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领导人都将参加,拜登主持的这场峰会有何看点?

分析认为,拜登积极举办领导人气候峰会,意在争取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这一天,由美国总统拜登发起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将正式开幕。应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美国白宫3月26日发布声明称,总统拜登已邀请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4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线上领导人气候峰会,包括中国、俄罗斯等38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
分析认为,拜登积极举办领导人气候峰会,意在争取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但是,对于已在气候变化等多个国际议题上缺失多年的美国,想要重新夺回全球领导权并非易事。
━━━━━
看点1:
中美领导人首次在线会晤,但气候合作或难抵消对抗分歧
此次领导人气候峰会最大的看点就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将首次在线会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4月21日宣布,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将是拜登上台之后,首次与中方领导人举行线上会晤。上个月,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举行了首次高级别会晤,但最终并未取得明显的外交突破。不过,美国白宫方面表示,拜登不会和各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美双方领导人在气候峰会上在线会晤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两国可以在气候变化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上开展合作。
但是,气候领域的合作或难抵消其他方面的分歧和对抗。刘卫东指出,拜登政府一直以来表现的立场很明确,即美国对华政策中该对抗的对抗、该施压的施压、该合作的合作,某些议题上的合作不能成为放弃对抗的筹码。所以整体来说,气候变化上的合作不能改变两国整体对抗的态势,预计也不能明显缓和两国的关系。
事实上,在中美关系遇冷的大背景下,许多人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也应该成为中美合作的一个“最大公约数”。近段时间以来,两国也释放了十分积极的信号。
4月14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访华,其间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举行了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承诺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
图片
▲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IC Photo
在4月2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期待这次峰会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以及为共同促进全球气候环境治理提供有益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中方此前已公布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全国两会还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诚意和努力。
美国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吴岚(Jennifer Turn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两国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渠道也停滞。而克里访华、中方领导人参加气候峰会,对中美气候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
吴岚指出,中美在气候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利益,对于全球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也非常关键。与此同时,此次峰会将推动国际社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和行动。峰会也许不一定会产生很多切实的成果,但它有助于重新启动、重新活跃全球气候外交。
━━━━━
看点2:
拜登或宣布美国减排目标,意在重夺气候变化全球领导权
据美媒CNBC报道,在此次峰会上,拜登预计将宣布美国的《巴黎气候协定》减排目标。
美国环保组织和企业一直在呼吁拜登设定减排目标——2030年前至少减少50%。此前奥巴马政府设定的减排目标是,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至2005年的26%-28%。但特朗普上台后终止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关举措并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反而实施有利于化石燃料企业的政策。
CNBC指出,50%的减排目标将有利于实现《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全球温控1.5℃的目标。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在今年年初的慕尼黑安全大会上就曾反复强调,如果要防止气候危机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必须将地球变暖的温度限制在1.5℃以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新华指出,为了凸显美国的“回归”,拜登预计将在峰会前后公布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借助全球气候危机和碳中和大趋势,以所谓的“气候正义”旗号推动全球“碳中和”新议程。
美国政府原计划在今年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第26次会议(COP26)前公布其新的NDC,但为了增强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底气以及和其他国家谈判的砝码,拜登很可能会在此次峰会召开前夕或期间公布。
“美国更新的NDC将锚定1.5℃和2050年碳中和两大目标,并以此对发展中排放大国进行对等施压。”唐新华表示。
刘卫东指出,拜登积极主导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一方面是想要夺回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国际议题上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拜登政府确实非常重视气候变化,这也是其主要施政方向之一。拜登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切实的进展,同时提升美国在全球议题上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特朗普上台之初就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此后四年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话题上几乎消声。拜登上任伊始宣布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并首次设立了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一职,充分彰显了对气候问题的重视。
图片
▲1月20日,拜登签署行政令重返《巴黎气候协定》。/IC Photo
但刘卫东认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只是一个组织者,想要通过这一次峰会解决各方分歧、达成切实的成果,非常困难。此外,美国想通过此次峰会重新夺回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大现实。美国领导力缺失不仅仅是在气候变化方面,特朗普政府还退出了很多国际组织、国际条约,可以说是美国自己放弃了在国际议题上承担领导责任的机会。因此,包括欧盟等多方都不一定愿意再跟着美国走。
━━━━━
看点3:
2020年是最热的三年之一,“地球日”峰会彰显全球气候合作
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的共同安全威胁,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世界气象组织4月19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高1.2℃。自2015年以来的六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表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气候正在变化,其影响已经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太大的代价。今年是行动之年……各国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保护人类免受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
今年以来,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尤其是4月以来,国际社会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以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
4月8日,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南非共同参与的第三十次“基础四国”(BASIC)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四国致力于采取有力行动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提出全球气候行动应通过认可所有人在获得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本平等促进气候公正。
4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了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气候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4月22日至23日,4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将参加领导人气候峰会,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等。美媒CNBC指出,这是在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第26次会议(COP26)前最重要的一场气候峰会。在11月由英国和意大利共同举办的COP26会议上,《巴黎气候协定》各缔约国将公布未来几十年的最新减排目标。
吴岚表示,国际社会必须团结起来,采取更加快速有效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达到《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气候变化是真实的,人类已经无法否认这一点”。
唐新华也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安全与气候治理正处在关键期,需要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推进《巴黎气候协定》的全面实施。“发达经济体在减排行动上应率先做出表率,兑现承诺,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这样才能推动国际气候治理走向公平与正义。”唐新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