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丨这群“电骡子”点亮了“湖南屋脊”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赵向新 易长龙
“上坡登上天,下坡到河边,两山能对话,见面要半天。”这是描绘壶瓶山的一首民谣。
壶瓶山地处常德市石门县境内,主峰高达2098米,是湖南最高峰,有“湖南屋脊”之称。这里地势险峻、群山环绕、峡谷幽深,交通闭塞,进山难,出山亦难。但有一群人却活跃在这千山万壑之中,十余年如一日,他们跋山涉水,在每一座山头都留下了足迹。他们是壶瓶山供电所的28名电力工人。
图片
(4月17日,国家电网湖南电力东方红(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在石门县壶瓶山镇管山村壶峰绿茶厂茶园检查用电设备,向摘茶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彭浩 摄)
除了维护电网,保障供电,他们还帮山区群众免费维修家电、代购生活用品、代销农产品。群众以过去最为信赖的运输工具骡子给他们命名,亲切地称他们为“电骡子”。
图片
肩扛手抬铺设改造电网
2006年,国家电网着手接管壶瓶山原小水电自供区后,成立壶瓶山供电所,覃道周任首任所长。
当时的小水电网区用电秩序很混乱,还有448户山民没有用上电,让山区群众家里能用上电就成了供电所成立之初最主要的任务。
覃道周介绍,这些没有通电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山顶,地处近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而且山区毒蛇猛兽经常出没,雾霾雷电频发,山洪冰灾接二连三。
要在这里实现“户户通电”,难度可想而知。老百姓听说要架电,高兴得没法形容。但由于山高路险,哪怕要把一根电杆抬上山,也犹如登天。
按当时的价格,一根电杆由电力部门出资从厂家购买再运送到山脚下,总费用只要276元。然而,要将电杆抬上山,得组织两班人,每班8人,轮换抬,起码3天才能到达最近的目的地,每根电杆的总费用也因此提高到了2700元。
就这样风餐露宿,300多名电力施工人员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用肩挑背扛、车载马拉的方式运送电力器材,到2006年11月底,共计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73.76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51台,新建低压线路1300千米,耗时大半年,终于使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无电户”都用上了放心电。
尽管通电已经10多年,但闭塞的环境留不住人。石南山本来有11户人家,国家脱贫攻坚行动后,陆陆续续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位不愿下山的老人。山上架设的供电变压器还是保留了下来。
“电骡子”为村民捎带生活物资
2007年的一天,覃道周在南坪集镇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闲聊中,覃道周了解到老人住在远离集镇30公里的青林村。一大早,老人就拄着拐杖出发,打算用一天的时间到集镇买一包盐。
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一包盐,来回60多里的山路,这让覃道周陷入了深思。覃道周心想:供电所的员工每天都要在深山中穿行,可以帮老人把这包“盐”带回家。
回到供电所,覃道周和同事们决定开展一项便民服务:进村带商品,出村带山货。只要是村民需要,一条毛巾、一袋米、一瓶酱油、一包化肥,供电员工都义务捎带。
山里的居民高兴地说:“这些‘电骡子’方便了我们‘泥腿子’。”从此,居民们都称这群供电员工是“电骡子”。
壶瓶山深处有一个交通非常不便的村庄,现在还居住着15位曾患麻风病的老人。得知老人们的情况后,“电骡子”们义务上门维修线路、电器,逢年过节还送去生活物资。
“以电代柴”助力地方产业扶贫
山里的百姓要脱贫,关键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电可靠了,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壶瓶山地区属武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部分,当地居民靠种植烟叶、茶叶以及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每年到了制茶、烤烟季节,“电骡子”都要全员出动,提前对所有线路、变压器做一次彻底的隐患排查,制定详细的保电应急预案,用电高峰期,还要组织人员进行24小时巡查。
“以往每当产茶季节,鲜叶不及时卖出就会坏掉,山区路不便,运出去还要花上一笔运费,因此时常遭受收购商压价,每亩收入仅2000元。村里新建了制茶厂,可是变压器容量过小,带不动茶厂机器。”茶厂负责人盛孝伍说,2016年2月,覃道周帮他整改室内线路,看到他还在使用老技术制茶,还向他推荐“以电代柴”的制茶新思路。
当年通过柴改电后,盛孝伍就完成了产值120万元,近两年销售额更是节节攀升,突破300万元,直接带动管山村茶叶合作社74个农户受益。正在管理茶叶地的茶农周国初笑着说,“现在电好了,茶厂生产稳定,我们收入也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