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摇滚奶奶”两次上央视:我这一辈子都很窄 老了总得活得奔放一点

都市快报报道“国家强大,社会发展,给了我富足安定的退休生活,所以才有我的吉他时光。”
6月24日早上,杭州67岁的付丽霞发了这样这一条朋友圈。
图片
付丽霞住在古荡街道古墩社区,因为弹得一手好吉他,爱唱奔放的歌曲,被大家亲切地叫做“摇滚奶奶”。
55岁开始报名学吉他
老师以为她是给孙子报的
6月27日中午,我和这位摇滚奶奶约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见面,当天,她和队友们要在这里排练。
付丽霞一头干练的短发,虽然已经能见许多白头发,但是精神头很足,抱着一把红色的吉他,认真地看着乐谱。
她是在55岁退休那年才决定要学吉他的,“我有几个同事,退休综合征很明显的,就是经常会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她不想退休后的自己,也是这样,“我要活得快乐一点。”
付丽霞在社区医院上班,单位附近有个大琴行,下班后,她经常会过去遛遛。“听到琴声,我的心情就很愉悦。”
当时,琴行里有三样东西可以学:钢琴、黑管、吉他。
钢琴是第一个被付丽霞排除在外的,“我这一辈子都很窄,就是比较安静。都老了老了,我总得活得奔放一点吧,我要野一点。”
她想学黑管,但是当时没有专业教黑管的老师,这样才学起了吉他。
图片
付丽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报名时,她和琴行老师的几句对话:
你给孩子报名啊?
不是。
给孙子啊?
不是。
那给谁报啊?
给我自己。
啊!
付丽霞说,当时,琴行老师很惊讶地叫了一声,她也“啊”地叫了一声问:我这个年纪,好不好学的啊?
“好学的。”老师说。
“那要有什么条件?”付丽霞问。
“要坚持。”老师只说了这个条件。
“那我有。”付丽霞说,“别的优势我可能没有,毅力很足。”
就这样,55岁的退休老人学起了吉他。结果,学了一期,付丽霞一点都没学会,“太难了”。
停学了几个月后,有一次,付丽霞路过社会办学的老年吉他班,毫不犹豫报了名。她现在弹的一手的好吉他,就是在老年班里学会的。
“琴行里和我一起学的都是年轻人,我根本跟不上。老年吉他班里的学生都是老年人,老师的教法也不一样。”在这里,付丽霞找到了耐心的老师。
初学时,付丽霞的手指表现得很僵硬,老师只好把她的手指头一个个掰上去。
“我的手指短,弹一首曲子,至少要付出比手指长的人两三倍的努力。我要一直让手指和吉他弦磨合,找到一个最好的角度,才能弹出来清亮的声音,而不是含糊的。”学吉他,付丽霞比别人更努力。
有一次,听完她的表演,有几个朋友也想学吉他。付丽霞打趣道:你的手指来和我比一下,如果比我的短,那就不要学了,我的已经是学吉他的最差的手指了。
学吉他,给付丽霞带去了很多快乐,“就像是打开了新的生活方式,我的退休生活里,再也不只有一日三餐了。”
每天找歌、练歌,让付丽霞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就像是跨上了另一个新的生活舞台。”
杭州发展得很快
老年人也有很多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2017年,付丽霞参加了一次浙江省级的吉他大赛,是那一届的选手里年纪最大的。
当时表演完,付丽霞灰溜溜地就回来了。她觉得自己表现得不是很好,拿奖肯定没戏。
“那次是在建德比的,我找了一个小酒馆,点了几个小菜,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就回来了。”付丽霞觉得,为了比赛,我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那么辛苦,当然要吃点好的。
隔了半个多月,她接到组委会的电话,说她得了银奖。
“我太后悔了,当时没有留下来。”知道自己拿了银奖,这位摇滚奶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后悔没留下来看完闭幕式再走。
“如果知道成绩那么好,我肯定留下来看的,那个闭幕式很好看的。”聊到这里,付丽霞哈哈哈笑了起来。
就在这一连串的笑声中,排练室里来了身穿黑色T恤的奶奶,也是一头短发,很飒。
2014年,我上要春晚在全国招募,付丽霞就和几个老乐友们去了。当时是在西湖文化广场表演。
聊天的间隙,练习室又来了一位奶奶。
图片
“喏,这才是真正的摇滚奶奶,我们的鼓手。”付丽霞向我介绍。
图片
她们俩和几个队友们,曾一起上过两次央视。一次是《我要上春晚》节目,表演了《人间西湖》。还有一次是《星光大道》节目,表演了《怒放的生命》。
琴友们大多是以前在老年吉他班里的老同学,也有比赛时认识的,曾一一起组过“风荷吉他队”,因为经常在曲院风荷排练,所以取了这名字。
现在,她们有和另外3个老朋友组成了西湖电声乐队,付丽霞是乐队里的吉他手+主唱。她口中“真正的摇滚奶奶”叫王微微,比她小一岁,是乐队的鼓手。
“我们都说她是个人精。”付丽霞调侃王微微。
这句调侃,说的是她很厉害,会很多乐器。“打鼓打得很溜,中阮也很厉害,扬琴、贝斯、二胡、口琴,也都会。”
扬琴和口琴,是王微微小时候自学的。2003年退休后,王微微来到杭州,才学起了二胡和其他的乐器。
王微微说自己是“陪漂”,陪着小孩漂,她的两个女儿现在都在杭州。
这位“摇滚奶奶”年轻时,当过音乐老师,也做过工人,下岗后,才开始经商。
做生意赚的第一笔钱,她就给女儿买了架钢琴,花了一万多块。
那是30多年前,一万块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当时,王微微和跟大女儿说,“你要我给你存着钱,还是培养你成才?”女儿说,要成才。
王微微说,“那行,那我赚的钱就都用来培养你。”
现在,两个女儿都是幼儿园老师。王微微很自豪。
女儿的未来不用愁了,王微微决定好好过自己的退休生活。
学爵士鼓,是因为当时的乐队老师跟王微微说,乐队人手不够,万一演出谁有事,要有能替上的,一个人要学两种乐器。
“我的性格像男人一样的,鼓打起来很奔放。”没学几天,王微微就爱上了打鼓,平常自己在家里,也会拿筷子练。
“我在广场上打鼓,很多人拍视频的,他们说从来没有看到过大妈打鼓。”
王微微住在文新街道康乐新村,她说,在杭州待了快20年了,过得很充实。“杭州发展得很快,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老年人也有很多的学习和展示平台。”
既然想好了,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年过六旬,两位“摇滚奶奶”有一些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分享给大家——
王微微:
我现在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乐器?因为喜欢啊。年纪大了,就是要玩得开心,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
我不求玩出什么水平,只要每一天有一点点的提高,我就很高兴了。
如果再年轻一点,我会学二胡,年轻人学东西要有专攻。
每一天都要有音乐,如果哪一天没有音乐,那一天就是浪费的。
我不想自己的退休生活只是在棋牌室坐坐,当然,每个人可以选择的生活都不一样。我就喜欢现在这样,过得多充实啊。
付丽霞:
学吉他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通过新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
学吉他确实很难,不过即便再难,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但是在做之前,我一定会反复思考。
就像我在退休后选择学乐器,可能在别人听来,那只是一句话,但那是我前前后后思考了半年后所做的决定。
任何事,既然想好了,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摇滚奶奶”代表的并不单只音乐上的摇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摇滚奶奶”吗?欢迎留言和我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