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村民变身“技术员”,樊根林的开心事儿道不完

樊根林的开心事儿
山里的春天来得相对较晚,但山里人却很勤快。说到这勤快人,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村民樊根林便是其中一位。
今年刚一开春,村里的麟丰劳务合作社便在微信群里发出了用工通知。樊根林和妻子一合计,安顿好家里的事,便每天早起出门“上班”。自从加入了村里劳务合作社,他再也不用担心没活干、没钱挣了。
4月16日,说起这合作社,樊根林不由得想起了村头那片苹果园。3年前,这里还是麟游县东半片小麦产量最好的塬区,一到夏收季节,走在塬边,600多亩麦田麦浪翻涌,就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小麦丰收的香甜,也应了千百年来留下的地名“丰塬”村。
那时候虽然年年丰收,可山里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农作物一年只能种一季收一季,村里大多数人虽不缺吃穿,但一年到头兜里却攒不下几个钱。对樊根林来说,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常年患病的哥哥加上幼小的孩子,日子就过得更艰难了。
图片
谈及未来,樊根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樊根林清晰地记得,2018年2月,这片地头时常出现一群人在那里比比画画,听村里消息灵通的人说,县上为了让村民们富起来,引进了陕西最大的果业公司,已经在县城东部的常丰镇开始发展苹果产业,这些人是来检测土壤的,以后塬边这几百亩地不种小麦要改种苹果了。
“不种小麦种苹果,家里人以后吃啥呀?”这个问题让日子本就拮据的樊根林愁眉不展。很快,村里召集所有村民开会,当场解开了大家的疑惑。一亩土地每年600元流转费,苹果种植周期长,每年2月初至11月底需要大量务工人员,有意愿的村民可以就近到苹果园打工,每天工资80元。
“一天80元,一个月就两千多元,十个月就是两万多元,不用出远门,家里还能照顾上……”樊根林在心里快速算了一本账。可让他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随着一辆辆推土机驶进丰塬村,樊根林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整地、栽苗、浇水……建园初期,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务工人员,针对这一现状,在县、镇两级政府帮扶干部指导下,丰塬村成立了“麟丰劳务合作社”,组织全村因家庭情况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邀请果业公司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以满足建园和后期种植用工需求。
就这样,樊根林和村里60多名群众成了麟丰劳务合作社的第一批“员工”。从此,除了收种家里的十多亩玉米,管理30多箱蜜蜂,樊根林一有空闲就按时“上下班”,一年下来,光果园务工一项就收入了1万多元,加上玉米、蜂蜜等产业收入,一家四口的日子很快就有了大变化。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樊根林也摇身变成了“技术员”。如今,每天早起安顿好家里,他便相约着和大家去“上班”。
妻子陪孩子在县城上学,哥哥这两年病情稳定,村里给他安排了月工资1000元的公益性岗位,家里还添置了农用车,今年要是没啥问题还能收入4万多元……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樊根林的开心事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