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城市是人工智能最佳试验场,如何改变“千人一面”尤为重要

图片
人工智能之于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不可思议的转变?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际AI城市论坛上,来自学术界的嘉宾紧扣“AI赋能数字政府”这一主题,分享了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最新理念、最新策略与最新成果,以及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最新实践和案例。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领域,伴随着算力、算法的不断提升、优化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管理优化效能的提升。近年来,上海按照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探索超大城市的管理新路径。
2020年在全国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的调查评估中,上海位列省级政府整体指数第一。戎之勤认为,城市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试验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把握人民城市的生命特征,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打造城市数字治理新范式,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持续提升“一网通办”的智能水平,满足企业和公众政务服务新需求,增强智能化供给能力,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来完善全方位服务体系发展。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的未来新引擎。比如,目前上海在政务服务领域打造AI+服务,建立了线下窗口智能化服务体系,运用在线预约、语音引导、数据共享、电子建档等手段实现智能化自助办理;推动AI+审批,通过数据共享、智能识别等方式,实现了一批无人干预的自动办理等事项,从而进一步减少跑动速度,缩短了整体办理时间。同时,依托“一网统管”载体,连通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规划建设、交通管理等,持续加大公共数据治理。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袁辉则在“数字城市: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的主旨演讲表示,今天在数字城市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尽管已经过了60年,人工智能目前还是初级阶段,虽然有无数摄像头,但是经常会碰到一些需求。比如,一个人拿着一把新买的菜刀经过校门口,现在的系统会不断跳出报警,对公安来讲是出警还是不出警,这是很大挑战。
最近两年,很多企业在谈到AI时,感知、思考、运动三大环节成为业界共识,但是这三个业态如何形成有机协调的共同体,还存在很多问题。袁辉认为,未来的数字之城可能有无数标签,可能也在无数的场景中得到应用,这些标签和应用今天只是刚刚开了头,具体如何落地还有很多话题。
未来如何打造数字城市?“现在都在谈数字城市,经常是千人一面,未来城市肯定也不会是千人一面,我们能否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城市的情况来改变,这是很重要的话题。”袁辉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