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单公布!甘孜全州入选

喜讯!喜讯!喜讯!

由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申报的

康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1日,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暨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为康巴文化(甘孜)、嘉绒文化、河曲马草原文化、龙文化(泸县)、阆中文化、白马文化等首批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

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状态良好、文化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弘扬,并经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早在1月19日,经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工作程序,康巴文化(甘孜)等6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审定。

电视电话会各分会场。邓涵予 摄

今(22)日,在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暨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副厅长赵红川代表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向康巴文化(甘孜)、嘉绒文化、河曲马草原文化、龙文化(泸县)、阆中文化、白马文化等首批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这标志着我省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将带动我省更多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形态纳入整体性保护。

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单:

1、康巴文化(甘孜)生态保护实验区

康巴文化(甘孜)生态保护实验区

2、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阿坝州(马尔康市、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黑水县、汶川县、理县),甘孜州(丹巴县),雅安市(宝兴县)

3、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潘县、壤塘县、九寨沟县)

4、龙文化(泸县)生态保护实验区

龙文化(泸县)生态保护实验区

泸州市(泸县)

5、阆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阆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南充市(阆中市)

6、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绵阳市(平武县),阿坝州(九寨沟县)

看见没!全省仅6个!

那么,康巴文化(甘孜)生态保护实验区

为什么能入选

四川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入选过后

又会给甘孜州带来哪些利好呢

闲话不多说了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甘孜州博大精深的

康巴文化

(全是重点,注意看哦)

一起来看看

甘孜为什么能

甘孜州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中心,是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核心区,是历史上民族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长期生活繁衍着藏、汉、彝、回等25个民族。甘孜素有康巴文化核心区、“康定情歌”的故乡、格萨尔王的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茶马古道的主线等众多美誉。

甘孜州地处康巴地区的腹心地带,是康巴的核心构成部分。甘孜州全域范围属于康巴地区,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全域范围都在康巴文化地区的市州,且位于康巴文化中心腹地。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形成及遗存的重要地带。甘孜州所处区域是纵贯南北的“民族走廊”和东西的“茶马古道”交汇处。也是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经过最多地方。各民族文化在此相互冲撞、交融、影响,从而造就了甘孜多元、包容、复合的康巴文化,成为极其珍贵的文化活化石。

甘孜州是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与经济交流的中心。1928 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全国商会条例》中定出全国三大商埠就是上海、武汉、康定。各地商旅纷纷云集于此, 多元文化逐渐发育壮大。甘孜独有的“锅庄文化”,是茶马古道文化的代表性表现形式,高度浓缩了贸易繁荣与诚信交易的人性优秀传统文化,使茶马古道文化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孜州康巴文化具有世界罕见的文化代表性和影响力。甘孜州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5项、省级非遗项目83项、州级非遗项目180项、县级非遗项目297项。

在德格印经院里,珍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版30万余块(其中古印版 228814 块),字数达5亿之巨,世界绝无仅有。浩瀚的印版、典籍对于研究藏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医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公认为是“藏族文化宝库”。甘孜的康巴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甘孜康巴文化异彩纷呈,形成了极其珍贵的活化石。甘孜州是“情歌故乡”,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把《康定情歌》列为世界十大民歌之一,并把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民歌向世界各国推荐。为保护优势的歌舞文化遗产,建设了甘孜州歌舞数据库,分别建立了:图片库、 音频库、词库、曲库、视频库。完成了弦子锅庄2000余首,山歌1800余首,藏戏8 部、图片10000余张,视频资料80余小时。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最完备的民族文化歌舞数据库。甘孜州语言文化独特。主要有安多语、德格语、嘉绒语、木雅语、鱼通语、道孚语、扎巴语、尔苏语、纳木义语、普米语和曲域语等,其中德格语被视为康方言的标准。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众多世界上的“语言孤岛”,形成了极其珍贵的文化活化石。其中雅江倒话已列入世界濒危语种,在国际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雅江巴德话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康巴服饰色彩艳丽、配饰独特,俗称“康装”。可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五类。康巴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藏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被称为“康巴名片”。丹巴县古雕群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康巴建筑从结构来看,大致有石木、泥木、木、混合、纺织等5种类型。康定的川西风格,道孚的雕梁画栋,丹巴的嘉绒古碉,康定的木雅砌石,乡城的白色藏房,稻城的黑门黑窗,德格的崩柯建筑,新龙的石板藏寨等等,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

甘孜康巴文化高度聚集,新时代创新传承突出。四川甘孜州德格县麦宿片区三个集中乡镇(达玛镇、普玛乡、岳巴乡)拥有各类非遗项目 11 项。该片区结合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了非遗文化与旅游业、与手工业、与民宿业的深度融合,全片区共有半工半农及相关手工艺从业者2000余人,初步统计,年产值达6500余万元。形成了“德格麦宿非遗手工艺街区”模式,推动了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了民族艺术民间工艺传承发展的载体空间和旅游特色村镇,是康巴文化整体性保护与传承的典型示范区。

成功入选

会给甘孜带来哪些实惠呢

1

政治意义

2019年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夯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的重点举措。突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保护,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它与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2

经济效益

在国家层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第三十二条提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省市级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中央财政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予以补贴”;第三十五条中提出:“对建设成绩突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和旅游部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重点支持”。在四川省层面,一是,2019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意见指出:“建设高原生态文化、藏羌民族文化、长征文化等融合发展的川西北文旅经济带。把生态功能和文化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以文旅发展为主导”。意见还提出:“实施一批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工程,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加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建设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示范项目。二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7〕35号)以及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15号)精神,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1)方案中主要目标提到:“到2025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有力,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经济深度融合,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利用水平步入全国前列,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2)《方案》提出“第六条 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专业机构和保护队伍,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纳入当地城乡规划,探索将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天府旅游名县、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传统村落等规划的衔接,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展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试点。(3)在政策保障中提出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加强经费统筹和资金监管。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向优势项目、重点项目、濒危项目倾斜,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向能够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项目倾斜。三是从我省经验来看,四川省通过对阿坝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支持,借助灾后重建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大战略发展契机,先后启动建设了178个文化生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有力支撑。2019年底,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3

社会效益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创新协调保护的需要。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非遗+扶贫政策,2017年6月正式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6月印发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2018年7月引发的《文化与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4

生态效益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极端的气候条件,甘孜州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加之一些古村落、遗址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波及影响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特别是牲畜超载过牧的影响,甘孜州天然草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因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设立康巴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好可以在保护非遗资源的同时对其所依托的环境进行合理保护。

一起为康巴文化(甘孜)点赞!

累计投入两个亿!全州最长11公里文化街区开工建设!

来源:综合自 州文广旅局

编辑:泽措

责编:肖宵

审核:黄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