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国风美少年?霍尊在“华语乐坛”到底是什么地位?

图片
文|令狐伯光
霍尊公开宣布退圈的时候,本来以为和前女友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没有想到又起了不少风波,还在各种爆料。
不过,我这里就不讨论这些娱乐事情了,联想到最近霍尊叔叔站出来说霍尊这个“国风美少年”非常可惜,再到当初陈露爆料霍尊自称“艺术家”“音乐家”这种事情。
图片
霍尊自从2014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一季》走红,后来发展路子确实以古风,中国风和流行戏曲歌曲为主,所谓的“人设”是有仙气的古风美少年,这些确实都是事实,霍尊目前发生了四张专辑的歌曲也是如此。
那么问题就来了,霍尊的国风音乐在华语乐坛到底是什么水平吧。
图片
如果要我个人评价的话,霍尊确实靠国风音乐和唱腔立住了“人设”,成为了2010年后有自己音乐风格主流唱作人之一,他的演唱水平倒是这个时代华语乐坛的佼佼者;但音乐水平既没满足对于国风的开创性,又没有在流行乐上面做到“烂大街”的程度。
最终大概处在中等的水平吧,是个成功的商业音乐人但影响力相当有限。
图片
国风、古风、中国风?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
更早的民国时期继承古典,再到学习西方音乐体系融合本土化不讲了。后来内地和港台地区因为各自不同发展的原因分成了不同方向。港台经过几十年发展出了旧中国风、后来又由周杰伦等人发展出新中国风。
比如黄霑的《沧海一声笑》,周华健《刀剑如梦》《难念的经》等就是旧中国风,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就是新中国风,还有说唱+中国风的歌曲。
图片
内地前三十年发展较慢,开放后商业化的歌曲还是比较接近民国时期继承而来的老派音乐,这种不同风格到了2000年左右都还很明显。
这么说吧,它很像tvb版金庸剧的配乐、歌曲;与张纪中版金庸武侠剧的配乐、歌曲那种感觉。更早入是80、90年代港台武侠影视剧《沧海一声笑》那类。内地就是央视《四大名著》,像《红楼梦》的《枉凝眉》那类感觉。
图片
2000年过后因为内地市场开放,港台流行乐大举进入了内地市场,港台唱片时代建立的成熟的商业化歌曲远在内地音乐产业之上,同时又亲民,通俗和流行化。
这也是周杰伦、王力宏等中国风当年横扫内地音乐市场,同时影响内地音乐人如胡彦斌、许嵩等从作曲,编曲,调氏,唱腔中国风歌曲的原因。
图片
不过内地市场太大,人口数量太多,听众的审美范围拉得太长,再和经济发展和外国文化进入中国的结合,最终国风音乐的发展也出现更多的分化。
1、周杰伦等人开创的新中国风音乐有十多年巅峰,到现在有人听但影响力逐渐走弱。
图片
不管慢的中国风像《东风破》,还是快的说唱中国风都一样。不是没有人听了,而是和当初港台地区的旧中国风一样,写的人太多了,同类歌曲太多了,音乐风格上就无法突破。
大家可以想想,2021年的今天你可能还会去听周杰伦等人的中国风歌曲,但出现了几个周杰伦、王力宏,胡彦斌和许嵩这样风格鲜明的中国风音乐人?如果出现这类音乐人,那么走的就不是这条路子。
2、古风音乐的崛起可喜又可悲,因为不如周杰伦式中国风音乐通俗和流行
图片
这条路子走得还算成功的就是古风,2010年以来,古风歌曲也出现了不少知名的音乐人,像墨明棋妙、河图、HITA、音频怪物、董贞、银临,叶里等等。
可喜的是自周杰伦类中国风后,算是走出了另一条路子;可悲的就是古风音乐在大众化、流行化和通俗化上的成就,确实远远不如周杰伦等人的新中国风,人家那是上到官方,下到大街小巷都在听。
图片
这里倒不是抨击古风什么的,古风肯定有大神和好的音乐人。但古风音乐在当下的华语乐坛地位更像是一个鱼龙混杂的音乐圈子,它和影响华语流行音乐十分深远的摇滚、民谣相比存在感十足,但影响力着实不够
我个人觉得和同时代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美日本的动漫、游戏等,也就是ACG类音乐圈子差不多。新时代的古风音乐的诞生,依附的载体确实也是中国的游戏、动漫,古装影视剧这些流行文化。
图片
同样算流行亚文化的港台武侠中国风,周杰伦新中国风影响力,流行化强很多。
这里只说古风,中国风和这些音乐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其它像是古典,民歌,民谣等学院派和独立音乐人这里就不分析了,因为和霍尊不太沾边。
图片
霍尊的国风到底什么水平?在流行和不流行之间吧
说了那么多终于回到了霍尊的音乐上,那么霍尊的音乐是什么风格?音乐大概又处在什么水平呢?
我个人感觉大概介于古风歌曲+流行戏曲之间,他的音乐定位有些像2010年后的李玉刚,唱腔和发展的路线都有些相似,当然两人唱腔和音乐细节上有一定的区别,同时霍尊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
1、早期的霍尊唱腔和音乐风格偏古风
图片
霍尊开始走的是学习日本岛国唱腔,学习外国作曲方式填中国词的中国风风格。
比如霍尊最火的歌曲《卷珠帘》,现在因为“人设”崩塌的关系到处被传抄袭日本歌曲《クルマレテ》,还有人有说抄袭《斯卡布罗集市》,这事儿其实很早就有音乐博主出来进行过科普。
图片
答案是《卷珠帘》和《クルマレテ》作曲方式都是学的《斯卡布罗集市》的爱尔兰民调。《クルマレテ》这首有两小节经典爱尔兰经典旋律相似,这两个小节广泛存在很多其他歌曲里,包括三宝老师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插曲。那边填的日本词+日本唱腔,霍尊这边填的中国风歌词+日本唱腔。
没错,霍尊前期就是学的日本岛式唱腔,日本有个歌手叫中孝介大家可以去听听。
图片
《卷珠帘》曲调类似加上岛式唱腔确实相似但构不上抄袭,不过和周杰伦的中国风,真正好古风音乐里相比就算不上顶尖了。不过它优美的旋律搭配霍尊优美的唱腔确实让这首歌非常流行。
2014年,霍尊参加《中国好歌曲》火了,后来发行了一张ep《恰好》,除了《卷珠帘》另外两首歌曲《恰好》和《七朵莲花》也偏向这种风格和唱腔,后来的动漫歌曲《天行九歌》也类似。
图片
这个时期霍尊不管是唱腔还是歌曲确实类似不少古风的味道。那就是唱腔真的未必是中国风,曲子更和中国曲调无关,要么学的日本曲子,要么学的外国歌曲,但填的文言文歌词+表达中国故事,被很多听众传成了中国风歌曲。
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和大量填日本曲子的所谓古风歌曲一样。
2、后来霍尊接触了戏曲,于是走了古风+流行戏曲的风格,最终也立上了国风美少年的“人设”。
图片
2014年,霍尊参加了《国色天香》这档综艺,他的唱腔就从日本岛国唱腔有了些改变,这个改变就是融合中国戏曲的一些唱法和演绎方法,包括《花雅禅》,还有比较流行的《粉墨》等等。
最后,霍尊在唱腔和音乐发展路线确实有点像李玉刚。
先看唱腔上:
相比专业的京剧、戏曲等圈子肯定不够专业,从戏曲上看就是个玩票的,从音乐上讲他们把这种唱腔带到流行音乐上,而且大众知名度较高。实话实说,霍尊的岛式唱腔和戏曲比李玉刚要更仙气一点。
图片
这在2010年后主流音乐人中算是佼佼者,华晨宇、苏运莹都是新时代能高音、能低浅吟唱的代表音乐人,但他们音乐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周深也唱了不少古风,动漫和影视歌曲,但他主要风格并不是国风。
再看音乐地位上:
不但和李玉刚有些差距,放到整个古风和中国风圈的差距就更远了。
图片
霍尊最出圈的歌曲只有《卷珠帘》,其它比较出圈的歌曲《恰好》《粉墨》《天行九歌》等不是他的词曲,后面霍尊创作的歌曲也不够出圈,比如2020年发行的第四张专辑《归一》,全部独立词曲。
这些歌曲他在综艺《我是唱作人2》里全部都唱过,这档综艺恰好我看过。实话实说不能在为“人设崩了”就说没有音乐水平。但相比较霍尊比较出众的唱腔,这些歌曲除了粉丝在大众那里是真的不流行。
图片
李玉刚在大众非常流行的歌曲有《新贵妃醉酒》《刚好遇见你》,中等火的歌曲《清明上河图》《水墨丹青》等等。而且虽然同是戏曲的票友,但李玉刚无论是歌曲在唱腔的运用,还是男女戏曲的装扮形象都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尊的戏曲唱腔和形象一样,这个国风美少年不能说是假的但更像这个时代的“人设”。
图片
如果和中国风音乐人比较,周杰伦、王力宏、胡彦斌不用讲了,连许嵩的中国风都比他更流行,更有影响力。如果和古风音乐人比较,好像墨明棋妙、河图、音频怪物、叶里、黄诗扶和刘珂矣都比他的歌在古风圈要强吧。
这和那些对音乐人影响很大但也不出圈的民歌、民谣和古典音乐人更没可比性了。这大概就是霍尊的歌曲在华语音乐,在新时代华语乐坛的地位。如果顺利发展下去或许就是下一个李玉刚,现在则还要看了。
图片
尾声
如果单纯讲什么中国风、古风在现在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好像和后来流行的戏曲歌,电子国风、嘻哈国风,各种古典乐曲新编统一都在叫新国风、新国潮崛起了。
图片
我个人从当初港台旧中国风,到周杰伦时期新中国风,后来古风从初代墨明棋妙,河图等等。早年古风歌曲还会有一些对民歌等传统文化的改编和传承,近些年古风圈跟火了的嘻哈圈一样,可以说"群魔乱舞"良莠不齐。
比如前面提到的声音尖点就叫戏腔,说白了现在大多数古风、国风歌也就是加入了中国元素的流行歌,主要问题还是没有做到周杰伦那群音乐人的有水平,而且非常流行的程度吧。
图片
霍尊的形象和歌曲其实是商业化的,平心而论他的唱腔、唱功是2010年后主流音乐人的佼佼者,但音乐水平和影响力大概就这样了。
最后,我个人觉得霍尊和融合西方摇滚、迷幻摇滚,西方唱诗班吟唱等音乐风格,与唱功也不错的华晨宇相似,但华晨宇创作水平要比霍尊要强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