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打锅盔 麦香和笑声从大院飘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王素芬)八月十五打锅盔,是丁玉军家的老传统。

中秋节前几天,安宁渠镇北大路村的丁家大院就热闹起来。这是在菜园子中辟出的院落。葡萄攀藤爬架支起一片阴凉,田里的番茄、辣椒、豆角、黄瓜还未采摘完,院角的几只公鸡听到汽车声打起了鸣。

空地上,腾着一堆烟火,中间置着“鏊子”,这是打锅盔的专用灶具。砖头支起一口平底大铁盘,上方扣着个铁笼屉,置着炭火,边沿焊着几根铁链,由一根铁管挑起控制方向,铁盘下方也铺了些碎炭。烟火缭绕间,丁家人有的发面、和面,有的揉面、画花,有的劈柴、掌火,还有的起锅、刷油,十几人各司其职,如同行云流水。

麦香裹着南瓜的香味飘来,丁玉新看了下时间,才8分钟!他压着铁管一端掀开锅,7个锅盔已是黄灿灿。一身枣红长裙的丁艳,利落地戴上棉手套,探身取了个锅盔,掂了掂,“轻轻的,熟了!还两面黄,烤得好呢!”

直径15厘米的锅盔掰成若干块,众人品尝着。表皮酥脆,内里松软。好吃!还是小时候的味儿。丁艳接了一通电话,有亲戚要订几个锅盔。

“头不疼的赶快来!大院里来做活。”大姐丁玉华凑过头去添了一句。

“麻烦得很,老了做不动了。”对方答。

“老啥,你年轻着呐!”丁玉华接完话,挤了两下眉眼,院中散落一地笑声。

71岁的丁玉华,对八月十五打锅盔的习俗再熟悉不过。锅盔的原料是面粉、鸡蛋、金瓜,用花椒熬水发面,清油也需要炼熟。喜欢甜口的,面里加些糖。过去没有砂糖,丁玉华的母亲便找来一包待客的方块糖。老方子里不放牛奶和黄油,也照样喧软,冰柜里放一年都不坏。

第一道工序是发面,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丁家已是大家族,有10家人,打锅盔每家需一袋面粉,一袋面粉25公斤,一公斤面粉出三四个锅盔,核下来,他们总计要打近千个锅盔。

以前,揉面需要纯手工,十分耗费体力。丁玉华揉着手指的骨节舒了口气:“我们几个会做的岁数都大了,去年买了台和面机,一次能和半袋面,搅拌均匀后,醒发一阵,手工再揉,轻松多了。”

面醒发好,接下来就是巧活儿了。

“你画花去!”里屋面醒好了,大家就撵正在尝锅盔的常雪松进屋,她是北大路出了名的巧手。屋里,案板上、桌子上,一团团面团发酵鼓胀着,常雪松刚一落座,几个擀好的面饼便端了上来。

她先用干净梳子在面饼边缘压上花纹,再拿起锥子当“画笔”,在面饼中间一探一回一摁,流畅地“运笔”,不一会儿,面饼上出现一只栖在枝上翘着嘴的小鸟。

朋友常说,我太羡慕你们一家了,一到年节,全家无论老小,全部都聚在一起

“这面再硬一点就好了,软了有点施展不开。”常雪松说。

生于1964年的常雪松,自小心灵手巧。打锅盔时,母亲教会了她画花后,她就专司此职,玫瑰花、牡丹、桃花、荷花,画一片桃叶,上面还能再站个孙悟空。母亲还会用西瓜皮给这些“花”染绿叶,用地雷花染出粉红的花瓣,又漂亮,又隆重。

“那时,一个锅盔一个花,从不重样儿,花纹漂亮、两面金黄,大家都抢着吃。”常雪松话说间,又在一个面饼上勾勒出一双并蒂莲。村里,巧手媳妇很多,饼上画花的技艺,与鞋样子、刺绣相通。上世纪80年代,她家用的床围子、被褥盖布,上面都绣着花鸟,连衣服衬领也有绣花,茶盘子盖布也是她自己勾线的。

没一会儿,丁玉华也进来帮忙画花。起初,她用梳子在面饼边缘按条纹,后来拿起顶针压了起来,又用锥子勾画出几片叶子。画完,自顾自地欣赏起来:“这串葡萄像吧!找到点感觉。我妈妈也会用瓜皮和鲜花给锅盔染色,好看着呢!”

除了锥子、顶针、梳子和馕戳子,茶几上还摆着卡通、花卉造型的模具。但她们都不愿意用,还是老工具趁手。

“花”画好了,需再醒发一阵儿,由丁艳端到院中排队上锅。

鏊子上的炭火稍弱,丁玉新又搬来几根榆木,抡起斧子开始劈柴。几斧头下去,只劈下来几片碎柴,丁玉新叉着腰摇了摇头:“你们看,这木头犟得很!”

丁玉新负责掌火,不仅要劈柴、烧火,调整火候,还要时刻观察着面饼的情况,一不留神,火大了,一锅面饼就煳了,丝毫马虎不得。此外,还要一直被烟熏火燎着,头发上落着不少炭灰。

这形似巨型杆秤的“鏊子”,又叫鏊锅,上面放炭火的那层,直径约80厘米,下面的锅略小,正好被严丝合缝地扣住,一次能烤7个中等锅盔,有时为了喜庆,也会只烤一个巨大的锅盔。

丁玉新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生活不富裕,置办一套鏊子,七八家共用,但粮食紧缺,很少打锅盔。上世纪80年代,生活渐好,逢年过节,几家相约聚在一起打锅盔。丁玉新跟着母亲打下手,很快就学会掌火。

2011年起,安宁渠镇规划到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市区),北大路人成了城里人,并相继住进了楼房。没有了院落,鏊子自然无用武之地。

丁玉新家的5亩多地还未征购,于是,他在园中继续种菜和养鸡。虽然也分配有楼房,但他还是愿意住在平房之中,侍弄菜地和家禽。这也给丁家所有人提供了便利,有个大小节都齐聚于此,杀鸡宰羊烤烤肉,打锅盔,包粽子,蒸馍馍,家人们说说笑笑,满院子洋溢着家的氛围。

这时,丁艳又端出一板面饼,她颇为自豪地说:“朋友常说,我太羡慕你们一家了,一到年节,全家无论老小,全部都聚在一起。”

辛苦几天,多打些锅盔送亲友邻居,为的就是让这节日有温暖的老味道,这份亲情念想延续下去

趁着午休,在一家房企就职的丁玉军驱车赶回丁家大院,吃了盘鸡杂拌面,拿上几个锅盔,匆匆赶回市区上班。

“昨天,得知家人们在打锅盔,我就坐不住了。我们小时候每逢中秋节前,父母都要想办法凑点原料打几个锅盔,每人只能分一小块。”丁玉军回忆。

他还清晰地记得,以前中秋节晚上,村里家家都要举行祭祀月亮仪式。在院中摆起桌子,放上锅盔、水果和其它美食。过了凌晨12点,家人才能吃这一桌食物。对他来说,锅盔不仅是过节的味道、儿时的回忆,更是对父母的一份念想。

春节的馍馍和蒸饼,端午的苇叶粽子,八月十五的烤锅盔,每逢年节,亲戚邻里都会早早预订丁家大院“出品”的面食。逢年过节,这个大家庭的老老少少都要团聚,一起做吃食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节日和亲情的味道。

丁艳原打算再打一天锅盔,就可以收工了。可是,微信家族群里又有人下了新“订单”,丁艳乐呵呵地恢复:“只要你们要,我们就不停地打吧!”

年逾古稀的丁玉华,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她明白,这是北大路独一份的锅盔了。辛苦几天,多打些锅盔送亲友邻居,为的就是让这节日有温暖的老味道,这份亲情念想延续下去。