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古剧”和“今记”结合的新式纪录片

纪录片《王阳明》剧照

近日,五集纪录片《王阳明》在豆瓣取得8.7的高分,这一部评分可以和《百家讲坛》之《五百年来王阳明》并驾齐驱的“旧题”纪录片究竟是何“新作” ?原来,纪录片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方面采用了“古”“今”双线结构,既描绘了古人王阳明的经历生平,又描绘了今人辛柏青的故地探访。另一方面也是“剧”和“记”的双线结构,前者由演员在横店拍摄,后者则由真人赴实景抒发感悟。“古代的剧”形成了故事化的叙事,增加了该片的艺术性;“现代的记”形成了白描式的纪实,保持了该片的真实性。

艺术性和真实性如何平衡是纪录片的一个亘古难题,而使用“古剧”来表现很可能使得艺术性或者说非真实性强于真实性,从而偏离“记录”的本质。该作品运用旁白来时刻警示“古剧”的非真实存在,将受众从“古”拉回“今”,从而增强片子的真实程度。例如当演绎王阳明被贬贵州后于自建的小茅屋中怡然自乐的情形时,旁白也告诫观众们此中存在想象成分,当时王阳明的真实生活可能还要落魄得多,以及切不可将其与当今社交媒体中展演式的田园生活同日而语。同时旁白还通过翔实的引经据典和专家学者的史实评介来说明此“剧”也有真凭实据。凭据不仅有王阳明自作《泛海》《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不寐》等作品,还有他人所作的王阳明相关资料,如邹守益的《王阳明先生图谱》、冯梦龙的小说等。

另外“今记”和“古剧”之间的衔接也是一大难点,该片主要通过旁白和恰到好处的转场配合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当旁白说道“王阳明穿过晓行夜宿的万水千山,穿过无辜罪臣的屈辱与疼痛”时,镜头即展示王阳明一行赴龙场上任的古代场景;下一句旁白说到“穿过五十五首赴谪诗,穿过五百年历史时空”,画面相应转变,展示了王阳明行经的路线地图;再当旁白说道“走到了这里,化作一尊巨大的雕像”,镜头也由地图渐渐淡出后转到了现今贵州省修文县庄严矗立着的王阳明像。这样便形成了由“古”至“今”的自然交接。而由“今”赴“古”的穿越也极富巧思,当辛柏青做出和“王阳明”一样的行为时,仿佛“回到过去”,例如有一幕即由辛柏青伐木落斧的瞬间转换到了王阳明的同样的一个动作场景。

但要让“古剧”真实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该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在画面方面,由于所有拍摄都在横店完成,真实的地点和环境无法体现;片中一些本该“仿真”的镜头还不那么尽如人意,例如片中人物的衣衫在被贬谪时还十分干净,让人有些出剧。另外在后期制作上还使用了一些“背景虚化”的镜头,使得“现代感”增强而真实感弱化。在语言文字方面,旁白解读的使用虽串联“古今”,但以辛柏青个人口吻说出的“个人感悟”也一定程度上让受众自己在画面中体悟与思考更难了;且纪录片《王阳明》中原生态的诗词虽有古韵却少解读,使得该片的收看门槛大幅度提高,和其原本想亲近年轻人的意图有所偏差。最后因只有五集的容量,对于王阳明的生平只能抓住其转折的节点做一个概述,和《百家讲坛》中的王阳明系列相比虽有更丰富的视听语言,但内容的趣味性和细节量反而减少了。

总的来说,对于该片而言,“古剧”和“今记”的表现形式十分契合内容——从外在看契合的是王阳明的生平,从内在看契合的是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而该片中辛柏青亲身体悟王阳明的人生历程是为“行”,将自己的了解感悟通过旁白的形式讲出来是为“知”,二者在剧中的声画对位也暗合了“知行合一”这一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正如该片制片人李东珅所言:“我们把认知王阳明的过程,投射到了辛柏青这个人的身上。让他作为‘认知者’来讲述,所以旁白也是他来完成。”如此的表现形式打破了狭义纪录片的定义,即认为需使用“非虚构手法”来“记录”,而转向其更广义的定义,即“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同时也更加聚焦于纪录片的本质——“展现真实,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而非桎梏于表现形式。显然,在制作精良、细节完善、艺术构思巧妙的前提下,该形式定能为“记录”增色。

作者:金潇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