思想产生了突变,踏上了革命道路。

1931年,他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和北方文化总同盟书记。从1932年到1933年夏天,他先后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巡视员、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等。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领导和参与北平的中共地下斗争。

1933年因内奸告密被捕,作为“要犯”押送到南京国民党监狱,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惨遭种种酷刑,深受皮肉之苦,仍坚贞不屈,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同被捕的陶铸一起领导难友们在狱中展开斗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陈曾固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直接在陈云、李富春的领导下工作,同年冬天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等职。

1944年,接受中共中央指派到延安中央医院负责整风甄别工作,目睹康生等人在整风后期搞扩大化的极“左”错误后,果断地进行纠正,使一批无端受到怀疑甚至被捕关押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的“问题”逐一甄别澄清,得以恢复名誉和工作。

1946年,陈曾固被派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辽西(今辽宁西部)、辽吉(今辽宁、吉林各一部分组合)省委组织部部长兼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协助陶铸同志领导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东北中共地方政权,进行土地改革,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中讲求实事求是,被陈云誉为“亦老亦实”的典范。

1949年初随军入关南下,调湖北省武汉市任市委副书记。1950年调贵州省任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在省主席杨勇赴朝抗美后代理主席,主持黔政事务。他在贵州工作四年,领导建国之初的清匪反霸、土改、支援抗美援朝、恢复发展生产等各项工作,为贵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其间他被选为人民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陈曾固抱着儿子陈明与陶铸(左)抱着女儿陶斯亮

1954年陈曾固调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他率领中国教育界的第一个代表团出访苏联进行考察,以吸取他国教育经验为我所用。他分管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强调实事求是,注重教育质量;他坚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热情扶持民族教育;他写下不少关干中小学教育、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专题报告和文件,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他被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和中共八大代表。1962年调甘肃省任省委书记处书记,他十分体贴民情,多次带病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领导那里的抗灾救灾工作,曾因病情严重,甘肃省军区调派直升机送往兰州医院抢救。

陈曾固1988年在北京不幸病故,享年81岁,邓小平、陈云、李鹏、乔石、万里、杨尚昆、习仲勋等送花圈,万里、宋平、宋任穷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对他的一生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陈曾固同志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他无愧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刚正不阿;他最讲实事求是,一贯注重少说多做,反对夸夸其谈,反对好大喜功,对“左”的一套更是深恶痛绝……他为人直率,没有官气,关心和爱护干部,千方百计保护干部;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上能下,顾全大局,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庸俗的东西;他生活简朴,对亲属子女要求严格,从不搞特殊化。他始终保持了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事业。他的一生,是饱受磨难历经坎坷的一生,是坚信党,坚信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说得好:“给人民做牛马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陈曾固,这位千峰山下的英灵,将与青山常在,与日月同辉,永远活在安顺人民的心中!

--end--

来源: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编辑、排版@李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