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镜头,你们不可能拍到的。”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在厦门挖花蛤涉嫌违法的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
图片
赶海挖花蛤可能涉嫌违法 | 见水印
什么?挖花蛤也违法了?原来,采挖的地点不是别的海滩,而是在黄厝(cuò),这也是10年前我们(即作者团队)拍摄“中国珍稀物种”纪录片《文昌鱼》的外景地。
图片
厦门黄厝
揭开秘密的“钥匙”
提到文昌鱼,也许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鱼,然而对于学生物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在生物学领域名声显赫。
这种研究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是脊椎动物的祖先,虽然不具备丝毫攻击力和防御力,却在地球上生存了数亿年之久,始终“原地踏步”的文昌鱼,也因此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图片
文昌鱼
曾经震惊世界的全球唯一的文昌鱼渔场——刘五店渔场在数十年后沦为废墟,文昌鱼这把揭开人类起源秘密的“钥匙”现在濒临灭绝,越来越多的人哪怕近在咫尺都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亿年的光阴没有在文昌鱼身上留下痕迹,可它们却在种种危机面前几近消亡。
文昌鱼的处境让我们忧心忡忡。让更多的人认识文昌鱼,了解它们的神奇和伟大,投身到文昌鱼保护乃至海洋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也是我们拍摄纪录片和撰写科普图书的目的之一。
根据2021国家林草局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有两种文昌鱼——厦门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它们的野外种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文昌鱼是脊索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它们的重要性也在于此。脊索的出现无疑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重量级事件,让动物的身体结构、运动能力还有自我保护强度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而这一结构随之演化出的脊椎动物更是将其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类群。
图片
人就是脊椎动物 | pixabay
脊索以及脊椎,支撑着身体承受了来自地球的引力,对内脏器官起着固定和保护作用,在上面附着着大量肌肉,通过不同的肌肉构成及运作使得脊索动物能在陆地、海洋甚至空中都可以自由、准确地运动。
脊索动物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文昌鱼这种头索动物,背部的脊索和神经管终生存在,并从头部开始就贯穿着整个身体。
图片
文昌鱼 | sohu
第二类是尾索动物,经常和文昌鱼为伴,生活在同一片海域,有海鞘、樽海鞘等。它们的脊索仅限于尾部,绝大部分尾索动物的脊索和背部神经管只有在小时候还长着尾巴的阶段存在,成年后就会消失,并且大部分种类都向着固着生长方向发展。也有少数的尾索动物终生具有脊索,比如海樽。
图片
海鞘 | sohu
第三类就是至今世界上最为高等也最为成功的一类生物——脊椎动物,不过在胚胎发育期间还是存在着原始的脊索结构。
图片
脊椎动物 | pixabay
作为这3大类中间的一环,文昌鱼是研究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的过渡性生物代表,由于存在地球上5亿年之久,至今外形还基本保持着原来外貌,所以文昌鱼也被作为脊椎动物祖先的参考模型
抢戏的寄居蟹
拍摄厦门文昌鱼的过程其实十分艰难,它们平时一般生活在5-10米深的海底,极其难得才能在沙子表面找寻到它们的踪迹。摄制组中有海洋生物学专业毕业的小张,她也是影片重要的生物学科学指导。
图片
文昌鱼钻沙
我们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曾对文昌鱼的伴生生物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那时正值黄厝大潮达32厘米,趁着大潮,我们穿上水裤套鞋,去采集了一些活动区域的伴生生物,物种丰富度令人震惊:
海葵,5种共7个,海葵是看上去像植物其实是动物的有趣生物,触手一般是6的倍数;
蜾蠃蜚,海水里常常带有这种动物,它们会攻击钻沙露出头的小型文昌鱼;
梭子蟹,1只成体,1只亚成体,梭子蟹科下有300多种,青蟹和梭子蟹都是属于梭子蟹科的海岸蟹品种;
寄居蟹,我们在靠近海滩的地方发现了大约100只寄居蟹,它们也被成为海边清道夫;
菲律宾蛤仔,60多个,南方俗称花蛤,这也是今年数千人采挖团在厦门海边主要采挖的目标;
伶鼬榧螺,3个;
桔色仿海牛,1个;
章鱼,8个;
可疑翼手参,5个;
沙鸡子,2个;
海鞘纲,3个;
双斑东方魨,1条;
舌鳎,5条。
上下滑动查看
在岸边发现的寄居蟹还在影片里有一小段配角戏,没有像其他伴生生物一样沦为龙套和路人甲。
我们恰巧拍到一只寄居蟹抓住一条文昌鱼送进口里,还没咬两口,旁边爬过来一只看上去更强壮的寄居蟹,前一只立马把身体缩了起来,连带着用钳子夹住文昌鱼也想拖进壳里。后来者冲上前去直接把前者的外壳翻转了半圈,用大钳子伸到前者的壳里硬生生地把文昌鱼给拽了出来,塞进自己的嘴里。
图片
寄居蟹抢夺文昌鱼
文昌鱼身上没有攻击的武器,也没有防御的盔甲,遇到危险唯一能做的就是钻到沙子里去,落在寄居蟹面前,就沦为了一道美餐。
虽然有简陋的护具,但在徒手抓章鱼的过程中,小张的手还是被章鱼狠狠咬了一口,血流不止。这是影片拍摄的一个小意外,就像我们在拍摄野生动物系列纪录片的十余年时间里,遭遇过泥石流、沙尘暴、山顶迷雾,遇到过数不清的危险,但当最终呈现出来一部部纪录片,能来讲述动物本身的神秘故事,能带给大家一些触动,能让观众对大自然的神奇有一些感动,这个苦并快乐着的过程最终就化成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这个镜头,你们
不可能拍到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拍摄过程中,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在实验室里我们曾和王义权教授沟通文昌鱼拍摄的镜头,在镜头列表里,王义权教授指着我们列出的文昌鱼排精产卵,他笑着朝我们摆摆手,说:“这个镜头,你们不可能拍到的。
这是因为文昌鱼的排精产卵都发生在深夜,完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他们实验做了那么多年,都只有肉眼看到,曾经也试着想去拍这个镜头,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10年前的摄像设备还没有那么先进,和现在能直接在弱光环境下有极好成像效果的摄像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为了不可能的可能,我们前期花了好几天对摄像机进行了微改装,包括整体环境的布光,拍摄效果都进行了数次的调试,奋力一搏。
最终,我们成功了!虽然画面的底色偏暗,但整个过程仿佛夜空中绽放的烟火,漫天烟花缤纷交错,化成千万金星,如云彩般缓缓落下,场面蔚为壮观。王义权教授看到这个镜头高兴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兴奋地说他以后在上学上课就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了,这部片子真值!
图片
文昌鱼卵分裂
从厦门回上海后,我们带着上海海洋大学养殖的几条文昌鱼来到了上海光源,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整个纪录片系列拍摄中应用到的最高端的科学装置。普通的X光能清晰拍摄出组织和器官,而上海光源的同步辐射光,亮度是普通X光的一千亿倍
可以说上海光源相当于一个超级显微镜集群,能够看清微观结构和构造。我们想要拍摄的构造是文昌鱼的口笠,也可以说是文昌鱼的嘴,像一个漏斗一样。虽然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效果,但这也是科学探索的一个过程。
图片
文昌鱼的口笠
影片拍摄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科普工作科研化的实践,通过科研的工作方法去实现艺术化的表达,将正确的科普传达给公众,也才是科学传播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3分钟了解文昌鱼纪录片:
*文中未标注来源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叶晓青
科学审核:核心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
编辑: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