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少等待,坐车不过站!上海加速生活数字化转型,交通出行更便捷更舒适

图片
“最近,五五购物节开始后,我感觉五角场商圈附近的客流明显多了。”话虽如此,住在五角场附近的李阿姨并不慌张,原来“懂经”的她出门坐公交车早就学会了看站点的预报屏。
就在公交99路五角场淞沪路站,预报屏上跳跃着几个卡通小人图标。数量从1到3,分别对应“舒适、适中、拥挤”。为改善乘客体验,缓解“等车焦虑”,99路率先在上海试点“车厢舒适度智能预报系统”,目前这个系统已经拓展到23条线路。
同时,车队还通过智能监控指挥中心监测、站点现场观测及时掌握客流数据,制定合理出车计划、高峰发车间隔及应急保障方案,实现客流与运能科学匹配,满足市民游客购物出行需求。
图片
让交通更好服务公众。记者今天获悉,上海市经信委、市交通委会同久事集团等相关单位,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及公共交通便民服务。同时,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年)》也列出了60项数字化转型项目清单,将打造一批综合面强、应用面广的数字交通“新场景”。这些尝试和探索遵循“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数字化转型发展内涵,将为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公交车厢赋能,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达到97%
上海地铁网络编织得越来越稠密,但上海公交线网仍然如“毛细血管”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图片
运营接驳功能离不开公交线,大量的短途出行需要仰仗公交线,突发情况时还需要公交“驰援”。作为上海最大的地面公交骨干企业,久事公交目前有7600辆公交车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而通过数字化的赋能,传统公交行业服务品质实现了飞跃发展,“数字公交车厢”呼之欲出。
眼下,乘客只要扫描公交站牌上的二维码,查询随申办和上海公交”APP,或者在车站观察电子显示屏,都可以轻松知晓下一班车的到站时间。2021年,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将到97%以上,极大缓解市民的“等车焦虑”。
图片
上海主动选择到站预报的高难度模式,是想提供更精准到位的出行服务,让乘客知道具体要等多久。这背后依托的是久事“云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依靠国内领先的公交到站信息预报模型,通过大数据积累和综合分析, 近年来,解决了高架道路、隧道等对预报的干扰,以及优化行车计划、规范管理等影响因素,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逐年上升。
图片
同时,通过一机支付有效化解乘客忘带交通卡或没有零钱的困扰,为市民交通移动支付提供多样、便捷的选择。目前,公交车厢集成多类支付设备,乘客可使用现金、刷卡、扫码,现阶段通过随申码中的公交码也可以乘坐公交车。
图片
久事公交还在部分车辆上试点安装了车辆360全景环视预警系统。通过在车头、两侧车身位置加装4个“特种”探头,对盲区位置进行监测。车辆起步前或者转弯时,可对车辆前部及存在视线盲区部位的行车或非机动车进行及时预警。同时,还能对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机动车道内非机动车及行人进行动态提醒,提高安全行车系数。
百年品牌破圈,数字出租车车厢又酷又实用
62580000,这是很多上海人非常熟悉强生出租的叫车电话。这家前身成立于1919年的中国最早民族出租汽车品牌,正在努力通过数字化转型破圈。
目前,强生已投运上汽荣威新能源出租车近5000辆,到今年年底强生的新能源出租车比例可达到80%以上。强生出租全面推进“数字安全,智能运营,信息互动”的数字车厢应用场景,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乘客智慧出行、品质出行的需求。网络订单量到达2万单,空驶率下降了3%左右。
图片
在强生致行总经理、强生出租常务副总经理汤健看来,移动的数字出租车车厢可以成为多场景的应用平台,打通商务合作、生活娱乐渠道接入,努力让各类用户获得个性化和增值化服务。同时,也可以让数字出租车车厢成为员工创新创效和施展才华的创业平台。
为进一步方便市民叫车出行,强生出租应用了车载一体设备,实现了“一屏接单,双屏联动”。在司机侧,一屏与申程出行全面对接,同时聚合美团、曹操等其他第三方出行平台,解决了驾驶员多手机接单的安全隐患。在乘客侧,一屏提供了AI语音交互、实时路况导航和数字便捷支付等功能。同时,强生出租也在积极开展数字联通的场景落地,目前已完成出租车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工作。
图片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冷冰冰的大数据,同样体现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特殊人群通过热线、平台等,按需提供送学、送考、送医等服务,弥合“数字鸿沟”。如强生出租对接市残联系统,为上海4万余名下肢残疾人士提供预约用车服务。与上海安康通老年热线对接,方便60岁以上老人出行需要。开辟深夜佳丽热线,单身女性可通过电话或APP呼叫,保障夜间出行安全。
展望未来,强生出租将将依托强生致行平台,以全新的技术完成出租车、网约车、租赁车、定制班车的辐射业务调派和智慧运营,未来还将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产品,让客户畅享“一站式”出行体验。
出行即服务,用“小切口”实现“深突破”
围绕市民痛点,近阶段,上海将优先关注公交、地铁、便捷停车等领域,用标准打通“数据和支付”,让市民逐步体验一站式的行程查询、规划和支付结算等服务,用“小切口”实现“深突破”。
出行即服务。《上海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年)》提出,探索政企联合推进机制,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申程出行、共享单车、联联充电等既有出行服务系统,推进出行即服务系统(MaaS)建设。
本市MaaS系统的重要起点及切入口,就从市民身边的“停车难”问题开始。
图片
本市道路运输部门全面联网接入全市4700个经营性停车场(库)和收费道路停车场、100万个公共泊位的信息数据,并与互联网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上海停车”APP服务。
例如,利用商业场(库)停车潮汐性特征,将夜间的商业场(库)的空余泊位资源提供给周边小区居民。小区居民可以选择周边适合的场库,直接通过线上签约共享停车位而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目前“上海停车”已上线35处线上签约的场(库)、年内将推进100家线上签约错峰场(库)。
为了缓解“医院停车难”问题,推出了医院停车预约功能。病人去医院前,可以提前预订车位,到达医院时快速入场,既可以减少待车位排队时间,更可以缓解医院周边因排队等车位引起道路拥堵的情况。今年将逐步推广全市三甲等重点医院停车预约服务。
下一步,将打造上海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推动交通行业服务整合。将公交、地铁、停车、出租等单一场景的出行和支付服务进行“一站式”整合,加强与生活场景的联动,与就医、旅游、购物、餐饮、赛事等场景的联动。实现“一体化”的服务。
图片
“聚焦交通的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正确的,这些空间往往也是城市的资源要素积聚中心和活力中心,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出行服务体验,既提高了城市的出行效率,有利于巩固公交优先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引导城市的紧凑集约发展。”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所副所长邵丹分析。
同时,邵丹表示,要对各种渠道的数据进行归集处理,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或底座去汇聚信息,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采集相关机制,进而形成闭环。
展望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大力推进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高品质出行服务等生活数字化领域,推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丰富规范个体出行新生态,实现出行即服务理念,构建交通出行新格局,实现人民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出行体验更加方便、快捷、舒适、温暖。
作者:张晓鸣
图:除署名外,均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