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愿意生娃,母婴第一股活得很辛苦

图片
文|AI财经社 张可心
编辑|游勇
都说在市场消费价值中,女人>小孩>狗>男人,但作为国内母婴第一股,宝宝树却“混”得一年不如一年。
8月23日晚,宝宝树集团发布2021年半年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同期公司净亏损1.2亿元,同比缩窄29%。但第二天,宝宝树的股价下跌了1.16%,收于0.85港元。
成立于2007年的宝宝树,在母婴行业已沉淀十余年,曾接连获得好未来、聚美优品、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巨头投资方加持。2018年底,宝宝树集团作为明星独角兽企业登陆港交所,彼时公司发行价为6.8港元,次年3月,公司迎来巅峰时刻,股价一路直冲8港元,总市值超过百亿港元。
然而上市仅一年,宝宝树业绩突然变脸。2019年公司总营收腰斩,同期巨亏4.7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进一步遭遇滑铁卢,相比于2018年的7.6亿元营收,如今仅剩下2亿元营收规模。
随着业绩滑坡,宝宝树股价也“一泻千里”,2020年3月至今,公司股价便一直徘徊在1港元左右。同时,公司频频传出创始人出走、高管变动、裁员、股权变更等负面新闻。2021年8月,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持有的超4700万股权被冻结,再度将宝宝树拉入舆论漩涡之中。
新生流量红利消失
2007年3月,谷歌前亚太区营销总监王怀南和后来经纬创投的合伙人邵亦波联合创办宝宝树。彼时,宝宝树只是PC端上一个以内容和社区为专长的垂直门户,主要变现方式来自广告,资金来源也主要来自经纬创投以及邵亦波个人。
随着2014-2016年国内迎来生育率高峰,宝宝树作为行业先驱独得资本青睐。三年内相继拿到好未来、聚美优品以及复星集团等头部机构的投资。然而人口红利很快见顶。据公开报道,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创下2000以来峰值,彼时生育率预估冲高至1.7。到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剩下1.3,已处于较低水平。
而母婴平台的用户使用周期就不长,自妇女孕期算起,到小孩三四岁之前这段时间,而之后用户便不再需要母婴平台提供内容指引。因此,企业高度依赖源源不断的新生儿获取流量。
而随着新生儿不断减少,母婴赛道发展空间开始受限。前不久,母婴电商平台贝店传出拖欠上亿供应商货款,年初母婴电商品牌蜜芽也传出关闭部分线下门店,经营亏损的同时融资难续,母婴赛道不再是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宝宝树虽万幸于2018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但从其一路滑坡的业绩和“跌跌不休”的股价来看,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创业“独角兽”光环早已不再。
图片
内容量大不精,用户平均花费时长下降
“宝宝树的广告贴很多,大多数内容都是商家广告而非专业医生或有经验的妈妈的分享;而且宝宝树的讨论帖中存在大量的‘求生男孩’话题,每个生男贴下几乎都有大把人参拜,总体质量不高。”一位刚刚生产的妈妈向AI财经社表示。
作为内容起家的社区,宝宝树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鸡肋,甚至在上市后频频传出内容抄袭。2019年6月,宝宝树因侵权“妈妈网”原创漫画图片,被判赔偿对方相应经济损失。此外,一位名为“Anna麻麻”的亲宝宝产品经理也曾公开喊话,直指宝宝树的小时光产品为“像素级抄袭”。
内容质量直接关系公司的变现能力。上市之前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广告业务与电商业务,而自2018年公司接受阿里巴巴投资,并将后端电商运营服务交给阿里巴巴后,宝宝树电商业务收入便开始一路下滑,2017年公司电商业务收入还有3.33亿,占总营收46%,到2020年电商业务整体仅剩2000万元。
广告业务则自2018上市时达到5.96亿后,随着公司内部动荡,内容质量下滑,以及流量降低削弱至2020年的不足2亿元。上市后,宝宝树曾相继经历聚美优品退出,控股权变更至复星集团等一系列变故,尽管王怀南一度声称复星集团没有介入到公司具体运营,但复星接手后,宝宝树原副总裁魏小巍、CTO詹宏勇、广告业务总负责人以及产品运营负责人等集体出走确是既定事实,给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动荡。
虽然今年上半年宝宝树的相关数据有一定增长,但颓势难掩。如平台核心变现用户流量及次日留存率等数据均只录得个位数增长,其中用户平均每日在平台花费时长甚至有所下降,由原先的15.1分钟降为12.4分钟。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宝宝树的苦日子还将持续。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