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要用霹雳手段维护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编视点
近日,工信部针对用户投诉较多的APP开屏弹窗骚扰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新浪微博、爱奇艺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统计显示,自2019年以来,包括遏制弹窗骚扰、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在内的治理行动持续展开,工信部已组织下架了329款拒不整改的APP。工信部之所以出重拳打击APP开屏弹窗,是因为天下百姓苦其久矣。这些APP打开之后,先弹出一幅广告,极尽诱骗手法,稍不注意就点开了一个链接,这些链接不是让你注册,就是让你买东西,或者保险、投资之类的内容,关又关不了,除了生一肚子气,拿它还真没办法,所以老百姓怨声载道。
不要认为APP开屏弹窗是个小事,我国现在移动用户数将近16亿,每个用户都有几十个APP,在工信部未整治之前,大部分APP都这么玩儿,而且都是一些头部的互联网大企业。APP开屏弹窗之所以如此猖獗,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就是一些互联网厂商为赚钱而没有底线,视用户权益为儿戏。除无限度地索取用户信息外,开屏广告当然也是一大块肥肉,不吃白不吃。这些高举“服务用户”大旗的互联网厂商,“初心”是无限制地榨取用户的每一分价值。
这些互联网厂商的小心思,在以前会美其名曰“创新”,这种风气在中国的互联网界一直风行。但今天,在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这种风气有必要刹一刹,不然左仿右效,祸害不浅。
君不见,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也是有样学样,上海电信在IPTV开机广告上的做法就颇得一些互联网厂商的真传:先是说IPTV开机30秒广告是为提升用户开机体验,避免黑屏,被质疑后又说一键关停功能办不到,要整改也得3个月后。这样的做法,其实智能电视厂商也曾上演过,开机广告扰民或无法关闭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相似的手法,一样的目的,都打着“为用户服务”的幌子。
所以,工信部重拳打击这些APP的违法行为非常必要。古人云,唯有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这些措施一得民心,二护产业。如今国家政策强调安全与发展,所以还妄想在产业发展中投机取巧的互联网厂商,应该收起那些不合时宜的做法,真正在用户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而不是还抱着“割韭菜”的小心思榨取用户的价值。
可以肯定地说,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国家肯定大力支持,特别是随着5G的广泛应用,产业互联网将迎来一个新的大时代,但监管愈发趋严,“滴滴们”的做法肯定会受到更为严厉的监管。
作者:刘启诚
责编/版式:范范
校对:舒文琼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我就知道你“在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