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谷雨时节,我们在非洲菜园收获了“家乡味道”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4月20日,迎来24节气中的“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后,天气将转暖,雨水明显增多,利于谷类作物生长。
在赤道线上,虽地理位置不同,但节气却相通。中山援非医疗队员在自家的非洲菜园子里,收获了第一批自家耕种的瓜果蔬菜。
图片
蔬果收获在即
一方菜地承载乡愁
在中国第31批援赤几医疗队的马拉博驻地,有一小片约30余平米的菜园子。多年来,它默默地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员度过海外援助的日子。承受着比奥科岛的旱雨季交替,它似乎见证着国家援外医疗事业的历程,为勤劳的队员们提供着蔬菜鲜果。
图片
摘取蔬菜
刚刚进驻驻地,我们就看到院子旁的菜地,当时长着几棵木瓜树,杂乱野蛮生长着的蕃薯藤,还有几根不大的甘蔗,用铁线拉的瓜棚上,爬着的丝瓜藤明显已经干枯,整个小菜园子看起来缺乏打理的样子。
得知有一方小菜地可种瓜菜,我们都很期待。在非洲,蔬菜价格比肉类要贵。疫情期间,我们外出购置蔬菜等食材的次数越来越少。队员们都期待亲自种上国内常吃的瓜果,尝一尝“家乡的味道”。
2月起,几名队员利用空闲时间,把老化的番薯藤割掉,把枯萎的丝瓜拆掉,给地翻翻土,等待“种菜”的时机。
图片
翻地播种。
在非洲,什么时候播种最好?三月下雨多的时候是种菜的好时间。可来这里几个月了,天天酷热,哪来的雨?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月14日凌晨,突然就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作为广东人,记忆中,每年的这个时候南方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始鸣,农村总是一片“大家小户使耕牛”的场景。3月14日恰好是农历二月初二,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前后,也被称为“春耕节”。
我们盼着新年一过,播种,施肥,五谷丰登。
新雨过后,“草芽菜甲一时生”,看来,在赤几马拉博,我们的“春耕”也要开始了。我们把菜地分作三份,其一,重新种植了三畦的蕃薯藤,作为日后重要的一种蔬菜。另两份地,用作各类叶菜的种植地。
图片
施肥浇水。
平整好土地后,我们把撒播了小白菜、油麦菜的种子。这些种子都是上一批医疗队留下来的“宝贝”。为了在非洲吃上“家乡蔬菜”,我们早在出发前,便购置了菜籽。然而从中山运往非洲的“菜籽”仍在海运途中。
丝瓜、木瓜、菠萝,我们给菜地添置了不少新品种。队长陈光卫和厨师蔡师傅,在种菜方面颇有经验,他们每天早晚给菜地浇水,水散开成细细的像雨水撒到菜地里,渗进土壤里。
图片
摘取蔬菜
过了一个星期,我们惊喜的发现,撒了菜籽的地里,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我们的菜籽发芽啦!在赤几,气温常年是24-32度,没有四季的转换,更加没有春天到来万物生长的明显季节特征,但尤为适合植物生长,蔬果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喜。
每天上班出门前,队员总会走到菜地边上,看看菜苗的生长,哪怕是长长了哪么一丁点,都会略带兴奋地告诉其他队员。菜苗又长长啦!
图片
摘取蔬菜。
从点点绿光成长为一片翠绿。菜苗越长越大,部分已经长成了“令人垂涎”的模样。小白菜、油麦菜在某个下午已经被端上了饭桌。
图片
小白菜端上饭桌。
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地全面封禁,除在医院工作外,我们平时多数在驻地活动,同时也尽量减少外出采购蔬菜等食材的次数,以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尽可能保障中国医疗队员的安全。
在菜地植种蔬果,一方面丰富生活,缓解思乡之情,另一方面蔬菜在当地价格昂贵,在赤几首都马拉博,蔬菜的价格比肉类还要昂贵,自己种植既可以解决一部分蔬菜需求,又可以节省买菜的开支。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中国第31批援赤几医疗队 张振山
【作者】 曾艳春
医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