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心理专家释疑:疫情期间公众焦虑属正常应激反应

8月1日,南京市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举行第十二场发布会。江苏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国家心理救援队)队长、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介绍,疫情发生以后,市民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比如说紧张、担心、恐惧,甚至不满、孤独、无助、压抑、睡不好觉、吃不下饭等等情况,在心理专家看来,这属于疫情应激反应。
他特意提醒公众,经历了这样一个非正常的重大事件以后,我们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的反应。疫情的心理应激反应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当疫情开始出现的时候,是警觉反应期,最常见的反应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发生在我们南京呢?然后开始出现一些警觉性的反应,比如说过分关注媒体,过分关注疫情的变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等。
第二个阶段,进入消极防御期,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又没有到过南京禄口机场,对各种各样的防疫措施不太配合。
第三个阶段,是现实适应期。这时,南京地区的市民都觉得疫情跟自己有关系,不得不去面对疫情。市民会去核酸检测,也会去向主管部门汇报自己的行踪,这叫现实适应。
第四个阶段,叫恢复成长期,大家会变得理性平和。从目前来看,由于南京强大的防疫措施的落实,南京市民们已经处于了这样一个阶段中。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胡明峰
题图:视觉中国
编辑:吴盈青
点分享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