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援郑返穗却被骂“带回病毒”志愿者:有需要,我就站出来

广州个体户志愿者自发驰援郑州救灾,返程因郑州出现疫情,竟被少数网友质疑谩骂“将病毒带回花都”。此事连日来引爆网络,登上热搜。

8月3日下午,南都记者对话仍在酒店集中隔离的当事人叶军港,他为我们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南都记者远程视频对话仍在酒店集中隔离的当事人叶军港。视频截图

2021年7月25日,在广州市花都区经营汽修档口生意的男子叶军港和店员小陈,从电视上看到河南郑州遭受洪灾后,驾车约1500公里驰援郑州,5天为当地群众免费救援车辆约400辆。

7月31日返回途中,因得知郑州出现疫情,疑经过了中高风险地区的叶军港二人,按规定主动回到广州市花都区的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目前二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其间,少数网友通过微信、网络留言等方式质疑甚至谩骂叶军港二人“去郑州是想捞一笔”“为什么还要回来,把病毒带回花都”。

少数网友对叶师傅二人的志愿行动进行非理性质疑。图片来源:叶军港的抖音视频评论截屏

这让处于隔离中的叶军港倍感委屈和受挫,于是发视频上网求理解以及“不要再谩骂和攻击了”。但二人的遭遇受到了更多数网友的同情、支持和声援。

目前,广州市花都区相关部门已为二人减免了隔离费用,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也将对二人表示慰问和鼓励。

【对话】

8月3日下午,南都记者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话仍在广州市花都区某酒店集中隔离的当事人叶军港,他为我们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驱车1500公里驰援郑州

提供免费修车救援服务

南都: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和同伴去河南郑州做志愿者的大致经历?

叶师傅:我和汽修店的伙计小陈,于7月25日早上10:00出发,从广州去往河南郑州。自己驾车过去的,带上一些汽车救援工具。7月26日的凌晨3:00 左右到的郑州,找个地方住下,然后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工作。

南都: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们想去那边去做志愿者?

叶师傅:其实当时也没想太多。因为我是做汽车维修的,刚好那边大量车被水泡了,修车师傅非常紧缺,包括设备、拖车、场地都很紧缺。

我们有这个能力,觉得还是要尽这份社会责任。郑州人民受灾,我们去是奉献一份爱心的。

南都:从广州过去花了多长时间?

叶师傅:路程比较远,1500公里左右,开了16个小时。

南都:出发前有没有跟相关志愿者组织联络,还是自发过去?

叶师傅:我们只是单凭这份爱心去的。其实去之前有联系过当地有能力的机构,看能否帮助我们一下,比如提供受损车辆的信息或者是场地,但没有得到回应。

后来差不多快到郑州了,才联系到当地一位比较热心的老板,他能提供地方给我们住宿,而且他那里也有来自全国各地跟我们一样的志愿维修人员住在一起,所以我们算是找到了组织。

当地那位老板是我们整个救援小组的统筹人,比如说需救助车辆的车主信息,他会归纳起来给我们,所以后来开展救援的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

叶师傅二人帮助郑州当地车主免费维修车辆现场。受访者供图

南都:你们所在的救援小组,大概有多少外地去的救援人员?

叶师傅:具体的数字我不能准确提供,但是微信群里面有三十几个人。有的比我们去得早,有的去得晚,我们回广州时,他们还没撤。

5天检修救援车辆约400辆

有时过了深夜12点还在工作

南都:你们怎样确定哪些人需要帮忙,如何开展活动?

叶师傅:早期的话是由我说的那个老板提供的信息。在开展了第一辆车的维修工作之后,后面基本上不用他提供信息了。

比如说我们去某个小区去维修了第一辆车,旁边的车主知道我们是志愿者可以免费修车,他们会发朋友圈或者在小区的群里转发信息,这样维修的车辆就会源源不断。

南都:你们二人一天可以维修多少辆车?

叶师傅:一天可以去到70-80辆。各种问题的车都有。我们是针对那些出现轻问题的车辆进行维修。

一些车辆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我们一般是给车主做个评估检查,提供一些建议或者告诉他应该找什么样的设备替换。

因为车主不是专业的,他们不知道这个车能不能启动,启动会不会造成发动机损害等。

南都:你们在郑州总共待了多少天?

叶师傅:不包括在路上的时间,在郑州的时间是从7月26日到30日,共5天。30日晚上就上高速往广州赶了。5天时间共检测或者救援了大概有400多辆车。

南都:在当地吃住、开展志愿活动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叶师傅:吃饭大部分时候是我们自己解决。有时候车主会很热情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在路上或者是忙得比较晚,就自己解决了。

南都:你们在郑州一天大概会工作几个小时?

叶师傅:我们早上8点多9点左右出发,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做到晚上11点或12点,最晚的话做到12点多。工作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对体力的考验比较大。

可能也是一个责任吧,见到他们(车主)那种很期待的眼神,你也不好意思,就要快点做完,他们也是很热情的。

南都:你们走的时候,还有人给你们送了锦旗?

叶师傅:基本上是一些修过车的车主,也有一些没修过车的小区业主。他们有这份感恩的心,其实我是非常感谢他们的。我们过去也不是说想创造多少价值,只是尽一点力。

回广州后需要集中隔离

被质疑“将病毒带回花都”

南都:你们是什么时候回到广州的?

叶师傅:7月31日下午6点多。

南都:什么时候知道郑州有疫情的?

叶师傅:从郑州回来之前,我是不知道那边有疫情的。在回来的路上,到了湖南长沙境内,才知道郑州有疫情发生。我查了一下可能经过了中高风险的地方。

我们不想给广州带来麻烦,然后主动联系广州花都的防疫机构,等社区帮我们安排,确认防疫政策是需要怎么隔离,怎么配合之类的。

7月31日回到花都区后,我们先去做了核酸检测,然后联系社区医院。

南都:什么时候开始收到一些质疑呢?

叶师傅:按照疫情防控规定,被医护人员正式转运到隔离酒店的时候,因为我们穿着防护服,周边有群众围观了一下,我们停在旁边的车辆横幅上留了电话,就有人发了朋友圈或者是其他一些网络平台。

个别网友甚至添加叶军港的微信进行质疑谩骂。受访者供图

南都:这些人对您进行了什么样的质疑或评价?

叶师傅:(小部分网友)说我们“去郑州是为了捞一笔”,还有说我们“过去是转一圈”,以及说我们“为什么要从郑州回来,把病毒带回花都”。

南都:对你们进行质疑或谩骂的这些人,是在什么平台发出信息的,在微信还是在您的抖音号下?

叶师傅:微信和抖音都有。其中有陌生人根据我车身留的电话信息加我微信,来骂我。也有以前认识的朋友发来质疑。

说句实话,我当时也没有想看,我就觉得这种负能量的东西不应该存在我的朋友圈。

南都:对你们质疑、谩骂的人很多,还是少数?

叶师傅:大多数人对我们还是表扬比较多。但有一小部分人没有客观地看问题。

事情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是大家在为我们鸣不平”

南都:这件事现在上了热搜。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们的遭遇,会突然受到这么大关注?

叶师傅:我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去郑州所作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体现不了多少价值,但是我们所传递的这种爱心,唤醒大家心中的情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社会最需要的。

一个普通人做了这样的事情,被少数网友质疑谩骂,大家在为我们鸣不平而已。因为一个人做好事,为什么要这样被质疑呢?所以大家都比较关注这件事。

南都:当志愿者回来还被质疑谩骂,有没有觉得委屈?

叶师傅:委屈肯定是有点委屈的。隔离这个事情我自己没有觉得委屈,这是遵守本地的防疫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别人曲解意思,或恶意去揣测我们,还是会让我觉得委屈的。

南都:你们自费隔离的费用高不高?

叶师傅:我们现在的隔离费用是全部由花都区政府这边帮忙承担了。

南都:这件事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您怎么看?

叶师傅:我觉得大家的关注,其实都是希望社会多一点正能量,少一点恶意诽谤、谩骂的行为。

落差感导致激动哭诉

发视频只为曝光不良风气

南都:看了一下您的抖音号,最初您去回应那些质疑时,语气还是比较平和的。但后来有一些视频中出现了您戴防护面罩哭诉的镜头,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个情绪激动的场景?

叶师傅:在被正式转运到隔离酒店前,我们先进行了自我隔离,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想发视频说一下回来隔离的经过。

后来录到一半就上了救护车去集中隔离,之后收到一些质疑谩骂的信息,感觉特别委屈。我们经过那么多艰辛、艰苦,没想到别人会这样看待我们,所以可能有点情绪激动。

南都:您怎么会想到要拍这些视频发到网上?

叶师傅:习惯性的,喜欢分享。因为当时想到从郑州救灾回去外地的志愿者,收到的都是鲜花掌声,讲到我们自己,可能觉得有点凄惨了。

南都:会有落差是吧?

叶师傅:是有点。我从没有想过通过发视频让自己有多高的关注度,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只是想着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做对的事情为什么要骂我?这是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我想要曝光一下。

没过多想对生意的影响

做志愿者的满足感不是做生意能体验的

南都:您在花都的汽修的档口是自营的吗?

叶师傅:对。是个体户。

南都:跟您一起去的伙计的情况怎么样?

叶师傅:我是86年的,他比较年轻,99年的,在我们店里面做了三年。那天我问他河南有这么一回事,我想去,然后和他聊,他说没问题,可以帮我分担一点。

南都:这次去救援,档口生意有没有受影响?

叶师傅:店里总共7个人。这几天生意也是半营业状态,因为少了两个主力,客流量减少了。很多车主还是相信我,毕竟我做了十多年。

其实也没有过多想对生意的影响,因为一个人有能力的话就应该回馈一下社会,一辈子不能都为了钱,是吧?

南都:这趟志愿行动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叶师傅:这次行动过程当中是非常的累,也非常的开心。因为河南那边的人非常的热情,有些人没有修车只是路过,看到你是来做志愿者的,都会给你敬个礼。

所以说我可能会有一种满足感,还是挺开心的,累一点也值得。

南都:在灾区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叶师傅:有一天我在修车,到了饭点还没吃饭,旁边的阿姨和另一个车主就一直叫我去吃饭。两个人一人拉一只手,把我手表的表带都拉坏了,太热情了。

南都:这是您满足感的来源对吗?

叶师傅:对。这种满足感可能是做生意所体验不到的。做生意就是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关系,不是我们这种志愿行动的关系。

挫折不影响热情

只要社会需要,还会当志愿者

南都:家人对您去郑州做志愿者有什么评价呢?

叶师傅:去的时候家里人还是比较不放心的,但也是支持的。我太太是医生,提醒我不要感染、做好个人防护之类的。然后有些朋友都很支持,去之前买面包、水、方便面这些东西让我们在路上用。

南都:回来后的遭遇,家人是什么反应?

叶师傅:其实家人就希望我做回一个普通人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大的关注度。

南都:遭遇这么一个波折之后,会不会影响到您今后的志愿行为和热情?

叶师傅:不会。我以前有做过,以后也会这么做。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广州帮忙搬过救援物资。反正每次社会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这样做。

我是公民,也是一个匹夫,只要社会有需要,我都会这样做。

【郑州街坊说】

“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采访过程中,南都记者联系上了叶军港在郑州做志愿者期间的见证者之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大学老师卢晓蕊。

卢老师在河南省农业厅家属院、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均有亲戚居住,两个小区紧挨着。她初次见到叶军港和同伴小陈是在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小区,二人正在那里为人免费修车,车身贴有免费救援的横幅。

她于是将这两位来自广州的志愿者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渐渐地附近几个小区不少水浸车车主都找过来求助。

“很多邻居有需求,当时郑州水泡车很多,拖车公司根本拖不过来。而有些车是简单修修就能启动的。”卢老师称,叶军港二人的修车技术很过硬,给街坊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得知叶军港二人住在一个当地一个汽修老板的档口里,“十个人一间房,晚上手机充电的地方都没有,条件比较差。”卢老师说自己始终放不下此事,觉得他们千里迢迢来支援河南郑州,吃不好住不好,“挺挂心的”。

于是卢老师和邻居们一合计,给叶军港二人租了一间酒店房间。“但他们住了2天又搬回了志愿者大本营,说跟其他志愿者分开住不合适。”

得知叶军港二人几天后将返回广州,卢老师和邻居们商量着给他们送一面锦旗。

“确实帮了我们附近好几个小区的不少车主,有时候中午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做到11点才结束。”卢老师等人连夜在网上订了一面锦旗,在叶军港二人到社区开志愿者证明时,一并送给了他们。

郑州受助小区的街坊们给叶师傅二人送来锦旗。受访者供图

卢老师认为,叶军港二人在郑州是扎扎实实在做志愿行动,很辛苦,网上却出现质疑谩骂他们的声音实属不该。

“我们家属院的邻居都快气死了,我们都属于近距离和这些师傅接触过的人,这两位师傅太老实了,而且真的是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们去送锦旗、订酒店,真的是被感动到了,才会自发主动去做这些事。”卢老师说,叶师傅二人不是特别爱说话的那种,“他们说的没有做得多,就是那样的人”。

“他们回广州前主动和当地防疫部门联系,主动接受隔离,做到了一个合格公民该做的事情。只是因为经过了风险地区,就要被部分网友质疑甚至谩骂,太不应该了。”卢老师说,河南农大家属院的邻居们这两天都在转发这件事,街坊们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统筹:李陵玻 吴笋林

采写:南都记者 吴笋林 叶孜文 赵青 实习生 黄湘纯

视频:吴泽嘉叶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