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请让老师减负

海叔认为,如果让教师特别是主课教师承担主要的课后看护活动,会让课后看护变味。不如规定主课老师原则上不参加课后看护。起码,教师节不能过成“看护节”,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其他。

减掉过多的负担,无疑是希望每一个生命焕发出更多的光,更多的热,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文 | 海上客

9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住家教师”“众筹私教”云云都在查处之列。

教育部要求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 图:翻拍自教育部网站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亦即“双减”政策。毫无疑问,这个政策特别及时,特别必要。减轻孩子们那些劳什子的课业负担,就如同花匠减去超标超量施肥,才有可能让祖国的花朵健康茁壮成长,才能让孩子们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

然而,开学以来,“双减”执行得怎样?就全国来说,肯定各地有各地的情况,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千差万别的。相信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甚至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但教育部又下了这么一个堪称猛药的通知,显然,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在短期内刹住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1

开学已经近10天了,明天就是教师节。教师节设置的初衷是什么?犹记得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之所以把教师节放在9月10日,是因为此时开学不久,新生入学,即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恰逢其时。

1985年9月10日,第一届教师节庆祝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两万余人参加大会 图: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

那么,我们不妨看看今年开学至今,“双减”开展后一些学校的情况。总体上说,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学校都有所行动。但不得不说,各个地方,哪怕同一座城市,各所学校的情况是不同的。即便都是公办学校,即便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更纯粹的教育公平,但此前之所以社会上有那么多补习班、培训机构,除了资本注入以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哪怕公办学校之间,资源禀赋、办学能力和条件都是不同的。在认识到这一情况需要改变,也正在实施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也该认识到这样的差别不可能因为一个“双减”通知,而立即改变到完全美好的阶段。

吉林省长春市中小学陆续开学后,很多学生感受到课好玩了、作业少了、课后服务更丰富了 图:新华社视频截图

在各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海叔注意到,许多负担落在了学校教师身上。譬如课后的看护时间,有的学校所在街镇拥有资源,可以引入社区志愿者甚至大学生志愿者。或者师资力量本身较强,一些老师多才多艺,这样,就能开展更多社团活动。譬如上海的杨浦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早在“双减”政策出台前,此前好几年就是这么做的。这是网上查到的该校2019年的课后看护情况——

第一段15:15至16:00

开展“快乐30分”活动

全体学生参加

设置了国际跳棋、童话城堡

快乐搭建等近20个项目

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

第二段16:00至18:00

这部分学生由家长提出申请

学校审核确定

实行免费课后服务

有近50名学生安置在3个班级中,这段时间,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也可进入阅览室看书或选择游戏、运动。

杨教院实小2019年就实施课后看护

然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如杨教院实小那样,拥有资源,设计出合理的课后看护“菜单”。海叔了解下来,自本学期开学以来,一些学校的课后看护时间,所谓社团活动,已经变了味。

譬如,15点30分到16点30分这一档,或者由班主任进班看护,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16点30分到17点30分甚至更晚,也只能让孩子们在教室看电视。尽管大多是爱国主义动画片,可这与所谓的社团活动相距太远。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直接让主课老师进班级,课后的看护时间,竟然成了全体学生关夜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本质上就是师资力量不足。海叔注意到,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的复旦附中黄荣华老师,日前分享了一篇他自己的文章《我们还是不想把老师累垮的,对吧?》。黄老师就提到了这一情况——

假如一个老师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据我的经验,语文老师做班主任的概率极高),还可能是学校某个部门的什么兼职(据我的经验,这种可能性也极大),那这个老师为了工作的时间,每周将会由在校10.5小时X5天+路上1.5小时X5天+晚上备课、处理班级家长及学生的微信、工作微信2小时X5+双休日处理班级家长及学生的微信、工作微信3小时,共76小时。若按每周5天工作日计划,平均每天为15.2小时。

我认为这样的工作时间,一周可以,两周可以,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也可以,但超过两个月一定不可以。

在让学生减负的同时,本质上学校得给老师减负。

海叔感觉,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适当志愿做一些看护工作,学校方面也该有所调配,譬如尽量安排副科老师优先从事与学科课程无关的社团活动指导。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上海许多中小学有兴趣小组,象棋、插画、书法、篆刻、美术、合唱,很好啊。为什么现在一些学校做不到这一点,继续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主课老师进课堂?这毫无疑问背离了“双减”的初衷!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的小学全面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设有多种课程供学生选择

前不久,新华社转发《半月谈》一篇报道《各地学校开始落实“晚放学”,校外培训的“虚火”降了吗?》,其中提到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其平教授的观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习负担过重已经造成了青少年厌学、亲子关系紧张等心理危机,恢复的在校时间不能演变为新一轮的补课,课程设计应当以德、体、美、劳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为主。

总之,如果让教师特别是主课教师承担主要的课后看护活动,一定会让课后看护变味。如果要说“双减”可以加什么补丁政策的话,不如规定主课老师原则上不参加课后看护。起码,教师节不能过成“看护节”!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其他!

2

再看学生和家长。确实,有一些学生家长是双职工,每天15点30分甚至16点30分接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困难。这就出现了代为接送孩子的保姆服务。也出现了学校附近有晚托班服务。

每个家庭、每个学生对课后看护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可另一方面,海叔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需要课后看护。一些原本没有参加课后学科类培训的孩子,在一些学校执行“双减”政策“用力过猛”的情况下,被关爱、被看护。譬如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家长签署“自愿参加课后看护”,这还是自愿吗?这样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在一些地区试点“双减”时就曾出现。

今年5月,各地学校开始落实“晚放学”,一些家长的评论

如今看,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出现。

而即便到了17点30分以后才完成看护,海叔也注意到,一些孩子仍被接去校外晚托班。原因是还有部分家长无法在这个时刻接孩子。

如何解决?一些学校甚至在探索在初中甚至小学部进行晚自习。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要陪着被看护到17点30分以后——因为学校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造成一些孩子甚至在18点左右才能离开校门。从11点40分吃午饭,到这个点,什么东西都没吃过,这,合理吗?

实则,真正落实“双减”,真正落实教育部相关办法,就不能一刀切地要求同学们全员参加课后看护。

既然正式放学时间是15点10分,那么,在这时候就应该允许孩子回家。既然都“双减”了,家长带娃回家小睡一会儿,总可以吧?也该允许孩子们去合法经营的课外培训机构——既然是合法经营的,就该给予一定生存空间吧!再说,城市晚高峰到底是16点左右还是18点左右,该进行下测算,能提前离校的同学,就该鼓励提前离校!

3

之所以课外培训机构出现种种乱象,在海叔看来,主要与两方面有关——

一方面,确实,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在学业上有长进。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此一来,就给了校外培训机构以许多商机。之后,又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按照年为单位收费,费用年年涨,造成恐慌。甚至造成金融风险。但总体上说,合理合法开展校外培训者,不该在打击之列。至于教育部通知所称“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当在打击之列,海叔认为主要针对的是变相非法经营。譬如说,某家人家雇了个保姆,保姆带娃时,教了三岁娃娃几句外语,或者算术,这真不能算“住家教师”。如何严格界定,教育部门是否该讨教下工商部门?

韩国课后补课与教育内卷情况也很严峻 《课外教育悖论》截屏

另一方面,通过努力学习,来考入好学校,最终达到实现人生目标,这在任何时代都是该鼓励的事情。诸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教育竞争激烈、课后补课情况严峻等,总体上也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高度后出现的情况。在2017年韩国SBS纪录片《课外教育悖论》中,多数接受采访的家庭在补习上的花费,都超过了每月100万韩元(近5600元人民币),甚至有些家庭超过了每月300万韩元。本质上,国家该动足脑筋提供更多优质教育的资源。

亦有人称,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终究去送快递、送外卖、开出租,在海叔看来,总比人才缺乏好。甚至,近些年,我们的出租车服务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需不需要补充外语人才?需不需要补充管理人才?

类似的问题,在美国也有。十多年前,就有人吐槽在美国纽约打车,发现开出租的是硕士生。硅谷的研发能力,是不是与美国高等教育发达有关呢?总之,受教育总比不受教育好,关键是“双减”之后,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们焕发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他们个人更喜爱的东西。没有一座高山是不需要负担就能翻越的,没有一条大河是不需要努力就能渡过的。没有奋斗过的生命,本质上也背离“双减”的实质内涵。“双减”之下,还是马克思那句话,该是我们的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减掉过多的负担,无疑是希望每一个生命焕发出更多的光,更多的热,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