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康熙帝为凌迟处死何耿精忠?刀锋中暗藏善意

从三藩之乱平定后,尚之信和王辅臣的结局来看,即使耿精忠在镇守福建期间没有怀二心,康熙皇帝还是会杀掉耿精忠。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统一王朝再重要的事情。
更何况,耿精忠的存在实实在在影响到了清王朝的统一。
在三藩之乱时期,耿精忠是仅次于吴三桂的“造反积极派”。吴三桂起兵造反后,耿精忠立刻起兵响应吴三桂。
虽然在耿精忠起兵之后,王辅臣也杀死山陕总督莫洛起兵。不过王辅臣在反叛后不久便主动投降,而耿精忠却一直坚持到1676年,还在投降前杀害了康熙皇帝的重臣范承谟。如果不是康熙皇帝大兵压境,郑经又在后面偷袭耿精忠,耿精忠肯定不会投降康熙皇帝。
图片
相比之下,三藩之中的尚可喜就要比耿精忠稳健的多,在三藩之乱前期,尚可喜还帮着康熙皇帝平叛。
后来尚之信发动叛乱,夺取了尚可喜的兵权,尚可喜才在尚之信的胁迫下起兵。然而尚之信只叛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为康熙皇帝大军压境举手投降。
尚之信投降之后,一直帮着康熙皇帝打吴三桂,康熙皇帝还在尚可喜病死的时候给了尚可喜“敬”的谥号。而耿精忠投降之后一直蛇鼠两端,让康熙皇帝对其痛恨不已。
图片
在1676年耿精忠第一次投降的时候,康熙皇帝就想要把耿精忠处死。只不过三藩之乱还没有平定,为了避免尚之信和吴三桂狗急跳墙,康熙皇帝只能暂时压住怒火,让耿精忠继续镇守福建。耿精忠投降康熙皇帝之后,仍然想要保全自己福建的地盘,对康熙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康熙皇帝的重臣纳兰明珠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就曾经说道:“耿精忠这个人投降之后还反复无常,比尚之信可恨数倍。”
图片
1680年三藩之乱基本平定,康熙皇帝对待降将的态度也从拉拢转变为清算。1680年康熙皇帝下旨逮捕了尚之信和耿精忠,将两人押解到京城审讯。同年康熙皇帝下旨赐死了尚之信,但是却没有处理耿精忠。康熙皇帝没有处理耿精忠,主要是考虑到了耿精忠驻守的福建是抵御郑经的重要桥头堡,康熙皇帝还需要依仗着耿精忠的残部来对付郑经。
图片
然而康熙皇帝并没有打算放过耿精忠,从1680年开始,耿精忠就一直被软禁在北京,被处死只是时间的问题。同为三藩降将的王辅臣看到了尚之信和耿精忠的下场,在1681年自尽而亡,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而耿精忠一直被关押到1682年,1682年三藩之乱平定,大臣们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纷纷上书请求处死耿精忠。
图片
最终康熙皇帝下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耿精忠的党羽也都被牵连诛杀。
因为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对清朝有功,耿精忠被处死后,耿精忠的家属都得到了赦免,两个弟弟仍然被朝廷册封官职。
凌迟是清朝最惨烈的酷刑,相比于被赐自尽的尚之信,和主动自尽的王辅臣,耿精忠的下场显然是最惨的。耿精忠之所以落得这样的结局,跟耿精忠率先响应吴三桂造反,以及耿精忠在投降后反复无常的表现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