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怕!正睡着觉,房间突然爬进一“不速之客”,吓到跳窗…

天气慢慢变热
自然界一些动物又蠢蠢欲动了
近日
在惠州惠城的一个工地宿舍
就来了一只“不速之客”
工友龙姨回想起当时一幕
仍感觉到后怕……
图片
龙姨说
那天早上工友看到蛇爬进去了
盘蜷在床底,露出蛇头
而那个时候
有其他工友在床上睡觉
意识到异常后马上跳窗逃跑
图片
当时
龙姨发现这条大蛇有小腿粗
而且性情不太稳定
她试图和大蛇“沟通”,却吃了“闭门羹”
图片
图片
后来
工友拨打了119报警求助
4月15日上午10点11分,惠州119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三联村坡头水库工地床底有一条眼镜王蛇,为了防止眼镜王蛇伤及工人,惠州市119指挥中心随即调派东平消防站进行处理,东平消防站立即出动1辆抢险救援车和5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处置。
到场后,消防队员发现一条十几斤重眼镜王蛇盘绕在床底。
图片
东平消防站站长石少忠立即开展围捕部署,消防队员用两根蛇夹分别夹住蛇头和蛇身,由于蛇过于凶猛挣脱蛇夹爬入房间,消防队员利用长棍长棍把它从房间里面慢慢赶出房间。
当蛇一出房间,消防队员立即用棍头压住蛇头,其它两位消防队员立即上前踩住蛇头和拉住蛇尾用蛇夹控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抓捕,消防人员终于把约14斤重的眼镜王蛇抓住。
图片
经过确认
这条“大家伙”是眼镜王蛇
又称“过山风”
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不过
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
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它的特点就是
性情更凶猛
反应极其敏捷,排毒量大
图片
最后
消防救援人员把这条“大家伙”
送回了野外放生
请注意!
如果遇到有蛇进屋
千万别擅自处理
千万别擅自处理
千万别擅自处理
赶紧向专业人员求助吧!
东平消防站提醒广大市民:
夏日气温高,蛇类喜凉,
如果家中发现有蛇,
要谨慎应对做好防护,
不要擅自捕捉或追打蛇,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近期多人被蛇咬伤!
专家:被蛇咬伤务必4小时内就医
近日,广州发生多起患者被蛇咬伤案例,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天内收治了两名蛇咬伤患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一天内收治了3名患者。
其中,一名孕妇被毒蛇咬伤后,家属的做法获得医生点赞。
“救命!救命!”4月12日深夜11时多,广医一院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听到喊声,急忙跑了出来,看到两三个人搀扶着一位孕妇走了进来,边走边痛苦地呻吟,“她被毒蛇咬了,医生求你救救她!”
“把病人扶上床,保持制动状态,建立补液通道!”值班医生韩洁韵副主任医师果断指挥,带领急诊医护迅速有序开展救治。
原来,就在当晚七时多,肇庆怀孕34周的小梅(化名)从外面散步回来,刚走到家门口,突然感觉到右脚一阵剧痛,低头一看是一条青绿色的蛇,父亲听到喊声从屋里跑出来,用工具将蛇打死,并用手机拍下了蛇的图片,然后立即带着她赶去镇上的医院,后转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们看到,她右脚小趾下方有很小的两个点状牙痕,还有流出的血迹,脚背肿胀严重,有明显的疼痛感。”检查伤口之后,再结合被打死的那条蛇的图片,韩洁韵明确诊断为正是广东地区最常见的毒蛇——“竹叶青”所为,“这种毒蛇的毒性虽然不是最强的,但是给人造成的症状却非常明显,肿胀、剧烈疼痛,会产生血循环毒。”
医生表示,在处理毒蛇咬伤的过程中,小梅及家人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首先,他们把毒蛇打死之后拍了照片,这样可以让医生快速判断是哪种蛇、有无毒性,更有针对性地处理,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他们立即赶到有条件的医院,在有效的时间窗内进行了治疗,也有利于快速将毒素控制住。”
由于小梅还是一位孕妇,急诊科一方面按照常规流程开展救治,一方面紧急请产科医生会诊,确保孕妇和胎儿一切正常之后,为小梅注射了抗毒蛇血清。“研究证明,抗毒蛇血清制品副作用少,是治疗孕妇被毒蛇咬伤的安全特效药。”韩洁韵说。
专家提醒:被蛇咬伤务必4小时内就医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毒蛇咬伤患者达10万人次。广东省毒蛇伤救治中心负责人、广医一院急诊科带头人梁子敬教授提醒,春季回暖,各种蛇虫类动物变得活跃起来。
万一被蛇咬伤,应避免剧烈运动,在四个小时内尽快到有血清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用嘴吸、用刀割、用火烧等处理方式,以免加快毒液扩散,危及生命。如有条件给蛇拍张照片最好,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的毒性。
若在深山中,无法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可以先用清水、山泉水等反复冲洗伤口后,用绷带、衣布等具有弹性的布料,在伤口近心端进行包扎。
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毒蛇咬伤的毒,都是通过淋巴管吸收的。因此对于伤口不能结扎,而是要进行包扎。包扎力度不宜过紧,避免压迫血管造成组织坏死。
注意!用嘴吸毒液方法不可取
在电视剧中,很多电视角色被蛇咬后,用嘴吸毒液。“这是错误的做法!”梁子敬说,如果吸出毒液者的口腔有伤口,可能出现继发中毒。
此外,用利器划开伤口试图排出毒液也是错误的做法。这是因为毒蛇咬伤本来伤口较小,毒液的吸收需要时间,划开伤口反而有可能加速毒液的吸收,造成“反效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宏连、翁淑贤、周洁莹、张青梅 通讯员韩文青、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周洁莹、张青梅
综合广东公共DV现场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陆凯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贺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