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背后的出鞘利刃,抽丝剥茧破获杀人碎尸案

从派出所到刑警大队,从意气风发到老成持重,从警32年来,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他以单位为家,不辞辛苦,迅速成长为一名破案能手;他目光如炬,在凶案现场寻找着犯罪分子遗留的蛛丝马迹;他嫉恶如仇,用自己的努力誓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人物档案
图片
李祥霖,1966年8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刑警大队技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镇江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4次、嘉奖8次,4次被评为岗位能手,8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10余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先进个人等。
(一)
1988年,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的李祥霖被分配到了七里甸派出所。当时的七里甸派出所可以说是润州分局最忙的派出所,案子多,任务重。为了尽快成长起来,李祥霖几乎吃住在所里,不管是不是他值班,哪里人手不够,只要有人招呼一声,李祥霖总是随叫随到。
“那个时候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连续加班几天都不会觉得累。”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李祥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刚到派出所那段时间里,李祥霖白天跟着师傅执勤办案,到了晚上大家都休息了,他就整理卷宗,学习师傅的办案技巧和办案流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李祥霖迅速从一名警校毕业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图片
1989年夏季,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犯罪的“夏季攻势”专项行动,8月的一天晚上,已经躺下的李祥霖突然接到值班所领导的通知:两名盗窃摩托车的嫌疑人冲卡,立即上街巡逻抓捕。
接到命令的李祥霖从床上一跃而起,带着一名联防队员就冲了出去,沿着嫌疑人可能逃窜的路线进行巡逻。当他们走到七里桥下面时,迎面走来了两个一米八左右的壮汉。
李祥霖和联防队员立即上前盘问。面对身上的划伤,两名壮汉说是和别人打架造成的,但是李祥霖从他们闪烁的回答中已经猜到两人很有可能是冲卡的盗窃嫌疑人,应该将他们带回派出所继续盘问。可是万一他们不配合甚至暴力反抗,自己和联防队员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将两人制服。
“师傅说过,面对犯罪分子,你表现得强大,他就会害怕和顺从”。想到这里。李祥霖挺起腰杆大声说到:“既然你们打架,那就到派出所说说清楚。”开始两人不愿意去,李祥霖和联防队员趁其不备突然出手。虽然嫌疑人激烈反抗,但是还是被训练有素的李祥霖制服。也许是事发突然,另外一名嫌疑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没有一点反抗。就这样,两名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这是我第一次单独抓捕嫌疑人,说实话,看着对方人高马大的,还真的心里有点忐忑,担心不能将二人制服带回所里。但是那时候年轻好胜,感觉自己穿了这身制服就是打击犯罪的,决不能让犯罪分子从自己手底下溜了,如果警察怕犯罪嫌疑人,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去!”也正是这次抓捕,给了李祥霖自信。“从那以后,无论是跟着师傅办案还是自己独立办案,面对违法嫌疑人,我再也没有害怕过,那一次,我开窍了。”
派出所的工作经历,犹如淬火一般,让李祥霖由一名稚嫩青涩的青年民警迅速成长为老辣干练的骨干民警。李祥霖告诉我,在派出所工作的岁月里,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感受到公安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肯定和期待,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高兴,更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二)
1999年,分局实行改革,充实一线办案力量。李祥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参加刑警大队工作,1999年6月被调入润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队从事痕迹检验工作。痕迹检验是提取案发现场证据的重要手段,是破案的最有力的支撑。面对全新的岗位,李祥霖一切从头开始,从痕迹发现到提取,从证物提取到结果分析,李祥霖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论是不是值班,只要有空,他总是跟着出现场,既是工作也是学习,看别人如何提取痕迹,看别人如何勘验现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李祥霖很快就掌握了现场痕迹提取的基本技能并独立办案。
2006年3月25日,润州区李家大山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杀死后进行了分尸,并对尸块进行了分散抛弃掩埋。为了侦破此案,分局抽调精锐力量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侦破,李祥霖作为痕迹检验的负责人,参与案件侦办。
在案件侦办中,寻找尸块还原尸体全貌是一项重要工作,李祥霖与同事们一起在抛尸地附近进行寻找。犯罪嫌疑人为了掩人耳目将尸块抛弃到当时已经准备拆迁的破烂民房周围,这给寻找尸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为了尽快破案,李祥霖和战友们顾不得劳累,马不停蹄地寻找。在找到两处抛尸点后,这时专案组又发现了第三处抛尸点——露天化粪池。
图片
由于长期无人清理,化粪池周围臭气熏天,围观的群众在警戒带外都捂住了口鼻。为了寻找证据,专案组顾不得脏臭,开始清理化粪池,李祥霖也和大家一起忙碌起来。随着化粪池一点点的清理,被抛弃在其中的尸块也一块一块被打捞出来。
李祥霖认真地将所有打捞出来的尸块进行拼接,发现被害人的头颅还未找到。这时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化粪池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头颅可能被嫌疑人抛弃在别处,也有人说头颅可能在化粪池底部还没被发现。这时李祥霖说:“要判断头颅是不是另有抛弃点,首先要把这个化粪池彻底清理干净,如果这个化粪池不清理干净就贸然往其他方向寻找,万一头颅真的在下面,那我们办案要走很多弯路。”
李祥霖整理好相关器材,准备下到化粪池底部进行打捞。同事嘱咐他小心点别弄脏了衣服,他却说:“脏了也没关系,刚才在第二个抛尸点下水井捞尸块时衣服已经脏了,这次脏了,还少洗一次衣服呢,早点打捞上来,早点做检验,早点破案。”就这样,在李祥霖和战友的努力下,4立方多的化粪池被彻底掏干净,最终在化粪池底部一处低洼处找到了头颅,拼起了证据链上最后一块“拼图”。
打捞结束,李祥霖顾不得休息,第一时间将尸块带回到单位进行相关检验。通过对比检验,很快就确定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最终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老李的讲述让我觉得身临其境,似乎我就在现场一样,我称赞老李的记忆好。听了我的话,坐在一旁的老戴哈哈大笑说:“他能印象不深刻吗,他在打捞现场干呕了好几次,回来做完尸块检验,十多天不想吃肉,这是大队尽人皆知的。”老李也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那次打捞他终生难忘。爽朗的笑声里,我听到了执法为民的铿锵声音。
从一名派出所刑侦民警到一名刑警大队技术民警,李祥霖不再直面各类犯罪嫌疑人,但是他始终心中有梦,初心不改。老李告诉我,刚到刑警大队的自己对刑侦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很深刻,他认为刑侦技术就是拍拍照片,对比一下指纹等简单工作,不如在派出所一线打击犯罪更能体现人民警察的价值。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很快被现实纠正了过来,因为一起似乎已经山穷水尽的刑事案件,因为痕迹检验取得突破从而得以顺利告破。
这件事情让李祥霖深深认识到,痕迹检验是刑侦战线看不见的“第二战场”,这里虽然没有直面犯罪嫌疑人的危险,但同样充满了挑战,只有自己不断提高痕迹检验技能,才能在复杂的案发现场抽丝剥茧取得有效的证据。所以无论勘察现场多么复杂,环境多么恶劣,李祥霖从不怕脏怕累,用他的话说:只要能取得有用的证据,“让证据开口讲话”,再脏再累都值得。
(来源:人民公安报)
来源:景德镇南河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