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为什么富?

图片
图片
说起苏南,人们第一反应是富。
苏南为什么富裕?历史上,“苏湖熟,天下足”,苏南地区水土丰美;改革开放后,苏南利用水陆交通之便,以及接受上海工业辐射和转移比较便利的优势,鼓励农村发展社队企业,带着浓重的集体主义色彩,一大批村办企业蓬勃发展,被形容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苏南地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3年,无锡堰桥公社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干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等10项改革措施,次年被概括为“一包三改”:“一包”,就是对所有社队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改”,就是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制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一包三改”很快在江苏省全省推广。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定义为“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
1985年,江苏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09亿元,比1984年增长57.77%,已经占江苏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到1986年前后,一些学者从对乡镇工业惊人的“苏南速度”的研究中,提出“苏南模式”的概念,有人将之概括为“三为主、一共同”,即以集体为主、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实现共同富裕。
此后,苏南乡镇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强化企业管理,狠抓技术进步;到1989年,江苏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外贸出口交货额超过50亿元,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告别“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乡镇企业工业生产增幅明显回落。但苏南人显然没有服输,一大批乡镇企业实施产权改革改制,“集体为主”所有制转变为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批乡镇企业成为私营个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
如今,在苏南地区,还有许多企业带着当年乡镇企业的烙印,比如生产服装的雅鹿、生产童车的好孩子、生产羽绒服的波司登等;也有一批富裕的村庄,依旧有着当年的印记,比如江阴的华西村、常熟的蒋巷村、张家港的永联村等。
时过境迁,当年一些曾引发大讨论的问题,比如“农民能否办工业”“乡镇经济如何发展”等,都已经“不成问题”,但若深究这些企业和村庄,很容易发现“苏南模式”的精髓依旧在——大胆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方向;善于抢抓机遇,敢于趁势而上;推动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新型农民;立足协调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
苏南之所以能富,正是这些“苏南模式”的“基因”在起作用。而这组“苏南基因”,又来自于改革开放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干出一片新天地。
记者选了苏州张家港市永联村作为样本,再看看苏南。
图片
张家港永联村的金拇指广场。 孟雨涵 摄
共建 共享 共富
从上海出发,赴永联村,约两小时车程。沿途农村风光,一路多是农田矮房,但一进永联村,高楼拔地而起,宛如高档小区。一打听,永联村拥有永钢集团25%的股权,年底永联村1万多名社员每年人均可获利约1万元。村里按户分房,每户村民能以极低的成本价买一套1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老人还能申请老年公寓。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688元,约是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8元的2.3倍,甚至比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22元还要高出66元。本来只有1万多“原住民”的永联村,居住人口达到近3万人。小村庄里有美食街,有高级宾馆和酒店,每逢节假日,村里的农业生态园游客如织。
永联村的富裕,靠的是共建共享。
数十年来,永联村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共享方式和共享内容。
上世纪80年代初,永联轧钢厂发展起来以后,把企业的利润公平地转到家家户户。1995年前后,永联轧钢厂每年利润在2000万元左右,但周边几个村庄还十分贫困,先富带后富,永联村党委决定合并周边四个行政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村里依托永钢集团分红、店面租金收入、实体公司经营收入,建立了多项福利保障制度。
永联村有1万多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永钢集团规定同等条件下永联人优先考虑,2000多名年纪轻、有学历、有技能的村民被录用到企业上班。永联还成立劳务公司、保安物业公司,把村里年纪大、学历低的人群都吸纳进来,并进行技能培训,然后以公司的名义到永钢集团以及周边企业承接保洁、保安、保绿等工作,解决了1500多名村民的就业。永联又对农业和旅游进行融合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就业人数也达到了800人。除农民创业园外,2006年,永联村在建设永联小镇时,规划了南街、北街、东街三条商业街,共320个门面店,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里规定永联人优先租赁。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三条商业街的生意红火,村民经营收入不断增加,村集体每年的租金收入超1200万元。
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为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永联村集体经济的共享有些是采取提供文化资源的形式。如在1995年、2005年、2014年先后三次对永联小学进行新建、扩建,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永联戏楼每天下午会邀请不同戏剧种类来演出,一年的费用是200万元,“这笔钱如果平分,每人只有200元,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村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共建共享是集体主义的升级版,只有共建共享,才能最有效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共谋发展。
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副社长蒋志兵始终记得:当年永钢转制,也有“彻底转、转彻底”的声音,但老书记吴栋材坚持要给村集体留下25%的股份,“你们富了,但老百姓怎么办?”还有一次,蒋志兵在村里看到许多人围着吴栋材聊天,老书记当时退休多年,年纪大了,但他依旧能清楚地喊出绝大多数村民的名字,和大家亲亲热热地说着家长里短。蒋志兵自问:“等我退休了,能叫出多少人的名字?”因为村里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模式,村民对村集体和永钢集团的决策,一向非常支持,包括征地在内的许多在别的地方属于老大难的问题,在永联村很快得到解决。
图片
永联村一景。 孟雨涵 摄
创新,永不能停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唯有艰苦奋斗,才能割掉穷根。”这是吴栋材四十多年前带着村民们挖塘养鱼时说的话。
这些年,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创新奋斗,一直没停下。永联几十年的发展,便是工业化的过程。1978年挖塘养鱼,获得第一桶金。1984年办钢厂以钢兴村、轧钢兴村。2002年亚洲金融风暴时自筹资金10多亿元,用300多天打造了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积累资金之后,抓住当时国土资源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2006年一举将全村散落在田间地头的3600多户人家全部拆迁,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农民过上城镇化的生活,进而把8000亩耕地重新流转到村里的经济合作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管理。
图片
永联轧钢厂旧照。 采访对象供图
在永联村开始办钢厂时,张家港有30多家小钢厂,如今大多数钢厂已成往事,但永钢却越办越好——2020年,永钢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利税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8%。
去年,永钢开发了75个新产品,其中,高性能大规格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马氏体耐热焊丝钢SA335P91热轧盘条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企业优特钢比例已超70%,高端P系列管坯钢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风电偏航变桨用连铸圆坯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记者去厂里看,全套现代化设备,哪里还有想象中村办小厂、农民土专家的影子。
图片
永钢集团展示厅一景。 孟雨涵 摄
在钢厂周边,就是农业生态园,种出来的蔬菜粮食都是村民自己吃的,这样布局有深意——用农业来限制钢厂的污染。2018年以来,永钢集团投资6.5亿元规划建设占地375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钢渣3D打印、冶金尘泥资源化处理等“绿色项目”相继投产,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也已开工建设。2019年,以永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体申报的张家港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获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成为全国50个基地之一。新技术、新应用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投资5000万元引入的钢渣3D打印生产线,将钢铁冶炼产生的固废钢渣变回生产原材料,打印出硬度不低于传统混凝土的成品。在张家港市,已经能看到利用钢渣“打印”的垃圾分类房、生态厕所、公交站台、景观绿化墙等。
吴栋材的孙子吴毅是“80后”,如今是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海外留学回来的硕士研究生,他与父辈祖辈相比,更注重品牌,企业发展理念更新,能跳出企业看行业,跳出行业看大盘,坚持不断创新:2020年,永钢的非钢板块营收占比达到了63%,首次超过50%。永钢集团现已构建以钢铁主业为核心,金融贸易、建筑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循环经济等五类产业为引擎的产业格局。
图片
永钢集团一景。 孟雨涵 摄
多年过去,永钢坚持“五湖四海招人”。蒋志兵曾经在永钢工作多年,他记得1998年永钢去大城市招大学生,不少人连张家港市都不太清楚在哪儿,何况去一个村里工作,但永钢坚持引进能人,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经济合作社里,如今大多数是外地人,而且有不少“70后”“80后”。蒋志兵还说起一件往事:吴栋材的妹夫和小舅子等亲戚以前也都曾在永钢工作,因为生产和经营上的事犯过错误,蒋志兵心下嘀咕“大不了降一级”,想不到他们都被吴栋材直接开除。这让蒋志兵一时难以置信,但心下佩服。
2020年,永钢集团与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共建绿色制造熔接技术研究所,还与钢铁研究总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20余项产学研合作,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43件。永钢正与冶金专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建设“永钢学院”,未来还将在智能车间的基础上,加快智能物流、智能仓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落地,把5000亩钢铁生产制造基地打造成智能工厂。
时代在变,但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发展大势,抓住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就能推动社会更好前进。
从这个角度来看,抢抓机遇、不断改革创新的“苏南基因”,一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