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绵阳优良天数率为80.0%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全春)记者从4月20日绵阳市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以来,特别是三月份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多次受北方沙尘天气影响,绵阳市城区共有效监测90天,其中优14天,良58天,轻度污染14天,中度污染4天,优良天数率为80.0%,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第10位。
发布会上,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袁海舰就今年臭氧污染防控攻坚工作做简要介绍,并介绍了今年臭氧污染防控攻坚重点工作。2016年以来,臭氧造成的污染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去年臭氧首次超过PM2.5,成为影响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的主要方面,去年市城区污染42天,其中臭氧污染24天,臭氧污染天数占比从2016年的5.9%上升到2020年的57.1%,去年4月16日市城区就首次出现臭氧污染。臭氧属于二次污染物,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高温强日照下,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因此绵阳市臭氧主要发生在4至8月。绵阳市城区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涂装(机械制造、电器涂装、汽车制造、家具等)、化工、机动车尾气、加油站储油库油气挥发。经预测,今年成都平原气温偏高、日照强,臭氧污染风险高。今年,全省已有9个市州出现臭氧污染,其中4个地区臭氧污染2天。3月29日,绵阳市城区臭氧均值临近超标,安州区臭氧首次超标。
为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尽量减少臭氧污染,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绵阳市制定了5大类42项臭氧防控措施。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督促指导涉挥发性有机物密封点大于等于2000个的企业在6月底前完成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印发《绵阳市2021年臭氧污染防控“测管协同”工作方案》,将28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纳入重点企业清单,成立两个“测管协同”工作小组,对清单内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情况开展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相关企业提出管控要求,通过落实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督促采用一次性活性炭等吸附技术的企业按期更换吸附介质,4月底前完成一轮次查核更换工作。加强城市面源污染管控。鼓励建筑内外墙涂刷和汽修行业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初步统计,4至9月市城区将有近百条市政道路要维修改造,30多个建设项目要开展墙体涂刷,沥青铺设和墙体涂刷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造成臭氧污染。在臭氧污染期间,组织引导沥青铺设、道路画线、建筑墙体涂刷和钢结构涂装等使用有机溶剂的施工作业实施错峰作业,通过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降低臭氧污染。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机动车既排放氮氧化物也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污染已成为绵阳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强化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以黑烟抓拍、遥感检测为主,以路检路查为辅,实施“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执法模式,对超标车辆实施处罚,4至9月柴油货车每月抽测不少于900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每月抽测不少于150台。督促加油站、储油库有效运行油气回收设施,减少油气挥发,对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性抽测,全市计划抽测110家,抽检占比约30%。加强科技手段运用。持续开展臭氧源解析和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通过臭氧源解析,可准确定量臭氧污染来源,对来源进行解析,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实现精准管控;通过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可筛查出挥发性有机物高值区域和超标企业,实现精准定位。去年源解析指出,绵阳市空气中有机碳浓度和占比高,挥发性有机物管控成为绵阳市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重点要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做好臭氧污染天气应对。根据去年绵阳市臭氧防控经验,实施昼夜错时生产、施工、喷漆,夜间集中生产作业,造成大量挥发性有机物累计,导致第二天臭氧浓度快速上升,臭氧污染提前,且持续时间长,因此绵阳市今年将原来昼夜错时生产作业调整为整个臭氧污染预测期间错峰生产作业。当臭氧污染时,组织涉臭氧污染(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点工业企业、施工项目、汽修企业错峰生产、作业、喷涂;引导市民在夜间或早上进行加油,组织市城区加油站、储油库避免在10:00-18:00装卸油作业;组织臭氧防控攻坚重点实施区域(盐亭县、梓潼县、平武县除外)工程项目在10:00-18:00停止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重点是要在市城区实施洒水降温增湿作业,通过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减缓臭氧生成速度,特别是在12:00-18:00高温强日照时段增加洒水作业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