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还乡,文峰榆社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幼时起名匐勒,后得字世龙,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4年),卒于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石勒由部落小帅之子沦为汉族地主的耕奴,继而为将军,后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中国北方的大部。石勒就出生在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他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当时战乱不断,汉人及其排斥少数民族,把他们视为异族,经常欺侮他们,这对幼年的石勒有很深的触动,他希望自己早日长大,有一天能使天下太平,让汉人和所谓的“异族”和睦相处。

迫于生计,14岁的他就随同乡经常到洛阳做一些小买卖,但当时的胡人在异乡根本立不住脚,他只好回到好武的家乡榆社苦练武艺,时刻准备用武功报效父老。相传在他的家乡,他的武功无人可敌,武术也在这里世代流传,榆社至今还是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

石勒先后两次为奴,但都有幸脱身,受尽苦难的他,决心起来反抗,便联合汲桑召集了十八个人组成了“十八骑”,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涯。石勒称王后,仿效汉族文化传统,组织学者幕僚著书立说。撰写了《上党国记》、《大将军起居注》、《大单于志》、《辛亥制度》等史志和法典。

石勒早已远去,他的影响却依然深远,尤其作为榆社人,他留给家乡的,不仅有一系列的文物古迹,而且他的知难而进、重文崇佛、兼收并蓄、改革创新、不甘落后、胸怀天下、雄心壮志的处世原则和治国方略,都在榆社得到了大力弘扬。

石勒十分懂得胡汉民族的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为了统一胡汉民族的思想,他在建国后大兴佛教,鼓励人们兴建庙宇,雕刻佛像,一时赵国境内香炉四起,僧侣拥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涂上了佛教色彩,天下一片太平。榆社作为他的家乡,佛教文化更显浓厚,当地老百姓把他当作神一样来供奉,家家供有他的塑像,因为赵王石勒,被尊为天下第十八塔的大同寺舍利塔也建在了榆社。榆社至今佛文化古迹遗存甚多,历朝历代和文革期间被毁的庙宇无数,但仍有郝北寿圣寺、河峪崇圣寺、箕城响堂寺和兰峪清凉寺等寺庙保存完好,寺内佛像依然栩栩如生,不失华美;上百件石刻佛像造型各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都反映了独特的榆社佛文化。

石勒对榆社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遗产是民间舞蹈霸王鞭。在今天的榆社大地上,不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把霸王鞭舞得上下翻飞,出神入化,表达了对霸王石勒的怀念和尊敬。

作为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称王称霸的少之又少,而像石勒从一奴隶而后成为帝王的更是独此一人,这就激发了一些历史爱好者的兴趣。晚清诗人张祖志曾作过《过赵王墓》,对他极尽哀思;榆社籍人士张寿峰,历数年心血,撰写出《石勒演义》,专门研究石勒其人其事。

石勒非常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这一风尚在榆社得到经久延续。榆社境内紫荆山高,漳河水清,但位于县城东南的巽山却稍低,人们为使文风昌盛,便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722年)捐资修建了一座风水塔,即文峰塔,以补巽山之低。直到今天,榆社人始终把文峰塔作为心中的文化图腾,至今仍有端午游塔的习俗。

文峰塔从康熙末开始建,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年)告成。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砖雕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榆社文峰塔不仅构思奇特、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而且选址巧妙,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塔所坐之巽山,东倚崇峦,西俯榆川,南对笔架山,北临仪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笔峰直插云霄,指星画斗;东方日出,塔影倒映仪川河水,如笔蘸墨,如虹饮池;从北向南望观,文峰塔尖正对准笔架山的3个山峰,其景颇似笔管搁在笔架之上。纵览文峰塔周围景观,上有层峦叠嶂,绵延千里;下有银丝玉带,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参天,足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

来源:景峰美术馆、榆社城事等

你若喜欢,可点在看分享行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