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秦岭生态空间治理白皮书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 习近平
前 言
秦岭处于我国腹心地带,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中华绿芯、中华地理自然标识,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脉。秦岭的主体和精华在陕西。《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确定的陕西秦岭范围总面积5.82万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6市39个县(市、区)。拥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秦岭保护事关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
陕西省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秦岭生态保护,持续升级保护模式。1965年,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建立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秦岭生态进入“片区保护模式”。1999年起,秦岭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秦岭生态进入“全面修复模式”。2007年,颁布《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世界上率先为保护一座山脉立法,秦岭生态进入“整体保护模式”。2018年以来,全面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省委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省政府印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加强保护措施,抓实扎牢保护责任,秦岭生态进入“高质量保护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启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自然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成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大地景观等自然生态空间治理的主体。陕西秦岭范围林地面积515.84万公顷、草原3.12万公顷、湿地7.49万公顷,生态空间面积占89%以上,生态功能完备,是中国顶级生态空间。秦岭生态空间治理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
陕西林业部门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岭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发布《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努力,陕西秦岭范围森林覆盖率达到72.95%,森林蓄积达2.26亿立方米,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2020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陕西省气象局对秦岭生态环境状况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显示,秦岭生态环境质量呈逐年向好发展趋势。一是植被覆盖明显改善。秦岭西部边界地区植被覆盖较2007-2014年整体状况改善幅度近20%、东北部分地区改善幅度达到30%以上。二是土壤湿度逐年增加。秦岭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土壤湿度较2007-2014年平均值增幅达50%,水土保持更好,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三是大气光学厚度持续下降。秦岭北麓和南麓部分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较2007-2014年平均值下降10-55%,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四是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提高。近五年秦岭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区域占比超过96%,较2007-2014年“优良”占比平均值提高了9.2%以上。陕西省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
自1965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50多年努力,秦岭范围共建成1个国家公园、3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点、49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和15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面积的15.81%,形成了规模庞大、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种群类型。2020年3月,国家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遵循“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对秦岭交叉重叠、相邻相近的自然保护地进行归并整合。根据《陕西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秦岭范围参与整合优化的98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93个,其中:国家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23个、自然公园69个,较整合优化前面积增加26.33%。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
图片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任务全面完成。2017年,国家将秦岭大熊猫主要活动区域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陕西秦岭区并启动试点建设,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19个乡镇,总面积43.86万公顷,按照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试点区共有大熊猫298只。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和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5个管理分局正式挂牌。试点区内退出矿业权23宗、小水电站3座。2020年9月,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试点建设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系统保护初步实现。
图片
秦岭国家公园设立稳步推进。2015年,我省将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20年,国家将秦岭国家公园纳入全国国家公园总体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方案。按照“先设立后创建”思路,我省制定了《设立秦岭国家公园工作方案》,编制了《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秦岭国家公园科学考察与符合性认定报告》《秦岭国家公园社会影响评估报告》,2021年2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目前,已启动《秦岭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秦岭国家公园设立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图片
秦岭国家植物园建成运营。2001年,我省启动筹备建设陕西省秦岭植物园。2006年,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秦岭国家植物园,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科普馆、标本馆、温室馆等场馆,形成较为完备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木樨园、蔷薇园等专科专类园22个,保育物种6000余种。2017年,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园运营以来,年均入园超40万人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近10万人次,成为展示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生态资源监管不断加强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秦岭范围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空间资源监管和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生态资源防破坏的“一管三防”体系,生态资源监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制度体系基本形成。1998年10月,省政府发布“禁伐令”,以秦岭为重点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于2017年、2019年两次修订,将秦岭整体纳入保护。2008年,施行《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2018年,省委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2019年,省政府印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监管机制更加完备。2009年,省政府设立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秦岭6市相继成立秦岭生态保护专门机构。2019年,西安市成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各区县成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汉中市秦巴生态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与市林业局合署办公。2011年,涉秦岭市、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面编制完成,“林地一张图”和“卫片执法检查”在林地监管中得到充分利用。2020年,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上线,覆盖6市39县508个乡镇,2510个网格单元、近8000名网格员实现动态监管,秦岭北麓子午峪、仙峪等31个峪口实现智慧化管理。
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坚持靠前布防,在秦岭范围组建专业、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212支、配备防火队员6617人。全面推行“防火码”微信小程序,建立“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防火能力持续提升,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逐年下降。以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防控除治为重点,划定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在秦岭建立省级测报点14个、国家中心测报点16个,实现有害生物监测全覆盖,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6‰以内。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机制,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等巡护监测,设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74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站35个、省级监测站39个,有效保障了野生动物种群安全。
秦岭地区有害生物国家级、省级测报点汇总表
图片
专项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持续组织“绿卫”森林草原执法、清山查套、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等行动,扎实推进“五乱”治理。2019年,坚持“打防管控”并举,组织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20年,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完成人工繁育禁食野生动物退出处置工作。
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通过多年努力,秦岭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
野生动植物种群日益增长。对野生植物采取“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离体保护为补充”的措施,秦岭红豆杉、珙桐、独叶草、华山新麦草、太白红杉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野生蕙兰种群分布扩大到秦岭北麓,陕西羽叶报春时隔多年重新发现。对野生动物采取“野外种群保护和人工繁育放归相结合”的措施,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345只,增幅、密度、DNA调查获取率均为全国第一。1981年,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朱鹮在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经过40年保护,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发展到全球的7000多只,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金丝猴、羚牛种群均突破5000只。
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扩大。2001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等途径,野生动物栖息地持续扩大。秦岭大熊猫分布范围不断北扩西移,栖息地面积扩大到3600平方公里。朱鹮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由最初发现地逐步向历史分布地恢复。今年4月,延安富县葫芦河流域发现朱鹮,栖息地范围向北又扩展了160多公里。羚牛栖息地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金丝猴栖息地面积扩大到4000多平方公里。
人工繁育技术日益成熟。在植物人工扩繁方面,成功繁育老子手植银杏组培苗37株,陕西羽叶报春、秦岭石蝴蝶、长序榆等珍稀濒危极小植物种群人工繁育保护取得新突破。“南竹北移”成功引种保存竹类20属180种,在秦岭北麓建成北方面积最大、品类最多的竹类品种园。在动物人工繁育方面,成功繁殖朱鹮个体10余代,2004年野化放飞试验成功,截至目前已在安康宁陕、汉中洋县、西安周至、铜川耀州、宝鸡千阳等地实施朱鹮野化放飞12次229只,2020年启动秦岭北麓10年连续放飞计划。人工繁育秦岭大熊猫24胎27只,圈养数量达32只。2021年,启动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建设。林麝特种养殖发展迅速,秦岭人工繁育林麝存栏数量超过2.5万只,居全国第一。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多年来,先后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森林抚育等方式,不断加大秦岭生态修复力度。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显示,目前秦岭范围森林面积达到424.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95%,较1998年提高16.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达2.26亿立方米,较1998年增长22.2%。
天然林保护修复不断深化。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秦岭范围天然林面积占全省57.16%。1998年10月,先后在秦岭宁西、太白、宁东、龙草坪、汉西、长青6个森工采育企业和宝鸡市辛家山、马头滩林业局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秦岭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为以生态建设为主。目前已完成天保工程一期、二期建设任务,秦岭范围天然林面积达到355.65万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88.11%。2020年,省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编制《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天然林保护由周期性、区域性工程措施转向长期性、全面性公益事业。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深入实施。1999年,商洛市山阳县启动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铺开,涉及秦岭6市39县。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涉及秦岭5市31县。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4.05万公顷,占秦岭面积的14.44%。其中:退耕地还林39.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36.38万公顷、封山育林7.77万公顷,在秦岭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保护修复持续加力。2006年,颁布实施《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秦岭范围17处湿地划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2009年,丹凤丹江、凤县嘉陵江、宁陕旬河源和太白石头河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秦岭范围第一批批准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截至目前,秦岭范围湿地面积7.49万公顷,占秦岭面积的1.29%,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4.29%。2017年,省政府印发《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2020年,编制实施《陕西省秦岭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秦岭湿地进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护修复的新阶段。
生态产业提速发展
秦岭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发展生态产业的最佳区域之一。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秦岭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迅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力支撑。
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1982年,在秦岭北麓楼观台建立全省首个森林公园。2012年,颁布实施《陕西省森林公园条例》,确定森林公园的社会公益属性和保护优先理念。截至目前,秦岭范围已建成森林公园49个、湿地公园11个、地质公园7个、风景名胜区15个,年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入选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入选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秦岭生态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生态服务功能更加完备,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
林业特色产业升级换挡。特色经济林是秦岭传统产业。1958年,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得到毛主席肯定。商洛核桃享誉全国,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洛南县柏峪寺镇等4个核桃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2010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截至2020年,围绕“3+X”产业体系,秦岭范围共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82.46万公顷,总产值突破652亿元,成为秦岭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新引擎”。
生态富民步伐愈发稳健。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持生态建设和生态富民同步推进,倾斜安排扶持资金85亿元,通过精准落实选聘生态护林员、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等措施,带动秦岭范围33.97万户、1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随着生态空间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推进,秦岭生态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生态富民的步伐愈发稳健。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时指出,“小木耳,大产业”。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理论创新力度,生态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秦岭进入“数字化”“智慧化”治理新阶段。
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省林业科学院成立“大秦岭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省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相继成立秦岭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秦岭生态保护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2019年,省林业局成立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创建朱鹮国际研究创新高地,系统开展秦岭珍稀野生动物科学研究。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中心”获批,将汇聚秦岭6省1市科技力量,推动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技术理论创新亮点纷呈。近年来,秦岭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繁育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攻克大熊猫生殖激素检测技术难题,秦岭大熊猫亚种基因组首次发布,“秦岭大熊猫、朱鹮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等四项入选陕西省十大林业科技成果。率先开展生态空间理论研究,制定《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陕西省长江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和《陕西省生态空间治理十大创新行动》,形成生态空间治理“陕西方案”。
数字秦岭迈出坚定步伐。1978年,我省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在秦岭范围布设固定样地1516个,先后开展9次清查,建立了连续、完整的秦岭森林资源数据库。2016年起,创新应用卫星影像变化图斑,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年度更新,秦岭矢量化数据全面建立。2019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上线运行。2020年,启动陕西省生态空间云平台建设,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速推进,初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
秦岭文化广泛传播
秦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重要论述,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守护和传承好秦岭优秀文化成为社会共识,生态自信正从秦岭走来。
文化研究日益深入。2010年,《大秦岭》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全国掀起关注秦岭热潮。相继推出《秦岭主峰太白山》《野性秦岭》等专题纪录片,故事片《秦岭花开》《红豆杉之恋》上映,电影《大熊猫秦岭奇遇记》《太白山之恋》《爷爷的牛背梁》《鸟语人》开机拍摄。《秦岭四库全书》《秦岭简史》《秦岭七十二峪》《中国秦岭》《秦岭鸟类原色图鉴》等专著相继出版,全面展示秦岭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秦岭已成为陕西的靓丽名片。
自然教育快速兴起。2013年,在秦岭率先开展中小学生自然体验、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截至目前,秦岭范围已建成自然体验基地11处,生态探秘线路3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6处,年接待人数超过150万人次。2020年,组织编印《我们爱秦岭》宣传册,向中小学生免费发放30余万册。“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即将建成,预计2021年6月1日前开园。
秦岭大熊猫走进公众视野。2006年,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秦岭大熊猫冠名认养活动以来,已有11个社会组织或个人认养秦岭大熊猫17只。2018年、2019年连续举办秦岭大熊猫文化宣传活动,聘请院士和文化名人担任秦岭大熊猫文化推广大使,秦岭大熊猫文化走进北京大学、北京世园会以及北京地铁等公众场合。2020年,举办新生秦岭大熊猫“网络征名”“云庆生”等活动。今年4月,中日秦岭大熊猫线上宣介会拉开帷幕。秦岭大熊猫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
朱鹮文化飞向世界。1985年以来,“华华”“友友”“洋洋”等14只朱鹮先后出借或赠送日本、韩国。2017年,大型舞剧《朱鹮》全球巡演。2019年,“友好之轮,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在日本大阪开幕。2020年,“祖脉秦岭·和美朱鹮”首届朱鹮文化宣传活动在西安举办,体操世界冠军、著名画家等社会名人受聘担任朱鹮文化宣传推广大使。以朱鹮卡通形象为火炬手,带领“秦岭四宝”组团成为“十四运”吉祥物。“朱鹮从秦岭起飞”成为世界共识。
保护力量全面凝聚
全面推行党政同责的林长制,组建政协牵头组织合议协作的关注森林活动委员会,抓实政府抓总部门协同的绿化委员会,新时代秦岭保护“一体两翼”格局基本形成,凝聚起秦岭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党政主体责任全面压实。2019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实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部门的监管责任。2021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省林业局组织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将全省划分为5个责任区域,分设5名省级林长,由省委书记任秦岭省级林长。目前《方案》已提请省政府审定。
生态绿军彰显主力担当。林业部门是生态空间治理的主力军、先锋队和专业队。2020年,省林业局制定《建设生态绿军实施方案》,要求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争当生态卫士排头兵。创新开办《秦岭讲坛》,魏辅文、南志标等院士专家登台授课。创建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举办生态卫士职业技能竞赛,生态绿军战斗力不断提升。
部门保护合力初步形成。1982年,陕西省绿化委员会成立,各市相继成立相应机构,统筹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力量推动绿化造林工作,在秦岭范围的城乡绿化、大江大河绿化、公路铁路沿线绿化美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20年12月,陕西省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成立,发挥各级政协建言资政和宣传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秦岭生态保护,共同推动秦岭生态空间治理。
公众参与保护蔚然成风。2018年,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上线,推出“我为大熊猫种竹子”“我为秦岭植棵树”“护好眉坞一片绿、守住秦岭千里林”等线上线下植树活动,秦岭范围年均义务植树超过410万人次,栽植苗木2100万株。中国绿化基金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社会机构积极行动,组织开展“熊猫食堂”“鹮田一分”“爱鸟护飞”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极大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秦岭生态保护的热情。
结 语
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聚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总目标和“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秦岭生态空间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不够强,生态空间提质增效任务依然繁重;森林草原火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和非法破坏风险尚未根除,生态空间资源监管压力依然巨大;美丽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下一步,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履行好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不断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秦岭、巴山等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为重点,建立健全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秦岭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生态空间治理长效机制。
加快建设国家公园。严格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建设。加快编制《秦岭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前期工作,争取将秦岭国家公园纳入国家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
启动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组织编制《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调整秦岭北麓社会经济生产力布局,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努力将秦岭北麓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带和“两山”理论实践区。
秦岭是地球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宝贵礼物,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构建新时代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依托,是建设美丽陕西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陕西林业人有信心将祖脉秦岭建设的更加宁静、和谐、美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陕西省林业局
监制|赵侠
制作|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