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全球经济如何更好复苏,这些专家给出了路径建议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倒计时百天之际,一场汇集了多位重磅嘉宾的解读会,让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前预热,也让围绕诸多热点话题的大佬观点提前释放。

“在世界各国逐步解封和计划解封的过程中,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路径和趋势是怎么样的?”7月27日,作为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解读会的主持人,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向在场的嘉宾抛出了问题。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表示,虹桥论坛为全球各国寻找一个新的应对方案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他认为,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降低了全球制度体系的信用度,人们对于国际组织间的协调有了新的认识,需要更多探讨 。另外,疫情对全球化的发展,包括旅行和留学也都带来了挑战。

因此,疫后经济复苏和治理是全世界的共同挑战。他提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加强疫苗研发等全球卫生健康合作,健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应对和调整机制。

王辉耀表示,全球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来自于数字经济。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金矿,数据运用得也最充分。所以要解放思想,让数据流动起来,并在技术的分享中好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抓住数据的流动做好全球治理,中国在这方面是不可限量的,我们要在这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一定要抓住数字革命带来的机遇。 ”王辉耀说。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则提出,当前数字经济占比高、发展快,但也带来了数字安全问题,对数字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制度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而开放合作是全球科技界的共识,唯有开放合作才能促进科技新突破、推动科技新进步,才能用好科技手段应对疫情、气候等全球性问题。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表示,经历了疫情和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困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更大。未来的国际治理体系中,更加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携起手来,推进更多的开放、交流、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性危机和挑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长江学者余淼杰表示,疫情让数字经济和自身密集型的产业越来越重要,同时也重构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贸易链。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现在各国逐渐从全球的多边化向区域周边化或者区域经济的合作的态势发展;整个供应链也由原来较长的梯度逐步变短。

他认为,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后,各国经济均呈现出V字型的走势。中国已经在2020年第一季度恢复,并且逐步地全面恢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速。 由于出色的表现,中国成为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复苏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国家应该会走在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前面。 按照推算,发达国家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初步恢复到2019年左右的水平。

关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体制,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兴荣认为,金融机构需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绿色信贷结构,通过协调的金融、绿色的金融、开放的金融、共享的金融、安全的金融促进世界经济朝确定、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的跨国企业代表,欧莱雅北亚区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后疫情时代,企业应做好长期规划,提升创新和合作质量,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有利贸易和投资的政策,有助于形成中国和世界相互促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