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全员核酸检测,整个城市都在与病毒赛跑

“可能又要做全员核酸检测了,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8月2日晚11点,武汉市第九医院院长刘明瑜接到了青山区疾控中心负责人的紧急电话。那一晚,他睡意全无,开始连夜梳理工作。距离刘明瑜接到电话不到一天,武汉市宣布力争3天完成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消息在武汉人的朋友圈迅速传播,一边点赞“这就是武汉速度”,一边承诺“全员核酸,我们无条件配合”。三伏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长江日报记者见证着整个城市都在与病毒赛跑。
3日、4日连续两天,武汉经开区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南湾社区东风凤凰城一期全员检测不漏一人。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高温下排队,风扇、冰块、酸梅汤让市民静下心
4日一早,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局部可达37℃以上。
“后面十位居民请拿好身份证及号码跟我来,在这里排队等待!”4日凌晨,在江岸区花桥街大江园社区核酸采样点,居民十人一组正在有序接受采样。
在青山区新沟桥街车站社区核酸采样点,社区用摆放凳子的方式划出一米的间隔距离,同时还为居民们准备了冰镇酸梅汤,让大家能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检测。
江岸区惠济二路惠济社区,居民自觉排队做核酸检测。城市摄影队荆楚布衣 摄
“37栋1单元的居民们,请听到广播速到社区警务室排队做核酸检测……”在江汉区北湖街的部分核酸检测采集点,采取了划片区、分楼栋、按单元“分时分批”方式进行采样。
“十人一组到流动采样点外等候,蛮快的。”位于东西湖金银湖街碧海花园小区3号门外的核酸采集点,临金银湖且有树木遮挡。社区工作人员说,特意选择在这样的位置进行采样,就是想尽量为排队的居民降下温。“现场看到有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我们会为其代办身份录入等程序,并请其优先通过,以减少他们的等待时间。”金银湖街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3日晚,在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核酸采集点,虽然已是夜晚,但室外温度依然很高,社区为排队的居民准备了大功率电扇,现场还摆放了大冰块来降温。
武汉市育才小学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身后放着巨型冰块。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3日上午,江汉区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交会处的一处疫苗接种点改为核酸采集点,刚做完采样的李女士戴好口罩从帐篷里走出。她与7名同事一起过来,排队十来分钟就完成了检测,“速度挺快,效率很高”。李女士认为,政府这次的反应非常快,相信武汉一定能处理好此次疫情。
“让我上,多一个人就可以多一份力量”
3日傍晚,武汉市第九医院ICU护士张翠与同事们一起到达青山区39街康苑社区核酸检测点,换上防护服,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
晚上闷热依旧,采集点准备了两台电扇,但电扇把试纸吹起来影响到了工作,张翠索性把电扇关了。在采集了几十个标本后,张翠突然全身开始发麻,社区工作人员立即扶张翠坐到凳子上,她刚坐下不久就晕了过去。大家帮张翠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发现她全身热得烫手。
“快叫救护车!”飞驰而来的救护车将张翠送回九医院抢救,一查血钾只有3.0,而正常值为3.5—5,原来是犯了低血钾症。
去年1月下旬,张翠被确诊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痊愈后,2月下旬她又重返抗疫一线。这次才出征就倒下,张翠担心医院会把她撤下来。“已经好了,可以再去采集点工作。”缓过劲后,这是她向医院领导说得最多的话。她担心同事们,“天气太热,穿上防护服不能坚持太久,让我上,多一个人就可以多一份力量”。张翠现在家休息,她希望能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8月3日中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嘎纳印象小区,武汉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结束后躺在桌子上短暂休息。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武昌医院抽调了200余名医护人员,负责22个社区38个点位,要在3天内完成30万人的核酸采集任务。3日晚上,在完成沌口84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后,医护人员当晚6点又开始了全民核酸采集任务。
1998年出生的徐缘是武昌医院的护士,8月2日她去支援红安核酸检测,3日凌晨2点又接到医院通知火速赶到沌口支援,她来不及告诉家人。妈妈通过网络视频看到了女儿,打电话叮嘱她“注意安全”,她说,“医院防护物资挺齐全的,护士行业有意义,危险时需要有人上,作为护士很自豪!”
睡了不到3小时,社区书记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4日清晨5点,睡在办公室沙发上的甘睿早早就“起了床”,虽然只睡了不到3个小时,但他用冷水洗了把脸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39岁的甘睿是汉阳区鹦鹉街夹河社区书记,社区现有居民1.5万人,数量位居全街第一,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的任务也最重。
3日上午,街道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布置防疫工作,甘睿马上着手联系检测场地,组织物资和人员,其间他还要配合街道协调安排隔离酒店。3日下午6点,3个核酸检测点全部投入使用,他在现场总调度,一直忙到深夜11点半,等后续事项全部完成已经到了凌晨2点多。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就在办公室睡了一晚。
甘睿在整理换下的“汗衣”,办公室常备5套衣服。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摄
4日早上5点45分,他准时开车接上了医务人员和物资,赶回社区布置检测点。6点半,核酸检测工作准时开始,他说:“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完成4590人。”
4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见到甘睿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全部汗湿,而这已经是他当天换的第二身衣服了。他的办公室放着一个大储物箱,里面码放着几套干净衣服。“天气太热,我又喜欢出汗,就在办公室备了5套衣服,每隔3个小时左右换一套,不影响工作。”
这几日,睡在办公室的社区书记不止甘睿。
4日中午11点,记者在汉阳区四新街梅林都汇社区检测点看到社区书记马玮时,她正穿着防护服为居民办理核酸检测信息核实录入。
梅林都汇社区情况较为复杂,社区有居民近万人,同时还有2个工地、1家大型商超、1个写字楼和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工地上有1200多名工人,很多人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社区书记马玮(左)在现场为居民服务。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摄
为了减少风险、提高工作效率,3日晚11点结束居民核酸检测后,马玮带人连夜赶到2个工地,手把手教工人们完成检测流程,忙完后已到凌晨1点多。既要忙着协调指挥,同时还要指导居民和工人,马玮3日一天几乎没有挨过椅子,站了整整一天,等她发现右脚疼痛时,才发现右脚脚掌的一个大水泡磨破了,她就随手用消毒酒精喷了一下,忍着钻心的疼痛继续工作。
为了不影响工作,她连夜赶回家,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又连夜赶回了社区,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4日早上5点,她早早起了床,开始工作前她专门喝了一瓶含糖饮料,确保有足够能量支撑完成今天的工作。
“听候社区指令,有需要随叫随到”
全市核酸检测消息一出,社区下沉党员的微信群里热闹起来了。
“马上做核酸,社区是否需要党员帮忙?”
“听候社区指令,有需要随叫随到!”
未等社区通知,党员们已经开始主动要求协助检测。大江园社区是个大社区,傍晚时分,社区终于发出通知,需要20名下沉党员到采集点协助,20个名额,秒光!下沉党员陆海春在下班路上抢到了一个名额,下班后没回家,直接到小区采集点上岗工作,拿着酒精喷壶,负责现场消毒。“想要出份力,得靠抢”,陆海春边工作边庆幸自己手速快。
抢到名额的还有下沉党员程钊,他所在的华电社区刚刚发布任务,程钊第一时间就报上了名。作为社区下沉党员,程钊的党员服务时间已经超过了30小时,提前半年就完成全年24小时的任务额。“困难时候就是应该党员先上,不讲任何条件。”
困难时期,要求“我先上”的,还有一群00后。
志愿者王金星脱掉被汗湿的防护服。受访者供图
4日中午12点,正是一天最热时,结束了连续6个多小时的工作后,21岁的王金星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咕嘟咕嘟”喝了一瓶矿泉水,长舒一口气:“活过来了!”
他满脸通红,头发全部被汗水浸湿,半个上衣也几乎湿透。“穿上不到半小时,汗珠就顺着身体往下淌,人好像呆在一个蒸笼里,透不过气。”
王金星是武汉商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同安家园小区核酸检测点的一名青年志愿者。3日下午1点,得知同安家园小区即将开展全民核酸检测,他和同校的3位同学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
“穿上防护服才能更加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不容易,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我们这点累都不算什么。”王金星说,能为医护人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值得!
8月3日晚,武昌实验寄宿小学操场,彭刘杨路社区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图为现场志愿者。长江日报记者贾代腾飞 李春摄 通讯员吴迪 况昕昀摄
“上午11点宣布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晚上9点我已经完成核酸检测了。”家住武昌的史晓娇在朋友圈里感慨,“全民核酸,武汉速度,只是大家熟练得让人心疼。”从下楼到排队,十分钟时间,史晓娇和家人就完成了核酸检测。检测是在晚上,她担心工作人员被蚊虫叮咬,贴心地带上了一瓶防蚊水。
“妈妈,病毒都不怕热了,那它怕什么?”一位武汉母亲将她对儿子的回答发在了网上:“它怕我们心里团结,行为分散。”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张维纳 田巧萍 史强 李玉莹 杨佳峰 制作:王戎飞 校对:蔡扬
【编辑: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