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向党】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图片
照片上的老人是王鸣岐,前几天,他刚过完自己的百岁生日。
王鸣岐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肺科(后为呼吸内科)主任,我国著名肺科专家,曾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高山病研究;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进行大规模建设人员长期入住高原恶劣生存环境下的可行性研究。
他提出解决大规模人员缺氧问题的相关措施,成功应用于青藏铁路旅客运输中,并一直沿用至今。
谈及一生辗转,王鸣岐说,“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建设绑定,以献身事业为光荣。
1921年,王鸣岐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一个普通家庭。2岁时,随父母迁居上海。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王鸣岐从小立志,学医救国。1939年,18岁的王鸣岐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六年制本科。
1942年春,王鸣岐和同学们闯过日本人的重重关卡,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跋涉,来到重庆入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后,1945年王鸣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实践年少时救死扶伤的报国梦想,毕业后王鸣岐去了重庆远郊的璧山县、铜梁县等地医院就职,以一技之长为西南地区的百姓解除病痛。
图片
抗战胜利后,国立上海医学院很快就搬回了上海。王鸣岐随着返乡潮回到了故土。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华山医院工作。
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一分为二,一部分内迁重庆。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华山医院院长钱惪,受命组织一批精兵强将,支援建设重庆医学院,钱惪找到了王鸣岐。
王鸣岐说,“钱院长谆谆教导我们,不能忘记抗战时收留了我们这些流亡学生的重庆人民,别忘了歌乐山龙洞湾的老百姓!从大处说,此去重庆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从小处讲是为了报答重庆人民的恩情!”
王鸣岐于1958年8月到达重庆,同年9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一边上课教学,一边门诊,并开办了20个肺科专科病床,使重庆医学院的教学医疗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图片
来重庆不到4个月,王鸣岐就扔下幼小的孩子和没有安顿好的家庭,听从组织安排奔赴川东南最艰苦的酉阳县“上山下乡、除害灭病”,一去就是整整半年。
上世纪50年代,重庆医学院没有研究肺结核的设备,王鸣岐就去邻近的机床厂医院借了一台35毫安的小型X光机,下班后打起电筒,去搞肺病普查,结果14%的受检人被检查出不正常。
因为没有这么多病床,他就创立“地段自办疗养室”。不仅有效救治病人,还为当地培养了医务人员。
图片
1960年春,王鸣岐加入高山病研究小组,赶赴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实地考察研究。川藏高原高山病研究小组收获颇丰,王鸣岐一行完成相关论文37篇,连同十多箱研究资料一并交给上级,为保障进藏人员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回到重庆后,王鸣岐又接受组织的重任,进行“大规模建设人员长期入住高原恶劣生存环境下的可行性”研究。
王鸣岐为此数次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跟随建筑部队进行艰苦的实地调研。当年准备在高原缺氧区建设铁路,王鸣岐他们实地采集了大量数据,科学论证后,提出解决大规模人员缺氧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封闭式车厢供氧,这在当时是超前性的研究建议。青藏铁路供氧方案正是采用了王鸣岐他们的建议。
图片
1963年秋,刚带队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结束巡回医疗活动回来的王鸣岐,被任命为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业务副院长。医院位于渝中人口密集的临江门,当时底子薄,设施简陋。
到任后,王鸣岐一头扎在医疗和教学当中。经过数年努力,医院在很多方面都步入正轨,还破天荒地实行24小时全天候接诊看病。
图片
王鸣岐在重医附二院工作了整整11年。1974年,年逾五旬的他又一次奉命,回到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任副院长和肺科教授,1980年至1983年,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王鸣岐退休后,仍然非常关心呼吸内科的发展。
直到现在,每天晚上,他总要抱着平板电脑,翻看呼吸内科微信公众号,还常与医生探讨科室发展,鼓励青年医生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在国内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致读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初心使命,传承医者精神,为护佑人民健康付出艰苦努力,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多位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事迹,他们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初心不改、砥砺奋斗,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我心向党】专栏讲述的正是他们在疾病救治、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卫生领域各条战线的生动事迹,以及为了党的事业执着耕耘的感人精神。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编辑:杨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