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河南尉氏县:5G+智慧农业 农田里有了这些“黑科技”

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刘杨

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雨雾之中,远处红色的“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八个大字依旧夺目。4月21日,在尉氏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记者实地领略了农田里满满的“黑科技”。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耕地面积132万亩,是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国优质农副产品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尉氏县视察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七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的指示精神,以‘耕地、水利、科技、政策’为关键点,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尉氏县副县长徐国现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0.6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4万亩,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提升。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尉氏县去年打造的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区内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小麦播种、灌溉、植保等环节全部可以依靠科技手段。”该项目承接方、河南瑞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亚伟说,项目建设了“八站一中心一平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科技、高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升级版”,灌溉系数达到0.85,比普通灌溉效率提高30%,节水效益十分明显,农业效益显著提升,亩均增产粮食180斤,亩均节水50方。

杨亚伟向记者演示,点开“5G+智慧农业云平台”中的农业植保系统,可以看到虫情测报等详细内容,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则可以实时了解温度、湿度、风速等。此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为农作物施肥,水肥一体化设备也是远程操纵自动喷洒……

乘着发展的东风,尉氏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16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在65万吨以上,以小麦为主的主粮商品化贡献率超过80%。2020年全县粮食总产65.7万吨,比2014年的55.4万吨提高18.6%,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8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农田设施,充分发挥农业投资效益,提升粮食产能,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徐国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