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感受郁南人的“红色心跳”,探寻康家大屋的红色记忆

穿过郁南县河口镇河口寨村的一段小巷,来到康少培大屋,挂在墙上的照片、资料闪烁着历史的光芒,让人恍如走过时光的隧道,回到那段红色岁月。
今天,历史的硝烟散去,修缮后的旧址摇身一变,成为“红色基地”,而镌刻在这些历史遗址上的革命精神,仍散发着光芒,代代传承。
图片
90年前,这里撒下红色的种子
康家大屋,又称康少培大屋,当地人称“大炮楼”,位于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河口寨村民委员会河口寨自然村,是原广东省立庚戌中学暨中共庚戌中学支部旧址。大屋始建于1929年,历时三年于1931年建成,坐西向东,广三路深三进,占地面积1435.7平方米,建筑面积2326.80平方米,共有厅房33个(含书厅4个)。大屋融合了中西式建筑元素,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背景,是郁南县红色革命遗址和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省立庚戌中学搬迁至郁南县三保乡河口寨村康少培大屋复校。作为郁南最早成立中共党组织的中学,这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革命干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省立庚戌中学支部在此开展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康少培大屋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中西江地区重要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在康少培大屋,该镇主要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远离尘世繁华,这一片陈旧的大屋,鲜少有人知晓它当年的故事。在老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人们才知道自己脚下竟是革命先驱曾经奋斗的热土。
旧址修缮,革命精神光芒闪耀
2010年12月,康少培大屋被郁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郁南县文物保护单位。去年,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调研郁南时提出的“将康少培大屋打造为红色基地”有关指示精神,该县成立了康少培大屋修缮展示项目工作专班,下设修缮组、展示大纲编写组、文物物品收集组3个工作组进行修缮。
图片
据悉,康少培大屋保护修缮建筑面积 1028 平方米(含三层),2020年5月,郁南县对康少培大屋进行修缮,同年竣工。该县严格遵循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包括大屋的中堂、上堂、后天井、南北连廊、天井等时,没有一味地清拆、修建,尽可能修旧如旧,保持旧址原有风貌。大屋墙壁巧布精美的灰塑,门窗雕刻妙联,门窗的上用象形字篆刻吉祥成语偶对,整座大屋,方圆横直,形神合一,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图片
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该县还在康家大屋内建设红色之魂陈列馆。该陈列馆以康家大屋为载体,分六个章节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省立庚戌中学办学经过、庚戌中学党支部的建设历程、康家的发家史,康家大屋极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当年河口寨周边繁荣的小手工业及生活风情、河口寨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等。
古老的大屋承载着郁南成千上万个艰苦奋斗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斗争的故事,蕴藏着久经岁月磨砺但又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物品。人们徘徊在大厅内,细细浏览,静静感受郁南人的“红色心跳”,激励着后辈生生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薪火相传,这里被赋予新的历史重担
“康少培大屋是一块纯洁的红色圣地,它曾影响着那个时代的西江地区革命,撒播下红色的种子,给郁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该镇主要负责人说,维护和修缮康少培大屋,目的就是为了搭建弘扬红色文化的平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未来,该县将围绕“一核心,两载体、三展示”的理念,结合今年该县的党史学习教育,以具有革命传统的省立庚戌中学和中共庚中地下党组织的历史往事和康家良好的家风家训为核心,相关人物事迹和故物故事为载体,展示郁南县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效,着力把康少培大屋打造成为可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可开展感党恩教育、可承载南江文化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景点,让康少培大屋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周艳婷
【作者】 王谢思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