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牵线结良缘(河洛拾珠)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洛阳牡丹因其美丽雍容,多次出现在古人的小说中,成了不可或缺的叙事线索。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洛阳牡丹因其美丽雍容,多次出现在古人的小说中,成了不可或缺的叙事线索。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有篇小说《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因牡丹而结缘的。
男主人公张浩是洛阳才子。仲春时节,牡丹盛放,宿香亭畔,嫩蕊摇红,白花胜雪。对此美景,才子与朋友吟诗,惊动了女主人公。美丽的小姐莺莺出场了,“似向东君夸艳态,倚栏笑对牡丹丛”。
自然而然,公子小姐一见钟情。张浩心中大喜,以栏中未开牡丹为题,赋诗一首于香罗之上,诗曰:沉香亭畔露凝枝,敛艳含娇未放时。自是名花待名手,风流学士独题诗。公子将诗笺赠予小姐,二人告别。那时候的女子不似现在,行动自由,小姐身处深闺之中,难得出门。此后,二人再无缘相见。
光阴倏忽而过,一年之后,桃李飘零,牡丹又开。张浩于宿香亭倚栏凝视,睹花思人。思去年此时,二人相遇花前,今岁花又重开,玉人难见。沉吟半晌,于是折花数枝,托人寄莺莺同赏。
莺莺收到花,填词一首曰:红疏绿密时喧,还是困人天。相思极处,凝睛月下,洒泪花前。誓约已知俱有愿,奈目前两处悬悬!鸾凰未偶,清宵最苦,月色先圆。这莺莺也是饱受相思之苦。后来,“红娘”牵线,公子小姐得以相见,互诉衷情。
好事多磨。莺莺之父异地为官,举家随迁。又两年,张浩家人为他说了一门亲事,欲聘孙氏为妻。此时,莺莺父已调回洛阳,莺莺知晓后,向父母禀明实情,说已和张浩定情,并取出怀中诗笺为证,以死相逼。
这事竟闹到了河南府公堂之上。河南府讼庭龙图阁待制陈公,感念张浩和莺莺二人情深,又见有牡丹诗笺为证,就说:“天生才子佳人相配,不当使一方孤零,我今天成全你们。”遂判云:“花下相逢,已有终身之约;中道而上,竟乖偕老之心。在人情既出至诚,论律文亦有所禁。宜从先约,可断后婚。”
判毕,谓张浩曰:“吾今判合与李氏为婚。”张浩、莺莺大喜,拜谢陈公恩德,遂成夫妇,偕老百年。
这是一则典型的以花为媒的才子佳人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洛阳。冯梦龙小说取材于宋代白话短篇小说,源出《青琐高议》《绿窗新话》。虽是小说,但小说的主人公因牡丹定情、因牡丹结缘的情节,令人感叹。牡丹本就寓意富贵团圆,成就这样一段佳话,倒也相得益彰。(记者 刘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