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六军团长征在黔西

图片
图片
1935年底,红二、六军团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的任务后,准备赶上大部队。此时,蒋介石已调集130多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六军团及其创建的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围剿”。1936年2月1日,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黔西北,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巧渡天堑鸭池河,占领黔西滥泥沟,开仓放盐救济穷人。2月3日,红军攻占黔西城,2月5日,红二、六军团领导在黔西川祖庙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以黔大毕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创建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活动。为保卫根据地,红军在黔西县开展了组织游击队、扩红、封锁鸭池河渡口、奇袭六广河、鏖战枷担湾、攻克打鼓新场盐碉等活动。
图片
∆矗立于黔西县定新乡的英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李 翔 摄)
战略转移黔西北
1935年底,红二、六军团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的任务后,蒋介石调集130多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六军团及其创建的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大肆“围剿”,形势十分严峻。红二、六军团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准备到贵州东部的石阡、镇远、黄平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1936年1月中上旬,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12日攻占石阡县城。1月19日,军团领导在石阡“天主堂”召开会议,分析了面临的形势,认为以石阡为中心的地带民居稀少、粮食匮乏,不利于运动战,决定放弃在石阡、镇远、黄平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继续西进到乌江以西、长江以南的川、滇、黔地区活动,在贵州西北部创建根据地。军团领导分析了黔西北地区的条件后认为,中央红军曾经到过黔西北,播下过革命火种,贵州地下党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黔西北活动频繁,黔西北又地处三省交界地区,军阀矛盾重重,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且多民族杂居,群众基础较好,这些都是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1月20日,红二、六军团从石阡出发,突破余庆龙溪封锁线,在向西转移的途中,接到中央军委两次电报:“应以佯攻贵阳之势,速转黔、大、毕地区,群众、地形均可暂作根据地。”红二、六军团领导认为中央军委指示完全符合实际,决定向黔、大、毕进军,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军经猴场(余庆)克瓮安、攻占平越(福泉),活捉国民党专员兼平越县长聂洗,接着渡过清水江,进入开阳境,然后日夜兼程疾进,构成兵临城下、威逼贵阳之势,成功地迷惑和调动了敌人。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坐阵贵阳部署“围剿”,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国民党贵州省长吴忠信急令驻防在贵阳以西乌江口岸的国民党九十九师和二十三师向贵阳龟缩,这就给红二、六军团巧渡鸭池河、挺进黔西北创造了良好的战机。
巧渡天堑鸭池河
1936年2月1日,红二、六军团趁黔西北地区敌人兵力薄弱,鸭池河口岸防务空虚,由红二军团六师担任先导,从修文奔袭镇西卫(今卫城),日夜兼程向鸭池河挺进,准备抢占鸭池河渡口。军团领导从各师抽调精兵120人组成侦察队,一路急行军,扫除了沿途地方反动民团势力。2月2日凌晨,到达茶店后,缴了驻在关帝庙内的省保安团敌人40余人的械,接着,侦察队向离茶店5公里的鸭池河老渡口疾进。
鸭池河渡口是黔西北各县通往贵阳的唯一渡口,山岩险峻、水流湍急,堪称天堑。当时往来交通,全靠木船摆渡,从渡口到北面山顶的路上有大、小关丫口两个,上山小路如登天梯,大路曲折盘旋,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要冲。
侦察队往河边疾进,经坎桂时,竹碉内的守兵已逃跑,先遣队便将竹碉烧毁,竹碉起火,浓烟滚滚,远近可见。正待在渡口老街家中的国民党新店区区长董醒吾、联保主任杨冰儒等见势不好,纷纷朝归中方向逃窜。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也离家出走。
2月2日上午10时,侦察队到达南岸渡口,北岸渡口的盐防守兵见坎桂碉楼起火,知道红军已到,于是仓惶从小关丫口向桶井方向逃窜。先遣队在南岸渡口观察北岸确无动静,在树木荒草掩映中,发现几只小船,便向北岸船工喊话宣传。一会儿,一只小船划了过来,侦察队10多名队员立即跳上船并向北岸划去,控制了渡口。当六师抵达鸭池河南岸渡口时,已有大小船4只,大船一次可载100多人,小船一次可载20多人,4只船一齐起渡,接六师过河。
午后,红五师及大部队已陆续赶到渡口,这样,仅靠4只木船摆渡,部队难以及时过河。于是部队领导找群众商量后,当机立断,就地取材在渡口下游水势稍缓的羊子岩脚滩面架设浮桥以保证部队安全过河。
2月2日夜,红军在船工和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利用从董醒吾家缴来的备用电话线、木料及向群众借来的门板等架起浮桥,让红军五师、四师、二军团直机关、十七师、六军团直属机关、十六师、十八师五十三团共1.8万余人,历时3天,通过浮桥到达北岸。红二、六军团过河后,立即拆毁浮桥,封锁河面,将国民党九十九师、二十三师甩在了鸭池河南岸。对借门板、木料给部队搭浮桥的群众,红军进行了赔偿和感谢,之后,红十八师五十三团留守鸭池河,在北岸山坡上的大、小关丫口设防阻敌。
红二、六军团成功地横渡天堑鸭池河,打开了黔西北的大门,为乘胜进军黔、大、毕,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滥泥沟开仓放盐救济穷人
滥泥沟离鸭池河北岸8公里,是国民党大关区所在地,也是红二、六军团渡过鸭池河天堑、挺进黔西北、创建新根据地占领的第一个重镇。
滥泥沟商业繁荣,是川盐集散重地和川盐“仁岸”(即仁怀口岸,川盐运销贵州的四大口岸之一)的重要口岸。由于贵州高原食盐匮乏,全靠外地输入,而川盐就是其主要来源。由于反动势力和盐商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垄断食盐,致使盐价昂贵到“斗米斤盐”的程度,故老百姓痛斥盐商为“盐妖”。滥泥沟有“协兴隆”“云胜通”“永发祥”“永隆裕”“义盛隆”“大昌荣”“德顺昌”“仁义祥”八大盐号,囤积食盐几十万斤,“协兴隆”是其首号。四川盐务总局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滥泥沟豢养了盐防军一个队,滥泥沟“八大盐号”与国民党大关区区长郭昆普相互勾结,掌握有团防军一个班,因此,滥泥沟驻有盐防军和团防军共50余人,有50多条枪。当2月1日红二、六军团袭占鸭池河南岸渡口的消息传来,滥泥沟的国民党官绅、盐商、兵丁惊慌失措,闻风丧胆,撇下堆积如山的盐巴、粮食等仓皇逃命。
2月2日上午,红军侦察队和六师十六团渡过鸭池河,爬上石梯,占领战略要塞大、小关丫口,翻过鸭池河北岸大坡,烧了国民党大关区署修建在马家大坡上的竹碉。上午11时,红军进占了滥泥沟,红军指挥部设在高石坎“协兴隆”号内,红六师师部设在滥泥沟街上的民房里。
红军占领滥泥沟后,立即开展宣传活动,口头宣传,深入群众,书写标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红军在深入群众中了解到滥泥沟盐商垄断食盐从而造成群众吃盐难的情况后,决定开仓放盐救济穷人。2月3日下午,红军组织滥泥沟附近的群众100多人,由万家父子带着打开八大盐号首户“协兴隆”,把仓里囤积的盐巴分给群众。有的群众受反动派的欺骗宣传,白天不敢参加分盐,红军战士便在晚上把盐送到这些群众家里。2月6日,红军和滥泥沟的群众一起在黑神庙“团年”联欢,再次组织群众打开八大盐号,将盐巴搬出仓库堆放在黑神庙一侧,另一侧堆放衣物。军民吃完“团年饭”后,红军发给每人一块盐巴、一件衣物,群众交口称颂红军是穷人的好队伍。
红军在滥泥沟开仓放盐救济穷人,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消除了群众对红军的疑虑,从此,共产党和红军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红军,贫穷子弟纷纷报名参加红军,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红二、六军团进占黔西城
红二、六军团巧渡天堑鸭池河、乘胜进驻滥泥沟的消息传到黔西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黔西县城,顿时陷入一片惊慌混乱之中。县长林雁峰和前任习水县长谭重光纠集反动士绅成立应变委员会,妄图负隅顽抗。林雁峰拟请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宋醒(宋马刀)担任城防司令,阻挡红军。宋醒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军人,深知红军北上是为了抗日,且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就以林雁峰所给银饷太少为由,未能应允。当他听说红军先头部队已占领滥泥沟正向黔西城逼近时,便带部队逃离黔西。此时,黔西城防十分薄弱,整个城内仅有百余名保安队员及强迫抓来的壮丁把守,林雁峰急电呈国民党贵州省主席吴忠信,向薛岳求救。本来要求增派一个团的兵力,结果只派了一个连的兵力来黔西增援,这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是杯水车薪。狡猾的林雁峰一面强迫群众在城墙上和四门巡逻,在城门洞加派兵丁,对出入者严加盘查,同时对红军进行大肆诬蔑、恶毒诽谤,一面带着家小和30多个兵丁连夜出逃,直奔朱家岩躲避。黔西县邮政局长马晋阶逃往大定(今大方),城内的国民党区长、保长、旧职人员、官僚地主、商号老板纷纷逃窜。负责守城的保安队和增援的一个连官兵,见县长等都各自逃命,哪敢恋战,亦逃之夭夭。县衙门里的文件、纸片乱扔一地,用具物品等一片狼藉,黔西县城已是一座空城。
2月2日,红六师从滥泥沟向县城方向急行军,占领离县城15公里的空桐树(今石桐树)。2月3日凌晨,身穿便衣的红六师的一个排的侦察队来到县城北门外,向城内鸣枪进行火力侦察,城内确无反应。拂晓时,他们占领了县城北门,与此同时,红六师大部队占领县城东门,接着红军从东门、西门、南门开进城内。3日凌晨,红军未遇任何抵抗,顺利占领黔西城。下午,红五师到达县城,其后,红二、六军团各师先后驻扎黔西县城。
红六师占领黔西县衙门后,立即打开毗邻的监狱,将关押在牢中的300名“囚犯”尽数释放,帮助他们砸碎脚镣、手铐。对一些被折磨得行动困难的“囚犯”,红军战士扶的扶、背的背,将他们送出监狱,还发给衣服,替他们理发,给他们讲红军打土豪、为贫苦人谋利益的道理。出身贫苦的“囚犯”深受感动,有的当即就要求参加红军,有的表示要为红军当向导,跟着红军打土豪劣绅,有的表示回家后要参加游击队活动。
红军进入县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并到处宣传“我们是红军,是贫家人的队伍,是保卫贫家人的”“贫家人不要怕”等等,于是城内群众纷纷点灯开门,县城秩序井然。部队驻扎城内各庙宇以及逃走的地主家中,也有部分战士三五不等住在贫苦人家。2月4日,红二军团直和十七师相继进城。县城“哥老会”“仁义堂”、工商界人士以及群众数百人走出城外,鸣放鞭炮,夹道欢迎红军大部队入城。进城后,红二、六军团指挥部设在县城西街王成波商栈(今县公安局旧址)和新川祖庙内,贺龙住在王家商栈。
红二、六军团攻占黔西县城后,蒋介石慌了手脚,两次坐阵贵阳,部署对红二、六军团进行围剿;而川军、滇军各自为阵,力图保存实力,远离红军行动;国民党九十九师、二十三师被红二、六军团阻滞在鸭池河南岸,唯有蒋介石嫡系万耀煌、郝梦龄两个纵队三个师十四个团由遵义挺进,占领黔西县属打鼓新场,抢占了军事要地三重堰及渭河一带,逼近黔西县城。
召开黔西会议
1936年2月5日,红二、六军团的主要领导在总指挥部驻地黔西县城新川祖庙内召开会议(史称“黔西会议”)。这次会议是继石阡会议之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了石阡会议作出的决定,具体研究和部署了在黔、大、毕建立新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会议一致认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成立以黔、大、毕为中心的川滇黔边区临时革命政府——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以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新组建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夏曦、李达、甘泗淇等人组成,任弼时任书记,王恩茂任秘书长,贺龙任主席,陈希云任代主席,朱长清任副主席。
黔西会议全面、详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实行战略展开,以红四师、六师、十七师三个主力师集中对付东北方向逼进的敌人,贺龙率红二军团直随四师、六师行动,萧克率红十七师阻敌,红十八师担任钳制任务,红十八师五十三团驻守滥泥沟,守卫鸭池河一线,红十八师师部和四师一个营担任黔西县城防;红五师西进大定,红十六师西进毕节,红六军团直随五师、十六师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建立革命武装和打富济贫等建立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贵州抗日救国军,积极开展“扩红”工作,发动、团结、组织全民族一切反日反卖国的力量,参加抗日反蒋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土地革命战争,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地主阶级,求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奇袭六广镇
为了保卫根据地和阻击贵阳方向的追敌,红军渡过鸭池河之后,于1936年2月4日拆了浮桥、毁船封江,留红十八师五十三团断后,驻守鸭池河北岸重镇滥泥沟,凭借地势险要的北岸阵地构筑工事,在渡口设防阻敌,成功地将国民党九十九师和二十三师阻滞在鸭池河南岸。
红军除了在鸭池河设防外,还及时抢占了进入黔西的另一个重要渡口——六广。六广河是鸭池河的下游,是黔西与修文的界河,而坐落在修文一侧的六广镇是一个军事要塞。修文距贵阳、遵义不远,由修文进黔西也较方便。因此,红军不失时机地占领六广渡口,切断追敌可能要走的道路。2月6日,红军一个小分队由箐上到五里坝,冒着大雪和严寒向东经朵朵坝、百花箐、平井到五显台。他们衣着朴实,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群众的赞扬和支持。朵朵坝街上的“哥老会”“义字堂”组织群众,到街上鸣放鞭炮,欢迎红军入境。红军战士入境后,当街演讲,宣传红军抗日救国、打富济贫的革命道理,张贴宣传标语和布告,并进行了打土豪、分浮财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红军在五显台住了一夜,当天了解到对岸守敌薄弱,便派一个便衣班渡过六广河,奇袭修文县六广镇,攻占了国民党六广区公所,把蒋介石的画像和国民党党旗扯下来,然后渡河返回,将渡口唯一的一只渡船打松后,顺水放到下游沉没,截断了敌人的追路。由于红军抓住战机,占领战略要地——六广渡口,使追敌不敢贸然从修文经六广到黔西,有效地保卫了革命根据地。
鏖战枷担湾
枷担湾属当时黔西县三重堰牛场拨乡(今定新乡),距县城20余公里,是黔西县通往打鼓新场到遵义的主要通道。这一带坡高岩陡、树深林密,一条狭窄的石阶路蜿蜒从山脚经过,路旁一条水沟深达数十丈,沟壁陡峭,沟水沿象鼻岭岩底经一座小石桥流入渭河,地势险要,易于伏兵。
1936年2月3日,红二、六军团进占黔西城后,万耀煌纵队经遵义向打鼓新场进发,2月6日抵达三重堰。为保卫根据地,根据黔西会议决定,贺龙、萧克率红四师、六师、十七师三个主力师前往迎敌。萧克率红十七师到牛场拨,贺龙率红六师十八团到大协厂、新开田,红二军团直及四师、六师师部在县城。到了7日,万耀煌纵队仍固守三重堰按兵不动,于是红四师回沙窝,留十团一营守卫县城,红六师、十七师进到樱桃坪以北,准备伏击敌人。但到8日,万耀煌纵队仍按兵不动。鉴于这种形势,红二、六军团领导决定把红二军团直及三个主力师的较重行李运到大定,部队轻装与敌周旋。
2月9日,红十七师除五十团一营在三重堰附近诱敌出击外,其余由牛场拨经大定架木(今戛木)迂回到敌人的两侧和背后,准备夹击敌人。红五十团一营在龙洞沟(今英雄桥)一带与三重堰出击之敌相遇,敌人凭借八角庙居高临下地形,进行火力封锁,打伤红军数人。为减少伤亡,红军退到有利地形枷担湾阻击敌人。五十团一营在枷担湾南面安家大坪、高火崂、张二沟、象鼻岭一带依山修筑工事,架设电话线,凭高据险,阻击敌人。当时营部设在一碗井寨子里。万耀煌纵队追至枷担湾,也在水沟之侧渭河之滨的桥头坡、火金山、青杠寨一带修筑工事。当天中午12时许,万耀煌部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一时步枪声、机关枪声不绝于耳,手榴弹、迫击炮弹炸得树断枝折、尘土飞扬。双方据阵对射,相持不下,战斗十分激烈。红十七团一营和十八团知道情况后,从新开田赶来参战,而万耀煌纵队也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向红军阵地连续发起猛攻。在机枪、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一股敌人从渭河浅滩扑向高火崂红军阵地,一股从火金山、青杠寨扑向象鼻岭红军阵地,在山谷里,枪声、敌人的疯狂嚎叫声响成一片,红军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肉搏战。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坚守阵地,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存实力,在夜幕降临时,红五十团一营营长用小三角旗指挥战士迂回撤退,朝牛场拨、新开田、大协厂方向逐渐隐去。这次战斗,万耀煌部陈尸200余具,红军也有较大伤亡。红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在战斗中不幸牺牲。红军撤退后,气焰嚣张的万耀煌纵队耀武扬威、得寸进尺,又向牛场拨、新开田逼近,于11日两次对牛场拨、新开田进行试探性进攻,均遭到红军挫败。
与此同时,坐阵贵阳的顾祝同派飞机沿途侦察红军主力活动情况,并向牛场拨等地投弹,炸死无辜百姓2人,烧毁民房数间。
攻克新场盐碉
1936年2月10日,萧克率红二、六军团十七师从大定东北方的戛木,经桃园(今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过手扒岩到安洛,经新街(今金沙县新化乡)、莲花洞、水头乡、头塘(罗圈岩)辗转到万耀煌纵队之后侧,占领了打鼓新场西南侧的制高点大定坡、高岩寺一带,构成威逼新场的态势,截断敌人万耀煌与郝梦龄纵队的联系,拟诱万耀煌回打鼓新场,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逐万耀煌出三重堰,以巩固黔大毕根据地。但狡猾的万耀煌仍盘踞在三重堰要地,并加强工事,固守不动。红十七师诱敌未成,又要阻击从遵义来援之敌郝梦龄纵队,急需巩固阵地,扫清顽敌。打鼓新场守敌虽已被红军逐走,但在高岩寺下面的半山腰,有一座三层的大石碉,碉墙壁有2尺多厚,十分坚固,扼守着打鼓新场的咽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碉堡内驻有盐防军近100人,据险固守,对抗红军。为了消灭敌人,红军选派了优秀射击手瞄准敌人碉堡堡枪眼,压住敌人火力,掩护战士进攻。白天强攻未成,萧克决定暂停,先采用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如敌军负隅顽抗,晚上用火攻。当萧克下山后,红十七师师长吴正卿指挥战士从高岩寺居高临下,向敌人碉堡发起猛攻,碉内的盐防军依持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在攻打盐碉的激烈战斗中,吴正卿不幸壮烈牺牲。战斗持续到夜晚,盐碉仍未攻破,天上下起雪花,红军停止对守敌的攻击。深夜,碉内的守敌乘夜深人静从小道悄悄逃走。
红十七师击溃盐防军后,2月11日占据打鼓新场,萧克组织红军指战员为牺牲的吴正卿及红军战士举行了告别仪式,便将他们掩埋在高岩寺下面的半山腰。随即红军在打鼓新场开展了打土豪、分浮财、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
红军撤离黔西
2月14日,万耀煌窥知红军主力不在黔西县城,县城城防仅有红四师十团一营和红十八师师部的兵力,遂派遣100多人化装成赶场的老百姓混进县城,然后里应外合,从北门攻占县城。黔西县城失守后,守城红军从西门撤出县城。其余红军部队逐渐撤离黔西,向大定进发。红十七师在攻占打鼓新场后,受命西进,经平坝、黑笋沟、回龙、烂坝、石革佬、大树、天星、太平到大定的百纳。红四师十团一营和红十八师师部经县城、建筑、龙场、洪店、石板桥(今附廓)、中寨、幸福、银厂进入大定。红四师其余部队经白泥、木渣黑、瑶坪、狗场、西溪进入大定。红二、六军团直从县城经石板桥、煤洞桥至丁家场进入大定。红六师从三重堰枷担湾一线撤出后,从大协厂、新开田、牛场拨、新阳一带分三路出发,第一路经长田、桃园、小山、白花、光明、箐上、响水、石笋、桶井到煤洞场;第二路经朝阳、白泥、春光、长兴、燕山到响水;第三路经中塘、大寨、沙坝、纸厂、永兴到石简。三路汇合后,在煤洞场宿营,经金钟向大定金家坪挺进。驻守滥泥沟、布防鸭池河渡口一带的红十八师五十三团从雨朵、勾腰坡、沙窝转到狗场,然后经西溪出境进入大定。红五师、十六师按黔西会议部署,担负进占大定、毕节的任务,已先期离开黔西。
红军撤离时,十分注意纪律,在城乡驻地归还所借群众的用具,将驻地打扫干净,把群众的水缸挑满后才离开。
红二、六军团撤离黔西后,抢占了大定的沙厂、大山、百纳、六龙一带,伺机伏击敌人,消灭了万耀煌7个连,大挫了万耀煌的锐气,为红军在毕节方面的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作者单位:黔西县政协)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bjsyqzz
纪录试验区发展历程 传递中央省委市委声音
探索跨越式发展路径 展示神奇毕节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