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无障碍

评论

8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棱镜|Lyft早期投资人评滴滴:自动驾驶业务是区别于优步的战略选择

作者:王凡
出品 | 棱镜·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5年前,滴滴宣布与美国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达成战略协议,收购后者包括业务、数据在内的中国资产。2012年创立的后起之秀在本土击败了美国“老师傅”,并通过投资Lyft深入优步大本营,成为美国投资人对滴滴的印象。
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6月30日,滴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融资44亿美元,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在美融资最高的中国公司。美国投资人在用优步估值比对滴滴“性价比”的同时,也意识到,由于竞争环境和业务前景的不同,滴滴的战略方向,已与两家国际对手“南辕北辙”。
“和优步相比,以调整息税折扣以及摊销前利润计算,滴滴的核心网约车业务在2019年一直盈利。”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 Venture Partners)研究主管Santosh Rao对作者表示,随着中国城市人口和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滴滴核心业务继续具有增长潜力。
招股书显示,三大业务板块中,占主导的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拥有1.56亿月活用户,在2020年贡献了1336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93.4%。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在移动出行支出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9%,达到900亿美元。
“投资人不愿错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最大的科技平台之一,何况有明确的盈利路径和国际业务发展的空间。”Santosh如此解读美国市场对滴滴IPO认购的态度,“IPO估值大约是2022年预计收入的10倍,相对公允。” Santash Rao所在机构是Lyft的早期投资人之一,也曾参与多家中国公司的早期投资,包括阿里巴巴。
盈利前景确定性不同,导致滴滴相比优步和Lyft,更大刀阔斧地投资技术研发和新兴业务。招股书显示,2020年滴滴的研发费用达到63.17亿元,占总成本的4%。
相比之下,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核心出行业务缩水的优步,不仅正在削减研发,且在用外卖和配送业务弥补主营收入的同比下滑。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优步的外卖业务对营收的贡献率已超过三分之一。Santashi Rao认为,外卖业务是优步的多业务尝试,增长快,但亏钱,滴滴并不需要走优步的老路,滴滴除了可考虑进一步垂直领域整合,并提高运营效率外,“自动驾驶才是下一个重要领域”。
2020年,滴滴已在上海、北京、苏州、合肥、以及美国加州等多地获得路测牌照。而同期,优步和Lyft选择战略收缩。2020年,优步出售了自动驾驶部门ATG,作价4亿美元,并置换买方公司Aurora26%的股份,转为轻资产的合作方式。今年4月,Lyft也刚刚作价5.5亿美元将自动驾驶业务出售给丰田,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优步和Lyft是迫于盈利压力的选择。而现阶段的滴滴是规模和利润都要兼顾。”Santosh Rao认为,考虑到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和中国产业在智能汽车技术能力的快速积累,滴滴对自动驾驶的投资回报更好,也可区别于其他对手,获得战略性增长。招股书显示,IPO募集的资金中将有三成用于提高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滴滴也面临着自己的增长困境和风险。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日趋饱和后,进入下沉市场将面临新的战争。Bernstein分析师Cherry Leung预计,小城市的新战争中,滴滴或被迫降价。除此之外,反垄断监管和《外国问责法案》,在招股书中被列为风险因素。而美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拐点信号的到来,也给包括滴滴在内的成长性公司能否维持增长动能带来考验。
IPO当天,滴滴股价收高1%,收盘市值678亿美元(约合4377亿元人民币)。曾在中国市场败下阵来的优步同期从滴滴上市中获利,所持有的12.8%股权,价值81亿美元,约为优步总市值的8.6%。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后发表评论~
已显示所有评论

热门应用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4亿人的AI浏览神器
点击下载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