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后确诊,带来3点启示!这两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此前西安一名医院检验师接种疫苗后确诊,引发一些网友对疫苗有效性问题的担忧。这名检验师是如何被感染的呢?为什么接种了疫苗还会被感染?近日,原因正式公布!
4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表文章《爆发报告:在一家医院的隔离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中轻度突破性感染,该医院专门用于治疗COVID-19患者—中国陕西省,2021年3月》。
报告称,该检验人员很可能是在3月12日为2例新冠境外输入(从乌兹别克斯坦回国)病例采集咽拭子时感染。病毒检测证实,3月12日这两名境外人员体内的病毒载量很高,为新冠病毒英国变异株(B.1.1.7)。
而据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此前报道,英国的最新两项研究发现:B.1.1.7突变株不仅传播力更强,而且致死率也更高。(详细报道:这个突变株致死率高了55%!张文宏:未来的必然选择是)
报告称,当天,该检验人员先后为两位患者采集了两个鼻咽拭子和一个口咽拭子,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操作过程。患者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或干呕,从而短时间内排出高浓度的新冠病毒。同时,这位检验人员患有慢性鼻炎,习惯用嘴呼吸,这会增加吸入病毒的风险。
该报告引用了一项韩国学者去年8月中旬发表在《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在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尤其是非过敏性哮喘患者中,SARS-CoV-2感染的风险更高,COVID-19的严重临床后果更大。
图片
但报告表示,虽然该检验师接种疫苗后确诊,但是疫苗使得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病程短暂、病毒载量较低几乎没有传染性。3月18日确诊的这名检验师,已于4月9日出院。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注意到,西安医院检验师这一案例带来三点启示:
一、除接种禁忌人群外,都要尽早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二、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这两类人群,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更大,尤其要注意,只要符合条件就要应接尽接。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也建议: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三、处于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或从事感染风险高的工作时,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也不能少。
图片
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2亿剂次
全年产能接近50亿剂
今天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
此外,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介绍,目前全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举办的“新冠疫苗的供应与可及性”分论坛上表示,得益于较早的战略决策、制度优势以及创新组织管理,目前中国新冠疫苗全年产能接近50亿剂,预计今年产量超过30亿剂,在下半年将逐步实现。
国家卫健委:
确保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有下针的情况
据@海南日报 此前消息,4月4日,海南省海口市卫健委发布关于暂停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的通告。
通告称,因海口市各接种门诊承载能力有限,新冠疫苗供应较为紧张,为尽快提升海口市人群第一针免疫覆盖率,除直接参与博鳌亚洲论坛以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外,海口市暂不开展其他人群的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图片
另据多名网友反映,合肥等地也出现第二针新冠疫苗较难预约的现象。
图片
此事引发关注,一些网友担心:如果第二针和第一针间隔时间过长,会不会影响效果?
今天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回应此事,称会确保第二剂次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有下针的情况。
米锋说,近期有群众反映第二剂次预约难的情况,国家为各省份调配供应疫苗时已充分考虑如期接种第二剂次的需求量。各地要做好精准调配,确保第二剂次的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有下针的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各驻点工作组对此也会加强督导。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明确,
接种2剂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接种3剂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需要继续补打?
专家:正在研究
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现在新冠疫苗使用的总体时限在半年左右,各个疫苗厂商,包括各个国家的免疫规划部门都在研究这些数据。什么时候需要加强,要根据数据做出科学的决定。“有可能会像呼吸道传播的其他疾病比如流感一样,每年需要加强,这有待于最后数据的分析。”
来源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绪军 孙乐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新华社、国家卫健委、@海南日报
编辑:苏越
流程编辑 邰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