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图片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辽宁省委提出的“十四五”时期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总体部署,着眼于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发展能级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增进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高质量城市基层党建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红色驿站”基层党建创新获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
严密组织体系
上下贯通系统抓
沈阳市站在厚植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将其置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中来统筹,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一号工程”来推进,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链条”一纵到底,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动力主轴”。
市委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路进行顶层设计,先后形成了以《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为主体、以《关于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的实施意见》等20余个制度文件为补充的“1+X”制度体系。市委主要领导连续两年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书记抓党建项目,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定期听取工作情况,并连续多年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相关要求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之中,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将城市基层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图片
沈阳市直机关党员在玖伍红色驿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各区(县、市)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纳宣传、政法、民政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形成职责任务清单,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因地制宜具体指导推动,并通过定期调度等方式,及时分析研判,跟进督促指导,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目前,13个区、县(市)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累计解决职能部门力量下沉不到位、政府职能与居民自治边界不清晰等问题100余件。大东区创新“月述月评”制度,区委每月听取党委(党组)书记包括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在内的履职情况,通过公开晒成绩、赛贡献,补短板、找差距,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街道党工委强化“龙头”带动,在全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市区两级推动重心下移和权力下放等基础上,统筹协调辖区内各领域党建工作,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不断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市级层面研究起草《中国共产党沈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街道工作的领导;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将组织委员、纪工委书记等纳入上一级党委管理。苏家屯区制定《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组织委员选任标准,统一纳入区管领导干部管理,全面强化街道党工委组织工作力量。
社区党组织做好兜底管理,持续深化“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各类园区”“党建+商圈市场”“党建+互联网”等活动,不断扩大非公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市场监管、税务、房产、教育、司法等职能部门与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动配合,引导骨干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协会商会或产权单位等建立楼宇党组织、商圈市场党组织、各类园区党建工作机构,推动“竖起来的社区”更加活跃、经济脉络更加畅通。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分别上升至82.11%、74.67%。同时,沈阳市积极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特点,调整、优化1000余个社区党支部,推动在网格中建支部、配力量、搭平台、强服务,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战斗单元”。
强化全域统筹
互联互动一体化
沈阳市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要求,把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不断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功能和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促进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系统增效。
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机制,发挥全市110个街道“大工委”、955个社区“大党委”和900余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作用,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主持重大事务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拆除相互封闭藩篱,从各自为政走向互联互动,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广泛引领各类人群听党话跟党走,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在职党员进社区“四进四建”等党建品牌作用突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沈阳市组织开展“共联共享共建共促”活动,全市1860个机关党支部与671个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为社区解决疑难问题2000余件;同时,上线“功能型服务组织网络平台”,创新推出125个功能型服务组织,通过网上预约接单的模式,精准化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于洪区阳光100社区党委将社区各类资源和社会力量统筹配置到社区建设中来,为老年人提供午餐、家政服务等,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积极探索以块为主、条块融合、双向用力的具体抓手,健全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激励、双向评价干部的工作机制,行业系统部门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解决问题。沈阳市在全市工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引领、“三联”模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优势,积极探索参与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会、社区和企业、社会组织间的深度融合;印发关于落实街道辖区内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时征求街道建议权的有关办法,更好地促进条块联动、双向沟通;召开国资系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交流会议,推动燃气、水务、物业、供暖、市政等民生企业力量下沉,及时了解、迅速回应群众需求,办好惠民实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2.7万个基层党组织广泛组织发动、统筹各方力量,56.4万余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9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职党员到居住地附近的3745个开放式小区联防联控,与全市人民一道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强防线,充分彰显疫情防控中的沈阳城市基层党建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
提质增效优服务
沈阳市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打出创新机制、减负增效、科技赋能等系列“组合拳”,千方百计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社区(村)中普遍设立“居(村)民评理说事点”,收集社情民意、评估维稳风险、研判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皇姑区创新推进“红色物业”,在等级物业服务企业中组建党组织,街道党工委积极指导推动,统筹居委会、物业企业、业委会三支力量,开展物业方面的多元协商,并建立全市首家物业纠纷调解中心,在各个街道建立分中心,对物业纠纷开展调解,实现了业主满意度、社区环境和居民幸福指数的共同提升。和平区惠万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在所服务社区建立“我是主人我来说”“有事找小‘惠’”等议事协商室,充分挖掘居民需求,并以“党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联动为主体,整合农商银行、何氏眼科等行业单位资源进社区,参与共建共治、服务居民群众。在街道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站,下沉资源力量,为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工作岗位,解决生活难题。
多举措推动社区减负增效,提升治理效能。召开市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对厘清基层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明确社区工作范围、探索完善社区准入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市委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社区减负回归自治功能本位的指导意见》,全面清理社区承担的不合理负担,让社区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开展社区挂牌集中清理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对348块村(社区)挂牌开展全面清理规范,切实为社区减负。
依托数字沈阳建设,大力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按照“一年试点先行、两年全域推广、三年优化提升”的目标安排,通过整合资源建网、优化功能配置、再造工作流程、高效精准服务等举措,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治理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研发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信息服务、业务办理于一体的“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将115项服务事项纳入平台,居民群众在全市任意一个社区均能申请办理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创新,通过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下沉到网格,以信息化承载党的建设、宣传发动、城市管理等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产品精准化。
聚合资源力量
夯实基层强保障
沈阳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队伍、资金、阵地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积极推动资源聚集、力量下沉,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沈阳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到“胡静琴书记工作室”现场学习。
按照专业化发展、职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将社区工作者待遇由补贴制改为薪酬制,划分为3级12档,并在全市范围内聘任“全科社工”,实施“全科受理”服务模式,实现了社区工作效率的倍增;出台《沈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的意见》,实现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拔、培训、考核、监督、激励等环节全链条把关;分两批共选派74名年轻干部到社区一线实践锻炼,有力充实社区工作力量;稳步推进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按照市级示范培训、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员轮训的方式,每年对全市110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和95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发挥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第一书记胡静琴的示范带头作用,成立“胡静琴书记工作室”,累计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30期、培训6200余人次,使社区党组织“一把手”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一把好手”。
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标准,自2020年开始按照每100户每年0.2万元标准安排社区工作经费,其中市财政按照每年每个社区不低于2万元标准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区、县(市)财政自行承担;出台《关于规范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的通知》,目前,全市社区工作者每月薪酬平均达到5450元,高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并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社区工作者薪酬,总体保持自然增长状态。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
突破楼宇之间、单位之间、企业之间的空间壁垒,依托党政机关、骨干企业、产权单位等,在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城市最有人气的地方植入党建元素,建设了以玖伍红色驿站、万象红色驿站、沈阳创新天地红色驿站、皇姑区党群活动中心等一大批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红色驿站为代表的红色阵地,基本形成“15分钟服务圈”,成为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并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升级、服务效能提档,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望“十四五”宏伟发展蓝图,沈阳市将全面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党建力量。
■策划:杜英姿 郭文治 孟 航 郑新钰 马 源 冯雅君
■来源: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