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这座从明朝保存下来的神秘古堡,有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大渔镇,地处苍南县望州山麓,大渔湾畔。古有余氏在此繁衍生息,得名“大余”。后因居民多从事渔业,演变为“大渔”。据《平阳县志》记载,大渔、小渔旧称渔墅,明洪武年间(1368-1398)置大渔墅寨,“大渔”沿用至今。大渔素有浙江南大门、明清古商埠之称。然而,曾在乡镇“撤扩并”的“浪潮”中一度“隐身”,2016年复置镇建制。

大渔镇渔岙村,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落。原市市政园林局的一位年轻同志,在此“挂职”,今天兼任“导游”。我们从古城东南角拾级而上,就看到城门内一棵特别巨大的榕树。步入城门,走近一看,方知已是“300岁”的古榕。树干非常的粗,几个人怎么抱也抱不过来。灰褐树皮,宛若裂岩,沧桑强壮。参天大冠,枝叶稠密,浓荫覆地。古榕傲立,放眼大海,见证历史,庇护百姓。据介绍,古榕边上的娘娘宫内古戏台精雕细刻,别具一格,只因修缮,未能拜谒。

我们打着伞,漫步在城中路上,目睹了古城墙青石块平整修复,古民宅大面积翻新完葺。由于自己不是专业行家,况且审美观差异的客观存在,因此不加妄评。感受了细腻、温柔、缠绵的细雨,它冲刷空中的尘埃,洗涤内心的繁芜,清爽如素,如诗如画。路旁角落与墙体石缝的嫩油油小草,迎风起舞,任凭雨滴从它身上滑落。难怪有人说,江南的初夏,藏在古镇村落,绘成一幅烟雨朦胧的水墨彩卷。

古城,名曰龟峰堡,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据史料记载,从嘉靖三十七年开始,温州沿海倭患趋重,百姓深受其害,万历《温州府志》“有瓯以来,所未有之惨也”。嘉靖三十八年,倭寇蜂拥而至,三月围平阳县城,烧却南北港,“越三月乃去,伤残之余,田禾至不能下种”。四月福建新倭大至,“遍福漳泉,无地非倭也”。七月倭寇一度占渔岙为巢穴。为此,时任龟峰巡检司巡检王公,为龟峰百姓安居,亲向“兵宪凌公”、“巡台周公”“请示”筑堡,得及时允准,此举堪称史上“最多跑一次”的成功典范。于是王公不遗余力,带领百姓奋战一年,建成龟峰堡,成为明代金乡卫的前哨城堡。庆隆三年(1569)王公调离龟峰,村里耆老为其建亭立碑,表其功绩,以志不忘。尚存《王公去思碑》,记录了建堡的相关情况,该碑勒于明朝隆庆“已巳三月上浣”,即公元1569年三月上旬。

一方石碑,留存印迹,传承精神。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明时,各州县关隘要冲均有设置。巡检、副巡检以掌缉捕盘诘,维持地方治安,相当于今公安派出所。担任龟峰巡检的王公,逸名,南直隶(苏皖沪)人,他心中有民,守土尽责,深得民心,铭刻心骨。

陈明涌先生《龟峰堡,一段尘封已久的明代抗倭历史》中,介绍了石碑涉及的几位重要人物,现札录于下。一是建堡审批者,“兵宪凌公”,即凌云宵,江苏太仓人。嘉靖廿六年进士,嘉靖三十八年至四十年任整饬温处兵备副使,负责经略温处海防,简练水陆官兵,处备粮饷之事等,后官至兵部尚书。“巡台周公”,即周斯盛,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嘉靖三十八至三十九年任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其职“代天子巡狩”,政事军民无所不察,“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二是《去思碑记》撰文者杨翰,上海人。隆庆三年(1169)任平阳县教谕,后升任河南荥阳县知县。三是《去思碑记》书丹篆额者陈经言,今苍南钱库人,世代书香,万历年间知安徽巢县。

中午12时许,我们来到大渔镇滨海路一家小酒店。站在三楼的阳台上,天然避风港一览无遗。由于正值休渔期,众多大小不一的渔船,随意停泊,闲适恬静。远处是风景,近处是人生。但愿我们能静静地守一份自己的素雅,把握自己,活好当下。此时,脑海里浮现出白居易《池上早夏》的诗句:“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来源:大渔发布

作者:郑锦春

通讯员:王文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可能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