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病逝:四年前被立案审查 结果至今仍未公布

图片
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记者 张欣培
编辑 | 陆玲
8月29日,多方信息源交叉印证表明: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因病去世,时年58岁。此时,距离他被立案调查已经过去近四年,张育军突然离世,让不少证券业人士唏嘘。
截至《财经》发稿,尚未有权威部门发布张育军去世消息。一些曾和他有交往的证券界人士,已经开始表达追思。
张育军有超过20年的证券监管从业经历,也是唯一执掌过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者。在业内,他是公认的“学者型官员”,有多部专著出版。但他为人处事的风格,也曾引起部分业内人士议论,有人认为他的性格并不像典型的学者。
2015年,张育军作为证监会主席助理,分管证券、基金等机构业务,因此成为那一场大救市的一线主导者。当年8月,他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9月,他被带走调查。
2017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张育军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张育军被“双开”。如今四年过去,有关他的立案审查尚未公布结果。
22年证券监管经历
在张育军27年的职业生涯中,22年集中在证券监管领域,他也是迄今唯一执掌过两家交易所的监管者。出身农村,从央行到证监系统,先后执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到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一职,张育军的仕途在2015年之前颇为顺利。
1963年张育军出生在四川什邡。1985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是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此后他还获得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学位,因此业界称他“双料博士”。
1988年,张育军的职业起点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1993年他进入证监会办公室工作,并于1995年升任证监会办公室副主任。
1995年底,32岁的张育军调任深交所副总经理,1997年又回到证监会,先后担任证监会副秘书长、外事部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2000年,张育军重返深交所,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在其任期内,深交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深交所推出了中小板。张育军在上任之初,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他着力筹建创业板,但随后创业板议题被搁置多年,直到2009年才正式推出。
2008年2月,张育军被调往上交所,担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掌上交所四年有余,2012年,张育军再次迎来职位变动,当年9月,调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分管市场核心的“大机构”,包括机构部、基金部、期货二部。
张育军落马前在证监会主席助理中排名第一。而就在张育军落马前,外界一直盛传其将赴央行就任副行长,并且已经完成离任审计工作。但一切戛然而止。
留下多面人生标签
在熟悉张育军的证券业界人士看来,他身上有多个不同的标签。在业务上,他被称为学者型专家、创新型官员;在风格上,业内也有他“作风霸道”“躺着发号施令”等评价。
“学者型专家”的标签,主要来源其高学历和专业能力。张育军不仅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还是经济学、法学“双料博士”,这为他从事证券监管这样有专业要求的工作提供了比较大的底气,被认为是内行领导内行。
在监管实践过程中,张育军曾出版过多部专业著作。1993年到2007年,张育军出版了包括《美国证券立法与管理》《转轨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法制与制度建设》《投资者保护法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等八部专业领域著作,大多围绕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与法律监管。
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为《金融危机与改革》。2013年,张育军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四个半月的访问学习。在诸多调研之后他写成此书,得到业内诸多好评。
他在书中写道:“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政府大有可为。政府可以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做好应对危机的政策储备(降准、降低交易费、持股一年股息红利免税等),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社会恐慌(证监会发言维稳、国家队救市)。”他还指出,金融危机是推行全面改革的难得契机,“每一次金融危机后都会产生一轮全新改革,最深刻的改革往往产生于最严重的危机之后”。
对他有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源自其任职期间着力推进的各项证券监管和发展改革。
在上交所任职期间,张育军曾表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使命。
在任职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业界认为张育军负责的“机构部”是业务创新最多的领域,同时,他在2014年首次提出了资管业务发展的“八条底线”。
对于财富管理行业,张育军在六年前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快监管转型,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政策引导,努力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张育军强调,财富管理行业务必坚守行业本质,恪守行业底线。
2015年4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的"互联网+资本市场”培训研讨会,张育军出席并发表讲话。张育军表示,证券业将降低准入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发起设立证券期货金融机构;支持互联网企业改制上市,并购重组,完善治理结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展开场外证券业务;鼓励互联网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在担任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张育军一直不断督促券商进行业务创新,多次召集高管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经验。
但张育军推出的各种创新改革,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加大了杠杆,从而加剧了市场波动。
因此外界对张育军的评价呈现多样化。有业内人士称其为“最懂市场的监管者之一”,但是也有报道称,张育军并没有学者的谦雅,反而为人高调。
还有同事评价他“霸道贪婪,军阀作风,跟券商开会时半躺在椅子上发号施令,迟早出事”。也有他的共事者向《财经》记者表示,“张育军品德和能力尚不足以匹配职位。”
不过在一位和他打过多次交道的媒体人看来,张育军是一个性情中人,在非正式的交流沟通中,谈到兴起,他不会太注意坐姿是否端正,这种放松的状态有可能让人感到不适。
六年前救市惹争议
张育军的监管官员生涯,随着2015年股市发生异常波动戛然而止。根据中央纪委2017年7月消息,张育军被指“靠山吃山”“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证券监管部门形象”。
2015年初,上海、深圳两市股指持续上升,由于杠杆资金导致流动性危机,市场恐慌式下跌,出现了市场踩踏。2015年6月至8月,近两个月的时间上证综指最大下跌超过30%。
时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9年反思股灾时表示,2015年的股市危机本质上就是一场泡沫的破裂,“当时已经觉察到了杠杆问题,也查了券商两融,但不够果断,还是有牛市情结”。
2015年4月1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介绍,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4月16日出席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情况通报会时指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五年来,规模发展迅速,运行良好,风险总体可测可控。
在那次股市异常波动中,张育军成为“救市总指挥”,他多次公开表态维稳股市,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救市策略。在商定的救市方案中,多家券商需使用自营资金进行救市。
2015年8月,张育军仍出现在市场维稳座谈会和券商开风控大会。但一个月后,9月16日中央纪委表示,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就在张育军被宣布调查的前一天,中信证券原总经理程博明等数名中信证券的工作人员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调查。中信证券是当时救市“国家队”的主力。主导中信证券自营盘的负责人程博明,为张育军同门师弟。
在张育军接受调查后不久,2015年10月23日,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在家中自杀身亡。陈鸿桥曾于2003年至2014年任深交所副总经理,张育军自2000年至2008年担任深交所总经理,也就是说,陈鸿桥曾担任张育军副手六年之久。
2017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张育军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按照官方通报,张育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抗组织审查,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证券监管部门形象,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张育军开除党籍处分;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财经》记者王颖、郭楠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