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下,遇见最淳朴的热情

图片
天山下,遇见最淳朴的热情
——记援疆干部施学君
图片
施学君与阜康市第三小学哈萨克族学生加依克
图片
在阜康市第三小学辅导二年级学生
□ 文/图 本报记者 符宏伟
2017年2月,离石区高级职业中学教师施学君离开了帮扶近一年的离石区信义中心小学,随我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入疆,成为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援疆教师。2018年7月,施学君结束援疆回到家乡。2018年8月,省教育厅抽调百名教师入疆支教,施学君再次参加,和新疆五家渠三中、阜康第三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2021年1月,54岁的施学君回到了吕梁,而天山脚下,那一片美如画的世界里,有她难以忘怀的淳朴人儿!
初见 美丽的不止风景
“我没去过新疆,对那个美丽的地方很好奇,想去!”施学君毫不掩饰对新疆的向往。可当她到了新疆,还是被新疆惊喜。“飞机上,我看到的是巍巍天山、茫茫戈壁。当大巴行驶在阜康市区时,我又被这座花园城市惊艳,没想到西域大地竟有如此美丽的风景!”
一路美景看不完,终于到了即将开展工作的地方——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即阜康技师学院。这是一座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昌吉州乃至新疆境内比较有名的职业学校。
“学校为我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并对我的工作、生活做了细致的安排。”初来乍到的施学君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热情与细心。
刚来时的新奇渐渐消散,随之而来的是独自在外的孤独。学校党委书记石丽考虑到施学君不熟悉路况,最初的一个月,每天早上都绕道专程接施学君上班,学校的同事们热情友好,工作上大力支持,这让施学君快速融入。
工作顺利展开,施学君挂职学校校长助理,并负责学前教育、旅游商贸系民族历史与宗教理论课程。“班里的学生来自南疆地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只能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于是,施学君的课堂上学生们学唱歌、看视频、听故事……形式丰富、内容有趣,而施学君并不只是花样子,她坚持课前精心准备,课后回访反馈,积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与学生交朋友,严格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渐渐地,学生们的汉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邂逅 热情朴实的孩子们
“我去了新疆四年,教过职中的孩子们,也教过小学、初中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同,可他们身上的那股子热情、淳朴劲儿都是那么让人喜欢。”
说起孩子们,施学君变得滔滔不绝:“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景。”
“阜康第三小学二年级的哈萨克族小孩西海宏扬心地善良、有爱心、爱劳动,非常热情,他是牧民的孩子,见了我总爱搂着我、抱着我。”
“五家渠三中初二年级的曹文轩非常配合我的工作。我们一晚四个自习,上完自习,我会把学生送到宿舍,他总是帮忙整队。我记得他的体育特别棒,一路上总喜欢和我说这说那,十几分钟的路程,总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也是因为那十几分钟的路程,我知道了他们所有人的爱好,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还有在阜康职中幼师班的维吾尔族姑娘九阿依夏木,在我的鼓励下,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后来还获得了奖学金。回乡返校时,她特意给我带了南疆的干果。”
施学君如数家珍般地回忆着往事,越说越兴奋,拿出手机找起了与孩子们的合影。
相逢 记忆尤深的维族味道
手机里,一位慈祥的银发老人的照片再次打开施学君的话匣子。
“她是我在新疆的亲戚。我们在新疆都有结对认亲,她是我认的干亲。”
2016年以来,新疆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110多万各级干部职工、援疆干部与160多万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定期登门走访,与亲戚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茶。
施学君与银发老人吾拉英·伊力的缘分开始在阜康第三小学。吾拉英·伊力是阜康第三小学的退休教师,因为经常跟着同事们一起去看望吾拉英·伊力,反而被吾拉英·伊力照顾。“节假日,她就把我们叫到家里去,她老伴亲自下厨,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做维吾尔族美食,还把她儿子也叫回去,我们和家人一样相处。”
除了吾拉英·伊力这位亲戚,施学君还有一位亲戚——九运街黄土梁中心村回族农民黄家川。70多岁的黄家川和老伴马秀兰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们有四个孩子,小女儿年幼时得病留有后遗症,一直没治好。
施学君结亲了解情况后,联系学校,将学校的剩饭菜拿来给黄家川喂鸡喂牛。和民政局反映黄家川的情况,将他的小女儿送到福利院照顾。联系援疆医生,给黄家川老伴看腿病。每次去,施学君都备好了米、面、油等礼物,帮黄家川做饭、洗碗,帮他喂鸡喂牛,给他讲党的惠民政策。而黄家川,每次都将火炉烧得旺旺的,桌上摆满了瓜果等着施学君。
时至今日,归家已数月,施学君还能想起那瓜果的香甜、维族饭菜的可口。
再会 志同道合者终会再见
2017年2月,施学君出发援疆。2018年8月,刚结束援疆工作一个月的施学君再次启程援疆,并担任吕梁支教教师总领队。
“刚去新疆那会,一到周末,施老师就组织吕梁支教教师聚餐。厨房里洗菜的、炒菜的、包饺子的,大家一起动手,说着家乡话,吃着家乡饭,热热闹闹,也不觉着孤单了。”五家渠第三中学援疆教师张永刚说,是施学君一次次组织活动,让大家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彼此熟悉,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与施学君一起在阜康市第三小学的援疆教师何建珍回忆说:“援疆期间,我因家事需要返回,大家知道后主动帮我买票、帮我准备路上需要带的水和食物,还连夜送我去机场,让我在新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知道,这样的团结,离不开施老师平常不厌其烦地组织大家一起活动。”
四年援疆路,施学君获得了很多:2018年6月,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山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共同颁给施学君优异证书;2018年8月,因在山西对口援阜工作中表现突出,施学君被中共阜康市委员会、阜康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援疆干部;2020年1月,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授予施学君“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
“在我看来,朋友同行,多是由于‘志同’,进而‘道合’。在新疆的四年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不仅看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还有幸参与了建设新疆。遇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援疆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相信志同道合者,终会再见!”
编辑:王一格 / 审核:郭炳中/ 监制:任昱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