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希特勒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骠骑兵
摘要:1940年德军发起闪击西欧,横扫千军如卷席,英法联军一路溃败,一直撤到了法国敦刻尔克海边,最后不得不从海上仓皇撤回英国。但德军追到敦刻尔克之后,却止步不前,结果三十多万英法联军得以逃出生天,德军为什么会对英法联军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图片
1940年德军发起闪击西欧,横扫千军如卷席,英法联军一路溃败,一直撤到了法国敦刻尔克海边,最后不得不从海上仓皇撤回英国。但德军追到敦刻尔克之后,却止步不前,结果三十多万英法联军得以逃出生天,德军为什么会对英法联军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万事不要想当然,德军并不是做好万全的准备,能够对敦克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实施围歼,自己还在犹豫怎么打,德军以三千辆坦克为前锋,一路从阿登地区杀到这里的,面对的是什么情况?—— 前突的装甲部队确实已经从三面围住敦克尔克,然而步兵也被甩在身后很远的地方,这时德国的装甲集团,也不是后来苏德战场上的那些钢铁猛兽,只是一些I、II、III型坦克。而且围住敦克尔克时,德军装甲部队已经连续征战两个月,坦克数量已经不足两千辆,各部队平均损失都已过半,情况严重的只剩下三分之一战力,敦克尔克地区又是河网纵横,土质松软,连天气都不帮德军,一直阴雨连绵,地面非常泥泞,这种近乎极限的情况下,德军剩下的这些坦克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补充休整,喘口气的时间。
偏生也是因为天气阴雨,道路泥泞,德军后方交通线给堵了二百多公里,别说和坦克协同作战的步兵、炮兵赶不及过来,连装甲部队急需补充的弹药油料都过不来,前线急的冒火。所以不是希特勒瞎指挥,下令停止进攻,而是应广大前线指挥官的要求,暂停进攻,等待后方补给到位,步兵炮兵跟上来,重新整顿后再组织进攻。英法联军撤走后,德军在海滩缴获的联军遗弃物资有: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这下该明白德军前线指挥官的战场预判水平,以及希特勒暂停进攻的命令有多么及时和体贴了吗?事后诸葛亮表示:要感谢当时战略战术的战场情报输送传达不及时,情报汇总和分析也没进入数据化时代,否则有这点战场数据支持,英法联军连校官都知道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咱们该朝德军倒卷回去了!
同时从这些遗弃物资看,前期英法联军虽然受到军事思想和水平都有革命性变化的德军的降维打击,但到底也是传统的老牌军事强国,到达敦刻尔克地区,并非溃逃过来,而是建制基本没乱的有序撤退,最令人钦佩的,是这支部队在接下来的撤退行动中,同样没有乱,这才是他们最终能撤出去三十多万人的主观原因!
图片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但凡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几十万人被人围三阙一的情况下,历来是军事行动当中组织难度最大的,敦克尔克大撤退从军事学来看,联军各级军官组织指挥能力堪称卓越,士兵意志虽然不如已被军国主义教育洗脑的德国士兵,但其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序且迅速完成撤退,同样说明基本上还是保有军人起码的荣誉感和纪律性,这也是强军的标志。
纵观整个二战,德国最终还是输在综合国力不够之上,各个层级的判断和指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顶多在一些指挥上有选择方向的争议,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总能找到德国人指挥上各种惊天漏洞,希特勒总是随心所欲瞎指挥什么的,要真是这样,德国都能把二战打到这个程度,这是在打谁的脸呢?!
郭刻尔克大撤退可以说是二战史上最让人浮想联翩的一大谜题。这次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到6月*4日结束,总计有34万英法联军从郭刻尔克撤退到了英国,其中英军大约21.5万人,法军有9万人呢,比利时军队3.3万人。英国紧急动用各种舰船,包括渔船,货轮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在短短的10天之内将34万人从死亡陷阱中救了出来,为日后盟军反击德军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一个神话。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希特勒要下令停止攻击英法联军呢?难道说他脑子进水了?
一直以来对于这次大撤退,存在不同的看法。当时德国发起入侵波兰的战争,随后英法两国不得不向德国宣战,开始了战争史上最为奇怪的“静坐战”或者叫“假战”。英法联军本以为凭借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就能将德军“吓退”,并将祸水东引,最好德国能够进攻苏联。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敌我双方虽然宣战了,但只有零星的交火。结果1940年5月德军突然发动攻击,主力从阿登地区突击,像一把利剑一样迅速粉碎了马奇诺防线,到了6月11日法国巴黎宣布为不设防城市,等于向德军开放,其实真要守也守不住。由此在历史就有了你不可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梗。
图片
正如电影《郭刻尔克》中表现的一样,为了避免更大损失,英军从5月开始就准备将远征军从欧洲大陆撤回本土,英国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船只,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700多艘舰船组成了一支舰队,冒着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将34万英法联军成功撤回了本土。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很多人只看到德军停止进攻,而忽视了英军自身的严明纪律,就是在从海滩涉水登船时,英军都秩序井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律保障,在德军大军压境的紧急时刻,很可能都不需要德军装甲部队发起进攻,空中几架飞机一炸,几十万人就立时兵败如山倒了,德军只需赶鸭子一般抓俘虏了。再退一步,就算不在海滩上崩溃,但在登船时争先恐后秩序大乱,那么这场撤退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当然,德军停止进攻客观上也帮了英法联军的大忙。德军为什么会停止进攻,是真的对英法联军网开一面?
不,肯定不是,确切说德军停止进攻也是无奈之举,主要原因是:
第一,德军侧后有危险。德军装甲部队虽然连续猛攻,突进到敦刻尔克附近,但侧翼的威胁还是存在,而且很严重。甚至可以说德军装甲部队是孤军深入的,法军在德军战线的南翼就有20万人的重兵集团。如果此时英法联军突然从侧翼反击,德军部队可能会被切断补给线,失去已经占据的有利战机。站在当时战略角度考虑,装甲部队稳妥的打法确实应该停下来,等待步兵跟上来,这样才能确保优势地位。
第二,德军装甲部队损失较大。此时德军装甲部队的性能很差,主要是I、II、III型坦克,IV型坦克数量很少。而I、II、III型坦克都是轻型坦克,防护薄弱,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到敦刻尔克时,德军装甲部队已经损失了百分之五十的坦克,一些部队只剩下三分之一实力。这种情况下,德军实力其实已经削弱了至少三分之二,能否通过强攻全歼敦刻尔克40万英法联军,谁也没有底。
图片
第三,敦刻尔克地区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这里地形复杂,坦克作战非常不利,应该等到步兵赶上以后展开步坦协同作战。如果坦克独自攻击,很可能进攻受阻,损失惨重。在这样的复杂地形,其实是坦克怕步兵,而不是步兵怕坦克。
第四,德国空军认为可以封锁英法联军撤退。当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信誓旦旦,夸口单凭空军就可以摧毁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客观来说,戈林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没有预计到随后连续几天的恶劣天气。当时空军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夜晚和阴雨天作战能力低下,甚至根本不能起飞,所以实际上德国空军真正有效的轰炸只不过一两天。如果,撤退期间连续十天都是好天气,40万英法联军不说全部,至少一半都得被永远留在敦刻尔克海滩上。
第五,没有任何人想到,英法联军能够将大部分主力撤走。当时丘吉尔自己认为最多能撤回来10万人,一些英国海军军官认为最多撤回来五六万人。结果实际撤退时,整个英国都出动了,不但渔民开着渔船赶来,阔佬贵族开着私人游艇,甚至还有人开着只能乘坐几个人得小划子,搞了一场人民战争,最终成功地将34万英法联军撤走。而敦刻尔克撤退之前,谁也没有搞过这么大规模的撤退,没人会想到会如此成功,包括德国人。
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主观上的原因也有,一是不愿意让精锐的装甲部队去和已成困兽的英法联军死磕,他还想尽可能保留装甲部队准备将来进攻苏联,二是希特勒始终是有和英国媾和的想法,所以还是有点手下留情的意思,好歹给可能的议和留点余地,不要太赶尽杀绝。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才有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而不只是简单地认为德军网开一面才让英法联军放虎归山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