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出新出彩

近期,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黄埔陂头岭遗址、增城金兰寺遗址等文物考古项目取得重大发现。近年来,广州市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让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变得丰满、鲜活而生动。
考古发掘延伸历史轴线
如果不是广州知识城中部雨洪蓄调工程(一期)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陂头岭还籍籍无名,更不会让人将其与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的文化遗存联系起来。随着该工程的推进,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对陂头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于2020年10月开始,截至今年3月底,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48座窖穴是最令人瞩目的发现,其中H25是目前岭南地区考古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窖穴。
图片
位于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陂头岭遗址(无人机照片)。许建梅
“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群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封土保存最完整的高等级越人墓地。M30是岭南地区目前所知封土保存最为完整、封土保存规模最大的战国晚期墓葬。”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表示,陂头岭遗址是广州地区先秦考古重大发现,也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
尽管金兰寺遗址在1958至1961年曾进行过3次发掘,但是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1月起开展的新一轮考古发掘中,仍发现墓葬44座,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42座、战国时期2座,出土人骨34具。易西兵表示,这为重构新石器时代晚期环珠江口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为研究珠三角变迁、先秦时期环珠江口地区人地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片
广州市黄埔区陂头岭遗址,考古人员在清理窖穴。许建梅
黄埔陂头岭遗址和增城金兰寺遗址是广州以致岭南地区先秦考古的重大发现。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总工程师刘晓明介绍,“十三五”以来,广州市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1340余项,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面积约1.82亿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25万余件(套),极大地延伸了广州的历史轴线,使广州的历史信度显著增加,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文物保护传承岭南文脉
4月12日,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共31处入选。刘晓明表示,此次入选的文物保护单位充分展现了广州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建筑史、教育史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广州建筑艺术、民俗、宗族聚落等传统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自1963年以来,广州先后公布了8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刘晓明表示,广州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方式,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图片
广州市黄埔区陂头岭遗址发掘出来的器物。许建梅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财政安排3.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推动了城市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先后出台了《文物保护规定》《博物馆规定》《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体系。目前,广州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383处,仅“十三五”期间就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5处。
万木草堂被视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于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委托越秀区文德文化商会管理,平均每年举办文化活动60多场,年参观者约6万人次,实现了从“大杂院”到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变。这是广州探索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管理新模式的成功实践。近年来,为发挥文物价值,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广州市积极探索“政府托管+企业资金”“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等模式,打造了永庆坊、万木草堂等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城市遗产案例。
广州市公布的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番禺区有14处。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胥雪松介绍,该区探索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区镇街三级文物联保体系”,开展文物保护项目200多项,组建文物安全巡查队伍,大批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得以改善。本次入选的文物保护单位超过半数已开展文物保护工程,并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化利用。
红色文物绽放时代活力
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不少红色史迹、抗战史迹。为摸清家底,广州市公布了《广州市革命文物名录》。全市共有2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8112件(套)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15处,数量占广东省的一半;另有省级、市级、区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11处、69处、119处。
图片
逵园是确定中共三大会址所在的重要坐标,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逵园于2011年起由广州市铂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租,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保养,并活化利用为公共艺术空间——逵园艺术馆,带动了东山口整体的文物、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近年来,广州加强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修缮保护,共完成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30余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并加快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展陈等项目。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大批市民到广州乡村红色旅游景区祭拜英烈,缅怀追思。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增城大埔围村,不少家长专程带孩子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了解东江纵队的历史。在拥有众多红色革命遗址的莲麻村,黄沙坑东江纵队革命遗址纪念馆、“党史长廊”长篇农民画吸引年轻人打卡。清明期间,广州纳入统计范围的9家红色景点共接待游客13.66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持平。
胥雪松介绍,番禺区入选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中有4处属于红色文物,是该区通过深入挖掘、研究、总结番禺农民运动、抗日游击战斗、解放番禺、英烈故事等相关史料精心推选出来的。番禺区在申报过程中重点推进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开展红色文物修缮工程,开辟红色文化传播场所,并办宣传展览活动,让红色文物真正活起来。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