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来的都是业界“大咖”!这家法院为青年法官聘任“双导师”

“期待着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这份殷切地期盼来自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近日举行的“双导师”聘任仪式暨新时代法官业务能力建设座谈会。
高淳法院紧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双导师”制度推进全院“业务大锻炼、能力大提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为13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聘请专家学者为法学理论导师,资深法官为司法实践导师,进行“二对一”培养,助力青年法官获得成长加速度。
理论导师和司法实践导师都是业界“大咖”
随着庄重地向导师鞠躬行拜师礼,高淳法院13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与自己法学理论导师和司法实践导师正式“结对”。
图片
此次被选聘的导师,都是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大咖”,他们中有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叶金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姜涛、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解亘等专家学者,也有江苏高院民一庭副庭长张娅、南京中院民五庭庭长王俊、南京中院金融庭庭长黄伟峰等资深法官。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受聘请的导师将以“二对一”的方式对这13名年轻人开展结对帮带。“多沟通、勤交流,定目标、常督促”座谈会上,有导师对自己和学员同时提出要求,希望“双导师”制度切实发挥真正效果。
按照高淳法院印发的《关于实行“双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此次选取的13名学员均是具有培养潜质、有一定实务经验和理论基础,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该院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
此次培养时间为期一年,受指导的学员将提交不少于2篇精品文书以及撰写不少于2篇高质量的案例分析,同完成不少于1篇省级以上的调研成果。
明确每月交流时间,将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实践+理论二对一的模式为法院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开启了人才培养新通道,我们将充分发挥自己所能助青年干警成长,也期待着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勇说。
在一年时间内,导师将在政治思想、执业操守、审判经验、审判艺术、司法调研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带教、示范、传承,开始实战式、互动时、研讨式、丰羽式培养。
图片
具体来说,导师与学员将结合庭审观摩、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每月开展不少于1小时的学习交流并形成电子资料,促进学员查找差距、解决问题,提升审判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执行办案能力。同时,还将加强案例发现培育,通过邀请导师参与专业法官会议、案件评查以及案例研讨会等,指导法院干警编报案例,切实提升案例研究质量。
此外,双方还将在重点课题、学术论文、年会交流等方面深化联合调研、资源共享,推动调研成果向期刊发表、信息报送、司法建议以及司法举措等转化,提升调研的实际效果。
紧密结合教育整顿,提出25项具体举措
紫牛新闻记者获悉,推行“双导师”制度并非一项孤立行动,而是高淳法院紧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在全院开展“业务大锻炼、能力大提升”活动中的一项具体举措。
此次主题活动高淳法院周密部署、全员参与,提出了加强党建引领、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开展“审管体检”、加强“内外结合”监督体系等25项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深化履职能力、落实司法公正、提高审判质效、转变工作作风,并健全长效机制。
高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德清表示,期待青年干警在“双导师”活动中学有真得,同时恳请导师“解囊相授”,“期盼‘双导师’制开出‘经验之花’,通过‘双导师’制建成‘金字塔式’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以点带面、以少数辐射多数,实现全院审判能力大提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