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车英雄”五进五出 营救65名教师

记者 | 牛其昌

编辑 | 翟瑞民

1编者按:

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河南,这个中原大省正在经历超强暴雨考验。

我们密切关注中原地区的灾情进展,痛心于人的磨难。我们与河南同悲伤,共患难。

在汹涌洪水中,本能的善意,让他们对陌生的落水者施以援手。他们是中年的父亲,是务工者,是喊着号子的拔河者……他们逆流而行,是无名的英雄。

人性的光芒,水不能覆之。界面新闻在洪灾现场寻找着这些英雄之事,让更多的人看见伸手的力量。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当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行65名新进教师正结束入职培训,分乘两辆大巴返回郑州。

当车辆行至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附近时,湍急的洪水从他们身后沿着310国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席卷而下。水势渐猛,前方多辆汽车被大水吞没,被困在河道一旁的大巴车随时有可能倾覆甚至坠河。

生死关头,一名男子开着铲车赶来营救,他先后5次往返于山洪之间,最终将69人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7月25日,界面新闻来到位于郑州西部的巩义市米河镇,找到了家住两河口村的救人者刘松峰,并重回事发现场,听其讲述营救的经过。

为了尽量不驶入激流,刘松峰打算用挖斗撞开加油站一侧的墙面。摄影:牛其昌

7月20日早上8点多钟,刘松峰突然接到老家父亲打来的电话,由于老家发大水,让他回去把老人接出来。

刘松峰赶紧起床,但当他开车来到国道之后,发现一座桥已经被洪水淹没,人们无法通过。雨势越来越猛,意识到危险的刘松峰赶忙掉转车头回家。

“因为我爱人和两个孩子还有母亲,当时都在家里睡着觉,我回去赶紧把她们叫起来,一起开车往河流上游方向走。”刘松峰回忆说,附近高庙村地势相对较高,他看到雨越来越大,就打算带家人在当地村委避一避雨。

刘松峰今年39岁,巩义市米河镇米南村人,有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平时在当地负责经营一家铲车修理门市。从2001年开始开挖掘机,到2004年跟师傅学习修理,他从事这一行业已有20年。

接受采访时,刘松峰显得面容憔悴,他喉咙沙哑,眼睛不自觉地会流出眼泪。连日来,由于家园被洪水冲毁,他加入到抢险自救的队伍当中,至今没有好好睡过一个安稳觉。

来到高庙村委后,让刘松峰没想到的是,倾盆的暴雨毫无停下的迹象,山洪顺着国道一冲而下。随着水势快速上涨,大约过了20分钟,高庙村村委大院也开始进水,面临被淹的风险。

界面新闻注意到,米河镇地势南高北低,正南方向不到30公里处便是海拔1100米的伏羲山。与310国道并行,汜水河只有十余米宽的河道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米河镇,最终汇入黄河。而洪水爆发时,高庙村恰好就在该河道两岸。

“玉米地里全是泥水,已经到了膝盖的位置,女儿一米五左右在里面根本走不动。高庙村委的人背着我的孩子,搀着我的母亲,把我们转移到上面一家水泥公司。”刘松峰说,当时一家人非常害怕,幸亏在村委的救助下,他们一家五口才艰难穿越500多米的玉米地,来到地势更高的水泥厂避难。

中午12点左右,由于浑身湿透,刘松峰刚把衣服脱下来拧了几把水,高庙村支部副书记杜新玉就来到厂里喊人救援,“下面被困人了!”

刘松峰跟村委人员以及水泥厂工人赶紧跑到几百米外的国道查看,发现两辆大巴车在激流的冲击下来回摇摆,一辆被冲进了附近的加油站,另一辆则被冲到公路对面的堤坝旁。看到有人前来,车里的人们开始大声呼救,还有人则摇摇晃晃地坐在车顶。

刘松峰的第一感觉是,呼救的人看起来都非常年轻,可能是一群刚刚参加完夏令营的学生。

由于被激流阻隔,前去营救的人员距离加油站附近的大巴车有二、三十米远,人们尝试了抛绳子、抛轮胎、木棍等,都因为距离太远无功而返。

郑州仲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内,停放着刘松峰救人时开过的铲车。摄影:牛其昌

持续了十几分钟后,刘松峰问道,厂里有没有装载机或者挖机之类的设备。郑州仲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清说,厂里有台装载机,但是司机不在,也没有钥匙,但是门可以打开。

“因为我就是干工程机械维修的,我说只要有车,我就能把它启动。”大家赶紧带着刘松峰回到厂里,大概转了一圈找了10分钟,终于找到了铲车。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刘松峰搭好线路,只用了不到5分钟便把车启动了。

此时,洪水上涨已经几乎淹没了大巴车的大半个挡风玻璃,而且由于破损,车内进水严重,晃动越来越厉害。眼看不能再等,刘松峰赶紧开着铲车慢慢靠近大巴车。

“其实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看不到前面水有多深,也挺害怕的。但是我想着车都开下来了,不救肯定不行,就先慢慢往前试探一下。”刘松峰回忆道,为了尽量不驶入激流,他原本打算先用挖斗撞开加油站一侧的墙面,但撞开之后发现,下面是一个很高的台阶,铲车无法开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刘松峰只能开着铲车穿越激流进入加油站。他一边缓慢前行,一边用前斗试探水深,待铲车完全进入激流时,他调整方向让铲车顺水而下,试图让冲击力降低到最小。

只有二、三十米的一段路,刘松峰开了两、三分钟,铲车终于在大巴车头前停稳。

被困的人们从车顶的逃生窗口爬出,随后跳进举起的前斗中。铲车就这样四进四出,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刘松峰将第一辆大巴上的全部50余人转移到厂区安全地带,其中还包括一位抱着11个月大婴儿的母亲。

第二辆大巴车附近,堤坝已经出现坍塌。摄影:牛其昌

此时,刘松峰来不及喘息,因为马路对面的堤坝已经出现坍塌,一些车辆被大水冲进河道,另一辆大巴随时都有倾覆甚至坠河的危险。

被困的人们站在一米多高的堤坝上,洪水已经没过他们的小腿。他们扯下大巴车上的窗帘,用作绳子绑在树上,以此防止自己被冲进身后的河道里。

“当时水的冲击力太大了,已经没过了铲车的轮子,大概有一米七左右,根本过不去。”刘松峰深知,要想营救第二辆大巴的人员,他必须冒更大的风险尝试穿越公路中央更加湍急的激流。

这时,高庙村支部副书记杜新玉爬上铲车驾驶室右舷,告诉刘松峰上面有一条小路可以试试能否过去。于是,刘松峰带着杜新玉沿小路向下游驶去,顺着水流,铲车相对平稳地穿越到了公路对面。

在搭救第二辆大巴车乘客的过程中,刘松峰说,当时他已经看不到河堤,只见两个村民上半身的衣服被水冲走,鞋子也没有了,只能紧紧抱着大树。

刘松峰先将两人救下,随后逆流而上,强大的冲击力让他感觉,铲车车轮“一抬一抬的。”

由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站在驾驶室外的杜新玉负责指挥刘松峰“前后升降”等操作。当必须转向时,刘松峰担心铲车侧翻,不敢猛打方向,只能慢慢将车身斜侧,然后再慢慢回正。

最终,在刘松峰和杜新玉两人合力之下,第二辆大巴车上的16人一次性全部被运到安全区域。

刘松峰回忆,当时虽然情况紧急,但进入挖斗时,大家都非常有秩序,“先是一个男的跳进挖斗负责在下面接人,再是小孩和女人跳进挖斗,最后才是男士被接出去。”

事后,刘松峰才从被救人那里知道,他们并不是夏令营的学生,而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刚刚入职的老师,且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他们一行总共65人,加上被救的两名司机和两名村民,他用铲车前后一共搭救了69人。

巩义市米河镇,一辆工程车被洪水冲翻。摄影:牛其昌

7月24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院长亲自来到高庙村,给刘松峰、高庙村委以及收留被困人员过夜的郑州仲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送来锦旗,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如今,回想起当天救人的经过,刘松峰仍然有些后怕,“水流太急了,水下面的路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清楚,万一下水道没有盖板,铲车肯定要掉下去。”

当被问及,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是否还会前去营救时,刘松峰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