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武汉全市上下一往无前狠抓落实

长江日报讯21日上午,武汉召开“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二季度工作。
一季度,武汉“五个中心”建设全面起势,经济发展高开高走、量质齐升,呈现“开门红、开门好”“快、强、好、优、实”的发展态势,鼓舞人心。
二季度是双过半的关键季、加快发展的黄金季。“双过半”事关全局,必须精准发力、加压奋进。
本次座谈会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各区、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纷纷表示,要聚焦“五个中心”建设,狠抓“落实季”,确保“双过半”。
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洁:
聚焦打造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全面提速东湖科学城建设
今年以来,东湖高新区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全力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宏伟目标,全力以赴下好创新“先手棋”,尽锐出战打好经济“主动仗”,勇立潮头争当发展“排头兵”。
东湖高新区将以激情满怀的拼劲抓科技创新,全面提速东湖科学城建设。围绕建设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严格落实“一个委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一个平台公司实施”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紧盯430、630、830三个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奋力自主创新、打造国之重器;东湖高新区以踏石留印的狠劲抓招商引资,全面提能特色产业集群。紧抓产业链精准招商主线不放松,聚焦打造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坚持“引龙头、招大商”,紧盯行业和细分领域企业排行榜,挂图作战、对榜下手、精准发力;东湖高新区将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抓项目落地,全面提升投资效能。今年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9个,总投资883亿元。我们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和标准地制度,做到“拿地即开工”。
市科技局局长盛继亮:
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1年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门红,各项数据表现良好,创新发展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一季度,我市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68.81亿元,同比增幅106.6%,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15.12%。
盛继亮介绍,3月29日召开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全面吹响了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
一季度,市科技局紧扣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十大行动”和创新提能方案已正式印发,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东湖科学城建设,配合省科技厅完善并出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并于年初报省政府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即将竣工。
同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7家湖北实验室集中揭牌,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进展。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了首批5项总金额1.35亿元的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盛继亮表示,第二季度开始,市科技局将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市科技局将逐步扩大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队伍规模,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全年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不少于20项。
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狠抓“落实季”,为全市“五个中心”建设贡献区域力量
江岸区委副书记、区长余志成:
加快推进95个重大产业项目和61个城建投资项目,精心打造时尚消费街区
今年以来,江岸区紧紧围绕全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总体部署,坚持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全力以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季度,江岸区经济延续了恢复性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快速增长,较好实现了“开门红”。其中,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3.8亿元,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下一步,江岸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重点难点,加压奋进拼、争分夺秒抢、攻坚克难干,确保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是狠抓项目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推进95个重大产业项目和61个城建投资项目,千方百计扩大项目投资,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率、资金到位率和签约率。
二是扩大招商战果。坚持“创投思维”,精心策划一批招商活动,持续开展头部企业招引。坚持大员招商、全员招商,进一步完善招商成果转化机制,夯实招商引资工作链条、责任链条。
三是全力提振消费。加快推进核心商圈、商街体验升级,精心打造武汉天地、吉庆街等时尚消费街区。精心策划“五一”小长假旅游活动,推动假日经济快速升温。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聚焦 “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五减五通”。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扎实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江汉区委书记张俊勇:
深化武汉金融街品牌塑造,厚植武汉中央商务区“金融城”集聚优势
二季度是全年工作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的关键时期。4月21日,张俊勇表示,该区将认真贯彻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精神,倍加珍惜发展机遇,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努力为全市“五个中心”建设作贡献。
江汉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一门心思抓调度、抓服务项目、抓招商引资,奋力拼抢、争先进位,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全面对标全市“五个中心”建设任务要求,江汉区坚持产业为重,全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责任事项落实,深化武汉金融街品牌塑造,厚植武汉中央商务区“金融城”集聚优势,加快形成“一街一城”金融产业格局,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强化内需拉动,发挥江汉路步行街、武广商圈等知名商圈作用,全力扩大消费。
江汉区坚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四办”改革,深化“五减”、做实“五通”,提升政务效能;坚决落实区级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为130个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做好贴身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企业、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
下一步,江汉区坚决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不负重托、快干实干,一往无前干事业、一抓到底促落实,为武汉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再立新功。
黄陂区委书记曾晟:
加大临空总部、临空制造、临空物流项目引进力度,争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区
“黄陂区坚决落实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精神,紧扣目标,强化创新、投资、消费支撑以及经济运行服务保障调度,确保实现‘双过半’,确保上半年主要指标对标2019年全面转正,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争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区争取主动。”曾晟表示。
一是盯项目、强调度,跑出快建快投“新速度”。抓紧抓实项目落地开工促投资,确保今年98个续建项目快建快投、72个新开工项目快开快建。推动总投资250亿元天河机场B保物流中心、空港国际体育中心、香雪制药中药生产基地、达安基因康复医疗机器人、复兴国药武汉医药温控枢纽二季度开工建设。全力服务保障今创、新誉等总投资125亿、已开工8个轨道车辆装备、轨道工程装备建设提速。确保天河国际会展中心今年完成投资200亿元,甘露山文创城今年完成投资90亿元。
二是盯产业、重引育,蓄聚高质量发展“新势能”。抓紧抓实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珠宝时尚、现代服务四个千亿产业集群项目引进落地。加大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跟踪项目洽谈签约落地,确保今年开工、注册落地轨道交通企业40家以上。加快前川新城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项目引进落地,今年再引进4-5个投资10亿-30亿生命健康、新能源材料、工业机器人项目。加大临空总部、临空制造、临空物流项目引进力度,加速临空产业集聚。
三是转作风、优服务,展现拼搏赶超“新作为”。把项目现场作为拼搏赶超考场。全面落实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区级领导分工联系包保、部门行业包保、街乡属地包保全覆盖,一个项目一个包保服务专班、一个包保服务方案。落实落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确保项目快开工、投资快落地、技改快实施、经营难题快解决、产能快释放。
市水务局局长周耕:
抢抓“落实季”,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滨水城市
全市水务部门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水优势,做足水文章,抢抓二季度“落实季”,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任务硬过半,喜迎建党百年华诞。
一是全力确保城市防汛安全。坚持防字当头,严格落实责任,做好防大汛、排大涝、抗大旱、救大灾各项准备,全面完成汛前重点防汛排涝工程建设及水毁修复任务,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完善防汛预案,做好备品备料、预报预警、优化调度工作,科学应对“涝旱急转”。
二是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进水岸共治,加快“三湖三河”、东沙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着力提升65个重点湖泊水质,严防黑臭水体反弹。
三是高水平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对标国内一流,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防洪功能,运用市场理念,连断点、提亮点、串节点,加快示范项目建设,打造造福市民的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景观岸线。
四是确保完成水务项目建设任务。围绕三年补短板行动,紧盯630、930、1230等时限节点,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政策支持,破解融资、拆迁、前期等难题,加快实施水务项目建设,确保半年硬过半、全年结硬仗。
“双过半”事关全局,必须精准发力、加压奋进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书记杨泽发:
力促食品、机电、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快速转型,紧紧围绕显示屏、智能制造、网络安全和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文章
今年以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推动经济发展,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速、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开门红”,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6亿元,同比增长647.5%,增速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5%,在全市排名第一。
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快动作、更高效率,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东西湖全力抓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要继续增强发展意识、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不断激活发展活力;要强化作风建设,压实责任落实,强化要素保障,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季度,东西湖将咬定目标、紧盯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促食品、机电、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快速转型,紧紧围绕显示屏、智能制造、网络安全和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文章,构建更加成熟的产业新动能。
硚口区委书记刘丹平:
推动总投资1708亿元的51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硚口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位于全市前列,但还有少数指标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21日,刘丹平表示,二季度仍要保持清醒、加压奋进,全力以赴、乘势而上,按照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做到部署更具体、落实更有力、提升更精准、冲刺更高效,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抓实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开足马力、奋力求进,推动总投资1708亿元的51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D+M工业设计小镇二期、跃进片等总投资1000亿元的4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全力以赴推动1135片挂牌供地,实现供地1000亩以上。组建招商引资轻骑兵、尖刀连、突击队,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和项目5家以上。
抓实消费提振。发挥现代商贸强区优势,加快武广恒隆商圈-汉正街城市中轴线升级发展,汇聚优质商业资源,覆盖多元化消费场景,建设跨境电商标杆示范园区,打造国际化元素与大都市气息相融合的城市商脉主轴,构筑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撑。
抓实创新驱动。深化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智园、新工厂、智汇园、环同济大健康科技产业园等特色科创园区优势,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以材保所、桥科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点,发挥院士引领作用。依托1135片建设汉江湾科创总部城,加快集聚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打造城市创新主轴。
抓实营商环境。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确保指标压实、工作扎实、目标落实、数据真实。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做到人人身上背指标、人人动手齐努力,当好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金牌“店小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区,为武汉“五个中心”建设作出硚口贡献。
汉阳区委书记徐丽:
加快“汉阳古城”等项目建设进度,服务中海等新项目开工
“汉阳区将深入贯彻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精神,严格按照王忠林书记讲话要求,强化拼抢意识,狠抓执行落实,奋力实现半年‘双过半’、全年‘满堂彩’。”对于落实二季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徐丽信心满满,汉阳区将拿出一系列“硬措施”,打好经济发展主动战。
紧盯重点指标谋赶超。对标全市“五个中心”考评体系,逐月逐项抓好落实。重点服务龙头企业达产增效,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抓好“小进规”“小进限”,夯实经济底盘。着力发展首店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提升消费拉动力。
紧盯有效投资出实招。深化以商招商、招投一体,以“链长制”为抓手,强化沿链补链招商。加快“汉阳古城”等项目建设进度,服务中海等新项目开工,力保固投高位增长。实施征收项目“清零行动”,加快龟北片等重大项目供地。
紧盯创新驱动求突破。加快建设GPU云算力实验室,推动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的“一室一院四中心”落地。全方位优化科创政策、人才服务,做强工程设计建造、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紧盯营商环境争一流。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四办”改革,做强“政务云系列”特色服务,加快民生类事项下放街道,建成黄金口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武昌区委书记余松:
拿出“拼”“抢”“实”的状态作风,快干实干当好“主城做优”示范
“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升级版,在‘主城做优’上当好示范,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武昌力量。”余松说,该区将抢抓二季度“落实季”“黄金季”,拿出“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精准发力,快干实干,加压奋进,做优做强。
余松介绍,今年,武昌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兴区”理念,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续发力扩大有效投资。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抓实61个在建项目;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计划新开工长江沿岸铁路公司等45个亿元以上项目;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快筹备61个前期项目和39个策划项目。
强化科技创新,培深培厚发展新动能。突出数字化聚能、赋能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抢抓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增强创新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高标准建设中科·武大智谷,全力承载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的优势创新项目,打造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地;做好科研创新、产业转化和科技服务支撑,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大行动”。开展作风治理行动,刀刃向内改进作风,坚持区领导带头联系企业,部门街道主动服务企业;开展服务提质行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流程再造,创新极简审批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开展政策落地行动,对接企业需求精准推送各类政策,及时兑现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艰巨,必须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彭浩:
抓项目、促发展跑出“车谷速度”
“武汉经开区将以‘拼、抢、实’的状态,蓄势聚力谋发展、抓发展,在抓项目、促发展上跑出‘车谷速度’”。彭浩21日表示,武汉经开区要勇担武汉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继续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车谷力量。
今年一季度,武汉经开区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7项经济指标同比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阵营,其中地方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同比增幅全市第一。
围绕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和加速发展“数智网端”等新兴战略产业,武汉经开区强链、健链、补链,一系列重大项目一季度落户并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5.6%,实际利用外资较2019年同期增长21.2%。全区产业链项目签约额超过3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世界500强总部项目2个,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进入二季度,小鹏汽车、科大讯飞、中创为量子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经开区,总投资额超300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及研究院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仅仅花了10天,抓项目促发展跑出“车谷新速度”。
抓机遇、促发展、谋未来。彭浩表示,该区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住当前项目施工“黄金期”,狠抓项目落地,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狠抓项目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不断完善从项目签约落地到动工投产“一条龙”服务链条,全力打造一流环境;狠抓项目储备,争取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谋划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积蓄发展后劲。
武汉化工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青山区委书记苏霓斌:
快干实干、拼搏赶超,政企协同加快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按照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精神,青山区将正视短板、振奋精神,努力破解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多、项目投资建设进度不快、消费市场恢复势头不强等问题,对标对表做到“四个求实效”。
一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求实效。对标“五个中心”,全力推动“三城”等177个、总投资2800亿元的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深化落实责任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制度,加快全区13个市级重大项目、20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压实华侨城青山88地块项目等续建项目投资计划,推进长江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尽早开工,提速144个老旧小区改造、供暖(制冷)和九医院平战大楼等民生项目建设,力争半年完成投资过百亿元,经济总量达到420亿元,其他重点经济指标全部恢复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复苏、重振。
二是在加快招商引资上求实效。围绕“3+X”重点产业,依托长江云通、武钢大数据等重点企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策划氢能总部项目招商,加快推进黑芝麻全球总部等项目,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园等平台、临江大道数字经济产业大道及滨江数字之城,切实推动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三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求实效。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市场环境监管、服务创新创业等领域改革探索。政企协同推进武钢有限和中韩石化两家重点企业扩大产能、创新提升,夯实我区经济底盘。全面落实各级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抓紧完善出台我区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推动总部企业、楼宇经济、新民营经济等加快发展。
四是在增强落实能力上求实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五好”创建活动,通过争做“好当家、好街坊、好员工、好学生、好市民”,为高质量发展“凝神铸魂”。深化实施干部队伍“训练养成”和“积分制”管理,开展“干部能力建设年”,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为老工业基地开启转型振兴“第二次创业”提供坚强保障。
蔡甸区委书记陈新垓:
做大做强新时代“蔡甸造”,争当对外开放排头兵
“蔡甸区将坚决贯彻此次座谈会特别是王忠林书记、程用文市长讲话精神,全域全员参与全市‘五个中心’建设,坚定不移高举工业强区大旗,充分发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和中德国际产业园对外开放排头兵作用,‘全生命周期’贴身服务市场主体,当好金牌‘店小二’”。陈新垓表示,紧扣10项重点经济指标,逐项落实责任区领导和责任单位,逐项制定保超目标的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确保二季度实现“双过半”,为“全年精彩”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蔡甸区紧扣全年目标,立足抢前抓早。一季度,经济保持了加快恢复、持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10项重点经济指标同比均增长40%以上,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等6项指标与2019年同期相比实现正增长,且恢复程度均达到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下一步,蔡甸区坚持项目为王,坚持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重点围绕199个亿元以上项目攻坚突破,在一季度新开工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光控特斯联产业园、牧野汽车装备产业园、花博汇二期等35个亿元以上项目的基础上,力争二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8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努力补齐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做大做强新时代“蔡甸造”,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精细精准抓好招商引资,强化市场化招商,做好产业招商,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产业链招商签约500亿元,确保产业项目签约个数和实际到位资金占比都有明显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企业有事随时到、企业无事不打扰,对各类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解决,绝不轻易说“不”。
市发改委主任孟武康:
抓实重大项目建设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孟武康说,二季度,市发改委狠抓落实落地,稳住漂亮开局,奋力实现全年精彩。
孟武康说,二季度抓实重大项目建设,狠抓开工率、投资率、竣工率,确保亿元以上项目应开尽开,加强专项督导,推动更多“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多则多”。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调度,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案、心中有图”。
孟武康说,推动“965”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地图引领区域特色产业布局,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精准匹配、快速落地见效,实现错位竞争、有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区域带动力、未来支撑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强、产业生态优的特色产业区域。做到“一区一表、一链一表”“一谱一策”“三清单”。
孟武康还表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地的专项治理,当好金牌“店小二”。
市国资委主任何宪礼:
改革更快 调整更优 举措更实 进一步发挥国资国企建设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市属国企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产总额15510.98亿元,同比增长11.62%;实现营业收入382.25亿元,同比增长126.34%,其中9家企业实现三位数增幅。
何宪礼介绍,在二季度,市国资委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汲取党史的力量和智慧,苦干实干、超常付出,以“更快”“更优”“更实”,进一步发挥国资国企在“五个中心”建设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一是推进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要更“快”。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对标先进地区,实施“一企一策”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加快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激活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潜能。
二是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要更“优”。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推动出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内外部资源,加快资本证券化进程,做好企业重组的后半篇文章。
三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要更“实”。围绕“五个一批”工作任务,建立“国企联村”行动项目库、资源库,将市属国企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
强化服务提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
确保阳逻水铁联运二期项目8月1日顺利运营
武汉新港委全力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以新成绩、新面貌、新作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季度武汉港累计完成63.34万标箱,比2020年同期增长185%,比2019年同期增长61%。
以大项目、大建设推动中部地区枢纽港实现新发展。中部地区枢纽港建设使命光荣、任务繁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仍是当前和“十四五”航运中心发展的头等任务。
一是坚定不移扩大武汉港集装箱量规模。加强督办调度、强化政策保障,力争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6万标箱,同比增幅不低于12%,继续保持并扩大在长江中上游的领先地位,为实现500万标箱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力推动水铁联运二期工程建设。确保8月1日按期实现项目试运行,解决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问题,补齐航运中心建设功能性短板。
三是加快特色优势船队建设。加快近洋直航船队建设,启动2艘日本直航船舶建造,开展2艘韩国直航船舶建造准备工作,探索商品化造船模式。研究定型近海直航、三峡、汉江船型,构建航运中心新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继续加大船型更新、岸电使用推广力度,做好市级河湖长制相关工作,擦亮航运中心绿色发展底色。
洪山区委书记林文书:
围绕杨春湖高铁商务区、环大学创新带等重点功能区,狠抓招大商、引大资
林文书表示,洪山区将加压奋进、迎头赶上,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锻长板、补短板,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实现量质齐升,二季度坚决扭转被动工作局面,为全市“五个中心”建设作出洪山贡献。
一是巩固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我们将深入查找原因,加强统筹调度,迎头赶上。继续巩固我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技术改造等优势,力争进位。同时,加强外贸进出口、工业投资等领域投入,全面提质增效发展。
二是精准调度,狠抓项目拼进度。确保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抢抓项目机遇,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坚定“干则干好、干则必成”的信念,确保各大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高效投产。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做好“金牌店小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全区上下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并量化、细化项目推进流程和节点任务,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攻坚的锐气促进项目高效有序建设。
三是精准对接,狠抓招商增后劲。围绕我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环大学创新带等重点功能区,狠抓招大商、引大资,继续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坚持每周定期接洽客商等制度,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争取加快签约落地,不断增强区域产业项目强度。
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
采取“区领导领衔、狮团攻坚、挂图作战”模式 知耻后勇,实现作风再提振,快速追赶
王清华表示,江夏区将紧紧咬定GDP过千亿、重返全省县域经济榜首的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快干实干,凝心聚力,奋力补齐短板,实现拼搏赶超。
谈及落实二季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他表示,江夏区将知耻后勇,实现作风再提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全区深入开展“六治六纠”作风建设年行动,破解“庸懒散”思想,发扬“拼抢实”作风,提振经济攻坚战斗志,确保各项经济任务科学均衡推进,实现快速追赶。
开源引流,实现招商再提速。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互联网及未来教育等重点产业,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型项目和外贸企业,推动已落户的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加速推进一批新的外资企业落户投产,提升实际利用外资水平。
补齐短板,实现投资再提能。按照项目建设“清单化、业主化、时效化”要求,对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5大类195个重大项目,采取“区领导领衔、狮团攻坚、挂图作战”模式,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今年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总体投资额度不低于200亿元,以投资量和实物量形成增长量。
优化环境,实现服务再提效。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扎实推进“1+1+3”重大项目落实机制,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审批,赋权经济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园直接审批办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为项目落地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全面的保障。
市经信局局长党蓁:
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坚持近期为企业纾困解难、远期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4月21日,《武汉市促进中小企业稳健发展若干政策》发布,从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支持、支持企业成长、保障企业用工、优化提升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惠企政策举措。
党蓁21日表示,该局将会同各相关责任部门,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获得感、满意度,稳住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盘。
党蓁介绍,今年一季度,市经信局对2020年我市实施的社保支持、税收优惠、租金减免、纾困资金、促进消费等政策,开展政策知晓率、获得感和便利度调查和评估,组织调查企业2360家。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对我市纾困惠企政策给予积极评价,普遍认为惠企政策切实降低了企业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希望继续落实国家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继续执行市级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贷款支持政策。
结合企业政策诉求热点、重点和难点,坚持近期为企业纾困解难、远期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的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经信局从政策新增、废止、延续、修订等四个维度提出促进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19条政策措施。
党蓁表示,“惠企19条”印发后,市经信局将协调各相关责任部门以“一策一表”形式制定实施细则并进行发布,加强政策宣传贯彻、向企业精准推送匹配政策,按月跟踪推动政策执行落实。深化企业服务,持续开展“千名局级干部联系千家企业”“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活动,“一对一”送政策上门,“面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细。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夏平:
重点推进5号线、12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两湖隧道、二七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
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高开高走,城建投资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全市城建交通完成投资1109.22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9.14%,较2020年增长397.56%,较2019年增长28.52%。
夏平表示,根据武汉市“五个中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二季度城建部门在全市组建的相关重点工作专班工作中,将积极落实帮包推进机制。围绕“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新格局,城建交通项目突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定位推进,强功能,补短板,提品质,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全面落实座谈会确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夏平表示,二季度,城建部门将挂图作战,精准发力,聚焦重大项目夯实投资基础,确保完成城建投资目标。“加快布局,打破跨区、跨湖等交通阻隔,重点推进5号线、12号线、6号线二期、16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汉江湾桥将建成通车;加快新策划项目落地转化,推进两湖隧道、二七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快速骨架网络;持续推进微循环路道路建设,改善民生。”
此外,城建部门将继续做大做强建筑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设计之都,擦亮“武汉设计”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开展“争创文明施工标杆工地”活动,全面推进我市建设工地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斌:
加快建设武大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跑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徐斌介绍,一季度全市综合交通投资建设全面推进,现代物流“十四五”规划编制也形成阶段性成果。
一季度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34万标箱,同比增长185%,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投入试运行,新开通武汉至宜昌、武汉至南京航线,进一步畅通与长江上下游港口航线衔接发展;天河机场完成货量近6.8万吨,较2019年增长18.1%。新开通至德里、河内、伦敦等地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国际定期货运航线达12条;中欧班列稳定运行,累计开行73列,首次将线路延伸至意大利米兰。
一季度,全市物流业景气指数达58.6%,步入较高景气运行区间,高于全国同期3.7个百分点,供应链物流上下游活动复苏活跃。社会物流总额达1.2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42.5%。截至3月底,武汉最新A级物流企业达到220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二。
徐斌表示,二季度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围绕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和重大功能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武大、武阳、硚孝二期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天河机场第三跑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天河机场航空物流中心预计5月份投入使用,阳逻港铁联运二期工程6月份可完成轨道铺设。
此外,拓展恢复国际航线,恢复国际通道网络;推动汉欧班列稳定运行,推动中部集结中心建设;加大重点A级物流企业培养力度;深入推进物流空间专项规划,加快编制武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组织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不断提升交通物流支撑服务能力。
强化内需拉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
坚持以铁水联运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基础,勇担建设长江新区副城使命
“新洲区将以本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新起点,聚资源,汇要素,强保障,优环境,围绕项目引进、建设、成长、发展全周期,打造新洲‘店小二’服务品牌,勇担建设长江新区副城使命。”落实二季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赵利洪语气坚定。
对标市委“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定位,新洲区确定“四区一高地”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以“中国星谷”为主体的航天产业,以正威集团新洲项目为主体的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以武船双柳基地为主体的重型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以阳逻港铁水联运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同步推进以阳逻新城、航天新城、问津新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区、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
今年一季度,新洲区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有力,绝大多数指标同比大幅增长,较2019年同期均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93亿元,同比增长69.9%,较2019年同期增长2.5%。
进入二季度,新洲区一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228.8亿元,其中以正威阳逻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项目5个,投资66.9亿元;以武汉万达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投资160亿元,农文旅生态建设项目1个,投资1.9亿元。
新洲区将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铁水联运二期、江北快速路东延线、“五路八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基础,以卫星产业园、火箭产业园、武船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华中贸易服务区、万达文旅城、紫薇都市田园等重点服务业项目为支点,强化重大项目对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以认真踏实、务实有效的作为,勇担建设长江新区副城使命。
市商务局局长姚彬:
深入打造“武汉购”品牌;会同文旅等部门,携手打造“江城八点半”夜经济品牌
4月21日,姚彬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2580.6亿元,同比增长238.6%;实际利用外资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3.0%;外贸进出口总额762.3亿元,同比增长9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18亿元,同比增长67.4%,武汉商务经济呈现“招商引资开局靓丽,量质齐升;对外贸易增势良好,结构优化;社会消费稳中向好,复苏有力”的特点,全面实现“开门红”。
在介绍一季度商务经济主要数据后,姚彬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把握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的重大契机,继续加强工作谋划统筹,大力推动全市商务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聚焦“965”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办好民营企业家武汉行、校友招商专场等重点招商活动,推动签约一批重大项目;狠抓项目落地,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力求实现项目推进无缝接转。
二是全力抓好对外贸易提升工作。研究制定推动全市外贸提升的政策措施,加强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加强招商引贸,推动一批外贸头部企业落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聚力打造跨境电商标杆园区和产业生态;深化二手车出口试点,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三是聚力推动商贸行业繁荣发展。加快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商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谋划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促消费措施,深入打造“武汉购”品牌;会同文旅等部门,携手打造“江城八点半”夜经济品牌,加快复苏武汉住宿业;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积极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