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无障碍

评论

9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华南地区人民:胡扯!

较真要点: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产生了许多预测天气的谚语,口口相传。经过现代科学教育的我们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谚语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算是谚语中的C位。除开其朗朗上口的特性,这句气象谚语是否能够发挥预测天气的作用呢?
霞的形成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霞的形成原理,霞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界现象。霞分为朝霞和晚霞,顾名思义,就是日出、日落时出现的霞。霞的形成原理,简单地来说就是空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
太阳发出的辐射没有被云层遮蔽,直射时称作阳光。阳光主要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组成。占比分别是5%、43%、52%。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没有精确的光谱范围,一般的波长在390-780nm之间。
图片
根据电磁波波长的大小排列,可见光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长由大到小。波长和频率成反比,它们的频率由小到大。
阳光穿过大气层进入人的视线,会被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散射。这种散射是瑞利散射,又被称为分子散射。
瑞利散射的微粒直径必须远小于入射波的波长,此时散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原本细小的频率差距经过四次方的放大之后,让不同的可见光被散射的程度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可见光中的蓝紫光比起红橙光更容易被散射。
从进入大气层直到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几乎都被散射至天空中,留下了频率较低的红橙光。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红、橙、黄光散射作用越强,色彩越鲜艳,如果有云层夹杂其中,也会染上鲜艳的色彩。
图片
蓝紫光被散射到天空中,由于人眼对于蓝色更加敏感,到达人眼时,紫色被蓝色遮盖,使得天空在人眼中呈现蓝色。
为什么在朝霞、晚霞出现时,一般不会出现大片的蓝色天空呢?
晚霞、朝霞出现时,太阳几乎在人视野的正前方,阳光都是斜射,蓝紫光在散射的过程中衰减或被空气中的尘埃阻拦。在白天时,太阳直射,散射的距离更短,蓝紫光衰减量较少。
晚霞一般比朝霞色彩更鲜艳,这是因为当日落西沉时,太阳斜射的距离比早晨更长,太阳下沉到地平线,到达人的视线更远。
图片
为什么朝霞、晚霞可以预测天气?
早晨天空出现朝霞意味着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空气中已经有云的存在,天气状况不稳定也会随着天气系统由西向东移动到本地,即将导致阴雨天气。而且早上温度较低,随着太阳的升高,热作用力进一步增强,对流运动加强,容易导致阴雨天气。
而晚霞出现时,太阳即将远离地平线,热运动降低,对流运动减弱,空气层趋于稳定,原来形成的云也会消散,当晚天气状况较好。同时意味着上游的西部天空没有云,太阳才可以照射到东部天空。
而下游的云彩由西向东移动,不会影响到本地天气。
为什么我国天气系统由西向东移动呢?
从中国所处的纬度、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来看,天气系统的方向会受到环流方向的影响和限制。
我国位于中低纬度,行星风带与气压带为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
图片
西风带位于北方,东风带位于南方。中部地区是副热带高压带。
从春季开始,副热带高压带北上,在这之前,我国都是处于西风带,天气系统保持由西向东的方向移动。
副热带高压进入内陆之后,西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所以副热带高压带北侧是西风带环流,南侧是东风环流。而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受到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始终偏向南方。因此,中国北方全年的天气系统都主要受到西风带的控制,方向主要为东移。可以将西侧称为中国北方天气系统的上游,而东侧就是下游。
从我国的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从陆地入境的天气系统绝大部分来自西南和西北,然后向东移入太平洋。
但是夏秋季节时候的华南地区会受到来自海洋的热带气旋的影响,出现比较多的台风天气。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会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限制。热带气旋在洋面形成,会吸收大量的水汽,导致在台风来临前,华南临海地区的天气会异常晴朗和高温。这样看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显不适用于夏秋季的华南地区。
最近的河南大雨就是受到了目前东亚地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的形势下,华南地区出现的台风烟花向内陆传送的水汽的影响。
图片
总结下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确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和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相符,不适用于华南地区。其预测性具有很大的局地性,但也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还有许多有趣的与天气相关的谚语,比如“布谷催春种”“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重阳无雨一冬晴”等等,不仅朗朗上口,便于传播,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十分有研究价值。
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END
本文作者: 占明锦,气象学博士
蝌蚪五线谱原创作品,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后发表评论~
已显示所有评论

热门应用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4亿人的AI浏览神器
点击下载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