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责令特斯拉:立即无条件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广州一特斯拉突然燃烧,男乘客遇难!最新通报来了……

近日,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一事持续发酵,特斯拉也站上风口浪尖。
事件争议的关键点在于,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此前,特斯拉这一数据,而监管部门最新发声表示,责令特斯拉立即无条件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根据央视报道,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3月7日下午,该局曾接到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分转的张女士关于特斯拉汽车消费纠纷投诉件,投诉人反映购买的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与4S店多次交涉未果,要求市场监管局介入协调处理退车并合理赔偿损失事宜。经初步审查后该局于3月8日受理该投诉。
之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于3月9日、3月15日、3月24日三次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了调解。
其间,投诉人张女士提供了车辆购置发票,特斯拉公司提供了《货物进口证明证书》《三包凭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车辆一致性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由于双方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汽车质量是否存在问题,需要检验检测和鉴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双方宣传《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并告知「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技术机构承担」。调解结束后,双方向该局负责人员咨询鉴定检测机构事宜,工作人员从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汇总名录及业务范围的公告》中,查到两家认证检测机构,同时明确告知国内还有其他检测机构,可以进一步咨询、了解,形成一致意见后,共同选定和委托一家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检测机构对汽车质量进行检测。
在随后的调解中,投诉人张女士认为,被投诉人特斯拉公司有义务并要求其提供事故发生前半小时完整的行车数据,被投诉人特斯拉公司同意将相关行车数据完整提供给投诉人,但提出三个前提条件:一是需签订协议约定数据用途,二是投诉人把车辆移到钣喷中心车间,三是共同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刹车系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此,投诉人张女士则要求被投诉人先提供数据再讨论鉴定事宜。
在此之后,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先后于3月28日、4月1日、4月6日、4月13日、4月16日、4月17日和4月19日与双方进行电话沟通调解事宜,双方同意4月21日或4月22日再进行现场调解。截至目前,双方就投诉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
因双方分歧较大,加上“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4月2日向上级部门请示。
目前,上级部门已明确批复,这一问题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4月21日,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特斯拉曾拒绝提供重要数据
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发展,在4月19日的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位身穿印有“刹车失灵”T恤的女车主现身特斯拉展台,并站在车顶上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该维权女士被工作人员强行带走,特斯拉成为当日焦点。
图片
19日深夜,特斯拉针对该事件回应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可以说,“不妥协”三个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特斯拉放在了火上烤,官方和民间的舆论迅速发声指责,可能让特斯拉倍感压力。
20日深夜,特斯拉再次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并表示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将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然而,据事后封面新闻报道,截至21日09:30,李女士称,目前并未收到特斯拉任何相关人员的联系或者道歉信息。关于对致歉信的态度,李女士表示,无论特斯拉是否发布致歉信,她只是想要特斯拉对于她的事故车辆一个回应说法,否则将维权到底。
综合各方资料来看,事情的经过大抵如下:今年3月,李女士驾驶特斯拉在西安市区左转时与另一辆行驶过来的机动车发生碰撞,但安全气囊一个都没有弹出。事故发生后,特斯拉主驾驶一侧的车门完全打不开,直到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到场后,将其从副驾驶一侧拖了出去。然而,事后当李女士要求查看行车数据时,工作人员拒绝称,只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获得该数据。
广州一特斯拉失控起火
4月20日10点左右,一段特斯拉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一辆特斯拉轿车撞车后车体严重烧毁。
视频显示,这起事故发生在2021年4月17日晚上9时许。一台特斯拉轿车从一辆行驶的轿车右后方超车过程中,撞击到路侧的水泥桥体,造成特斯拉副驾驶侧车体完全撕裂。撞车使特斯拉发生起火,车辆被严重烧毁。车祸现场,有医护人员正在对躺在地上的伤者做胸外按压抢救。
图片
图片
4月21日,广州增城警方通报:2021年4月17日22时许,增城区东江大道北发生一宗交通事故。增城警方立即派出警力,会同应急救援力量和“120”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开展事故处置。
图片
经初步调查,事发时左某(男,33岁)驾驶小汽车搭载一名男乘客途经上述路段,车辆与右侧道路水泥隔离墙及王某(女,32岁)驾驶的小汽车发生碰撞,致左某车上男乘客当场死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员受伤,随后左某所驾驶的车辆发生燃烧。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新华社: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
对于特斯拉此前的傲慢态度,我们来看一下新华社的发文。
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现场,一名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车顶维权,引发关注。随后,该公司一名高管回应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还强调“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特斯拉高管如此傲慢的回应,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
不得不说,这是一起比较复杂的维权事件。目前双方各执一词:车主声称自己买的特斯拉存在“刹车失灵”问题,还曾坐在车顶拿大喇叭维权被报道;特斯拉则回应称该车主“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事实真相如何,很难仓促定论,有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之后能定分止争。
从网络舆情来看,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应,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尤其“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等表述也不太妥当。客观来说,一家企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作为一家“明星”企业,应该具备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态度。
诚然,极端维权方式不值得鼓励,但正如一些网民所说:如果消费者能顺畅维权,谁会冒险站在车顶维权?当然,无论是涉事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要在法治框架内表达诉求,既不能鼓励维权者“一闹就灵”,也不该让人觉得企业方“店大欺客”。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障消费者安全行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可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之一,也是全球知名车企争夺的重要市场。无论哪家车企,都须对中国市场有敬畏之心,诚恳接受消费者监督。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车企应建立畅通的投诉处理渠道,不能让客服电话总处于占线状态,或是“态度很好,就是不办”——否则,长此以往,相关车企很可能被市场边缘化。
此外,如果车企涉嫌“店大欺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很多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但能否落实到位是关键所在。要让消费者维权更高效、便捷,尽量避免各种维权闹剧。这既能倒逼车企提高质量,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