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分钟就扣款499元,连扣了30多笔,银行卡里的1万6眼看快没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单敏东
“我也没有点击链接,也没有下载APP,这钱怎么就自动从我银行卡里连续转出30多笔了呢……”
杭州的杨女士在古荡派出所里成功保住1.68万元后,还是一脸纳闷,忍不住问民警。
图片
5月24日中午11点40左右,古荡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受害人杨女士接到赔付电话诈骗后,银行卡里的钱还不断往外刷,需速处置。
接警后,民警杨雷立即驱车赶去现场。在辖区一家银行里,杨雷见到了杨女士,此时,具有一定反诈意识的她已将银行卡办理了紧急冻结。
图片
杨女士说,几天前在网上购买儿童用品,特地选了杭州本地发货的店铺。24日中午11点半左右,她接到了一名自称是“快递100”的客服电话,说她购买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来负责赔偿的。
因商家是本地发货,见物品确实迟迟未收到,杨女士也没有多想,就加了客服给的QQ号,按对方的提示打开支付宝新绑定了一张用于理赔的银行卡,之后识别了客服发过来的“快速100”的理赔二维码。
就在杨女士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时,她的反诈意识起作用了,察觉到了不对劲马上果断挂掉了电话。之后,对方却紧接着打电话过来并发短信要求她重新接电话,否则后果自负。
图片
杨女士不予理会,但没过多久她的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卡扣款短信,每笔自动扣费499元,每分钟产生两三笔扣款。眼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从1.6万元余额不受控制地缩减,杨女士慌了神。情急之下,她想到了报警,并到家附近的银行冻结了银行卡。此时时间就是金钱,杨女士最后只止住了少许余额。
图片
民警杨雷将杨女士接到派出所后,与前台工作人员一起仔细分析情况,从她的扣款短信中发现了可能的转机——被扣掉的钱目前似乎都只是转到了她支付宝余额上。杨女士确认情况后,失而复得,她高兴地马上将消息告诉了丈夫。为防止出现意外,民警催促并指导杨女士将款项进行了安全转移。
“幸好小区里都进行过反诈宣传,让我有了反诈意识。骗子真是厉害的,他怎么就能隔空操作我的银行卡呢……”有惊无险后,杨女士还是充满了疑惑。
民警耐心向杨女士解答:这确实是一场骗局,幸运的是该场骗局在进行到半场时被暂停了,如果杨女士后续没经受住对方持续的心理冲击,肯定会产生损失。
最后,民警进一步进行了反诈宣传,也解开了杨女士银行卡为什么会产生系列被扣款的根源:虽然杨女士没有点击陌生链接也没有下载陌生APP,但她扫描了对方的二维码,对方通过二维码背后关联的途径窃取了她的信息导致她差点受害。
在这里,民警提醒大家防范诈骗,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陌生APP!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