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注:年初以来,恒瑞医药的股价走势颇为低迷。这家国内创新药总龙头自年初至今累计下跌了超过25%,市值跌到4500亿之下。
本轮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恒瑞的基本面是否因为集采发生了变化?创新药产业链上还有哪些投资机会?我们就这些问题,邀请了雪球大V走马财经和妙投研究员王陆泰。展开聊聊关于恒瑞医药以及创新医药赛道的一些话题。下文为当日直播间文字版纪要。
01恒瑞医药本轮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走马财经:恒瑞医药王牌的pd-1,随着这个产品纳入医疗集采之后,虽然其市场份额能够维持,但是价格在大幅度走低。
由于Pd-1本身的领先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又加上竞争对手的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它的降价幅度很大。
从恒瑞医药的业绩来看,它在2021年还可能保证营收和利润。但是之后如果没有研发出一些创新产品,那么它的营收和利润就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恒瑞医药的一些优势在逐渐流失,这个是造成它在这一轮较大调整的本质原因。
王路泰:在竞争对手增加、竞争环境变得激烈的情况下,我觉得恒瑞作为仿制药绝对龙头的地位已经受到了挑战,当然不是说现在其它企业有能力把恒瑞掀翻在地。只是它以前独占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
我认为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增加和竞争环境的加剧这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政策上现在集采已经常态化,仿制药企业已经意识到单纯进行仿制药研发已经没有意义。所以在政策上就已经把医药企业都逼到创新医药的胡同里,大家在胡同里竞争。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也给了很多的利好。很多没有收入、没有利润的企业都可以直接进行融资,无论是企业方还是资本方,大家都有资金来参与创新药的竞争,这导致恒瑞在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对手就增加了很多。
02创新药产业链上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走马财经:我觉得这块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中国来说是整个产业跃迁的机会。
中国劳动力成本以及在制造、生产环节的优势能够使得中国在CXO、CMO、CRO这些领域保持至少有10~20年的产业优势地位。这些行业已经诞生了一批确定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可能还很少,但是对比美国的一些同行,我们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它们。
我觉得它是一个长期的确定性机会,从长周期看,它下跌的时候就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因为就像刚才王老师说的一样,对于恒瑞医药来说,它更多的是偏向仿制药这种相对风险较低、成本也较低的模式,靠销量和规模走在了靠前的位置。
但现在对比如百济神州、药明康德这种能够利用中国的产业优势的企业而言,长期来看反而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
王路泰:CMO产业链上其实也有些很多的投资机会,很多股票都走得非常好。我觉得其实资本市场之所以看好 CMO产业链,还是看中了它的确定性。
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关系来说,创新药企业是甲方,它们是客户、给订单的一方,它们决定着订单给多少、给到谁。
创新药企业是产业链上最有话语权的一方。但是创新医药开发有着天然的弊端所在,就是它的研发的周期长。除此之外,其结果也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不确定性,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第一,开发的产品是否有效、是否安全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
第二,开发的结果能否获得监管机构的审批通过,上市也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它研发的进度要时刻受到它的竞争对手的挑战,它的竞争对手也在进行类似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但是像上游的CXO行业,它们没有这方面弊端。
第一它的客户很分散,比如龙头企业药明康德的客户一季度的时候有4400多个,这就降低了风险。
第二点它们拿的是大头,就是项目执行的一个费用。比如一个项目的总金额是1000万美元,里面有700万是以项目费用的形式直接拿到。这个项目的绝大多数费用它们都能拿到,所以它们能赚一笔很稳的钱。
现在市场上有一个比喻,说它们是金矿旁边卖水的人。无论这个金矿最后能不能挖出金子、最后能挖出多少金子,实际上它们都能赚到钱。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可以更多地关注这样的公司。
除了这种创新医药和 CXO,大医疗还有哪些赛道可以关注?
03王路泰:在创新的方向上,除了有创新医药,还有创新器械
相较创新医药而言,我觉得创新器械的投资机会更好一些。因为器械的研发模式跟创新医药不一样,器械基本上是迭代式研发,它的业绩的增长会比较稳定。
其次这一类的企业的由于产品变化很快,不会受集采这方面的影响。而且不同企业之间的器械其实差距比较大,所以也没有集采的条件。
当然器械行业它也有自己的固有的缺点:每一种器械的细分种类非常多,器械企业只熟悉自己的研发领域,所以就造成了很多器械企业的天花板比较低。
除了创新,我还看好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服务领域包括两种。
第一类医疗服务,像眼科医院、口腔医院,这些也是近几年来的大牛股。
第二类是医美类的产品,这些产品是需要消费者主动自费购买,也不会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的影响。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些产品也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