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少社《风雷顶》济南书博会首发 张炜谈儿童文学写作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济南报道

儿童文学作品该怎么写?一个成年人该怎么写儿童文学才能不矫揉造作?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在著名作家张炜看来,儿童文学不能为了写出特别像专业的儿童文学,就“捏着鼻子换个腔调去写,显得造作,而应该自然而然地进行表达。”7月16日下午,在第30届中国(济南)书博会上,由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风雷顶》举行新书发布会。《风雷顶》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茅奖作家张炜、《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等人,就儿童文学创作,展开了一场交流。

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上,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是一个闪亮的坐标。《风雷顶》是一部取材于抗日战争历史、讲述山东胶东革命根据地抗战生活的少儿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上世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小说将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融为一体,在宏大与细致、战争与和平之间,呈现出一段有温度的抗战历史。作品精准把控孩子与战争的关系,也有对胶东农村民情风俗与风物的精细刻画,趣味盎然,展示出对战争主题儿童文学创作的创新努力。张炜称赞《风雷顶》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就“写得很自然,读起来很舒服”。

张炜

张炜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风格。我们翻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杂志,一个时代的气息、语调,真是扑面而来。但是一个有语言追求的作家,还是要努力摆脱时代固有语调(当然要完全摆脱时代的语调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嗓子”写作。“凭我几十年的文学写作经验,写的东西首先要是文学,然后才是某种文学,比如儿童文学。如果你一上来目标就是写某个类型的文学,那基本上不会写好。因为,杂念多了,动作必然变形。”

作者刘海栖

《风雷顶》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是山东海阳人。他透露,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是来自父亲给他讲述的真实故事。虽然故事是真实的,但这部作品依然不算是纪实文学作品,而是一部经过文学创作的虚构小说作品。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编名叫《风过乡野》,下编叫《雷鸣岁月》。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通过视频发表了自己的评价,“我的发言题目叫《中国式童年的另类书写》。这是一本向父辈与艰苦岁月致敬的书,一本兼具家族史与风俗史意义的书,一本非常真实、真诚、真切而且非常朴素的书,一本中国式童年历史性书写的书,一本纪实风格的书。 读这本书,让人一下回到胶东地区的烽火岁月,回到父辈们所经历的难忘的童年,也同时更让我们珍惜当前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视频发言最后,高洪波还献诗一首《读有感》:“风雷顶上风云走,故乡情浓喜回眸。胶东父子童心热,峥嵘岁月笔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