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三线建设精神”的见证——贵州黔西红林机械厂旧址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当时,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参加修路和各项建设。至此,三线建设拉开帷幕,成为西部工业发展的摇篮。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加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图片
▲黔西红林机械厂旧址
1956年之后,中苏由于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分歧,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抗美援朝时期购买军备所欠下的债务,并且还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两国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出现了空前的紧张局势。在苏、美二国的唆使下,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中美关系都处于紧张之中,国民党叫嚣要反攻大陆,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毛泽东同志作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形势判断,根据 中国大陆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和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确立把中国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的战略布局和建设大三线的方针。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其中西南的云贵川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毛主席指示:“三线建设,现在不为、后悔莫及。”三线建设的布局要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要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确保重点国防工厂生存下来,坚持战时生产安全和保障战场供应。
1964年,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提出了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和“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建设成波浪式小城镇的原则,建设巩固的战略后方,经受住战争的考验,保证战时武器的制造和供应。三线布局要离开城市,要进山,到山区星罗棋布布点,要求一条线上厂与厂之间相距10—20公里,每个县只能布一个大厂,小厂不能超过三个。
就西南而言,由于当时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修建,所以大部分地处深山之中,边远偏僻。黔西红林机械厂位于贵州省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穿洞组,平均海拔高度1475.2米。1965年3月,在三机部贵阳地区办事处的领导下,成立由第四设计院、第三勘测公司、包建厂和三机部贵阳地区办事处有关人员组成的第三选址小组,负责辅机厂的选址工作。勘测公司对地质构造、山洞岩石进行分析,得出穿洞“能承受小型原子弹轰击”的结论,并用50公斤炸药进行定向爆破试验。
1966年4月28日,按照“以洞定点”的原则,三机部贵阳地区办事处在清镇召开会议,从水库库容、供电、隐蔽条件、各点间的相互距离、土地肥瘦程度、进厂道路修建的难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30多个可供选择的厂址进行筛选,最后确定143厂厂址位于大方县百纳区吉星公社与黔西县林泉区桃井公社交界处的穿洞。
1966年8月,首批12人先行进驻距穿洞约3公里的桃井乡。1966年10月26日,首批30多人进入穿洞施工。洞顶及洞壁多处滴水,洞内阴冷潮湿,有蛇及狐狸等动物出没,洗脸是到一公里之外的出水洞去洗,回来时每人端回一盆水,供中午和晚上洗脚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67年10月中下旬,先后有600多名民工进入施工现场,担负修路、水电供应、平整场地、开山平地等基础工程。1968年春,厂区、宿舍和主要干道毛石路面基本设计完成。1970年初由工厂人员、中建公司工人和民工组成的基建队伍,完成了厂区的基建工程。1970年底建成投产,为专门生产战斗机液压件的企业。整个厂区由主厂房、制氧房和相关配套设施及生活设施构成。主厂房位于穿洞之中,洞长180米、高20米、宽30米,厂房为三层框架结构式工业建筑,总建筑面积8670平方米,整个厂房共有215栋房屋。主要有热处理车间、非标制造车间、材料仓库、产品设计室、装配试验车间、机修车间、铸造车间、锻造车间、表面处理车间、装配车间等,形成一套完备的生产流水线。后转型为研制和生产军用飞机发动机航空燃油控制系统,开发和生产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转包生产民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等三大支柱产业的军民两用企业。
1989年12月26日,为了适应新时期军工企业的需要,厂部在贵阳小河王武村旁修建了一个新厂。1990年2月1日143厂新厂建成投产。1990年3月,黔西红林机械厂迁往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于中航工业发动机厂,改名为中航工业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按照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的统一部署,2009年进行资产重组,以整体资产注入中航动控,正式成为上市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400多名。作为一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汽车控制系统零部件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擅长各种滑阀式精密偶件、复杂的箱体、壳体类零件和铝合金精密铸造;拥有门类齐全的精加工设备,成套的各类铸造、锻造、冲压、焊接设备,以及热处理、表面处理、理化测试和多种进口高精度检测及材料分析设备;设有集市场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企业高新技术中心和CAD/CAM中心,是“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贵州省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产学研联合示范基地”。
1991年9月7日,黔西红林机械厂完成与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和黔西县人民政府的移交手续。1994年黔西红林机械厂搬迁完后,厂房及医院、学校等所有附属设施均移交给黔西县人民政府。黔西红林机械厂现为红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旧址基本保存原有格局,原来的生活设施大多改为民用。现存厂部办公楼、主厂房、制氧车间、单身宿舍、职工宿舍、服务部、红林电影院等厂房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地广人稀,一些小厂房、宿舍区及附属设施大多被遗弃不用,作为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黔西红林机械厂被认定为近现代工业遗产后,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业务主管部门派专业人员到新搬迁厂部,对这一工业遗产的所有厂务档案、资料和相关的研究书籍、出版物等一一进行了收集、整理。黔西红林机械厂主厂房旧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成为贵州省15处新发现之一。黔西红林机械厂对于研究中国航空史、西部开发史、中国外交史和军事史、中国军民企业发展史等历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2011年8月,黔西红林机械厂被列为毕节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8月,黔西红林机械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者史宏拯系黔西县政协退休干部、陈文蓉系黔西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bjsyqzz
纪录试验区发展历程 传递中央省委市委声音
探索跨越式发展路径 展示神奇毕节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