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1日20:00,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工作353天,工况正常。地火距离3.707亿千米,光行时20分36秒。“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410.025米,工况正常。7月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表面岩石、尘土及沙丘等特殊地貌的高清影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包括环绕器、着陆器、火星车等)及其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以来,向南行驶开展巡视探测,导航地形相机每日对沿途地貌进行成像,行进中次表层雷达、气象测量仪、火星磁强计开机探测,途中遇到岩石、沙丘等特殊地貌时,利用表面成分探测仪、多光谱相机等开展定点探测。
图1:火星岩石
图2:火星岩石和尘土
图3:火星沙丘
6月26日(第42个火星日),火星车到达一处沙丘地带,利用导航地形相机拍摄了红色沙丘高分辨率影像(图3),拍摄点距离沙丘约6米,周围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石块,其中正对着火星车的石块宽约0.34米。7月4日(第50个火星日),火星车行驶至沙丘南侧,对周围地形地貌感知成像,图4可见沙丘全貌,长约40米,宽约8米,高约0.6米。图5左侧为一簇形状各异的石块,右上角可见背罩和降落伞,成像时火星车距离着陆点直线距离约210米,距离背罩和降落伞约130米。与此同时,我国探月工程也迎来新进展。今天(7月12日),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我国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测器及其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通讯员柴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